1948年“淮海战役”前夕,国民党上级人员正在召开相关军事部署会议,会议上争辩激烈,以杜聿明为首的国军将领,率先提出一步思维缜密的“棋”,欲求借此一战,改变当时中国的内部局势。
遗憾的是,此刻的杜聿明,虽被委以重任,却未能完全得到蒋介石的信任,以至于他这一步“棋”并未得到其他将领乃至蒋介石的采取。
对于这场会议,晚年杜聿明回忆道:“
想当初,倘若校长听了我这步“棋”,淮海战役或许有一丝希望能扭转战局,只可惜啊
一、淮海战役的根本源头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中国的外敌大多已被驱逐出境,早些年的军阀也在以改编和没落两种演变模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剩下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由于当时的国情,加上中国在经历了多次战争之后,早已变得千疮百孔,人民急需休养生息,于是,中国共产党人不顾个人安危,远赴重庆谈判,希望可以和谈解决中国的党政问题,然而,终究还是想象得太过于美好。
国民党高层表面上是在谈判,实际上却是“磨刀霍霍”,背地里将屠刀架设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头上,至此,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规模极其庞大的解放战争,随着国民党的背叛而正式打响。
面对国民党的飞机、坦克等先进武器,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丝毫畏惧,迎难而上,带领人民一起高举抵抗的大旗,对凶猛的敌人发起了无数次冲锋。
在当时,许多国家都对中国共产党的实力有所怀疑,认为在半年之内,中国共产党将只存在于史书上,至于为什么会这么想呢?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共产党人只有小米加步枪一类的老式武器,这对于发展时代来说,完全是被碾压的存在,没有半点胜利的可能。
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共产党人是人民的队伍,人民是中国的人民,如果这样的队伍都无法取得胜利,这个世界上或许将没有人配得上“胜利”二字。
二、淮海战役开场
当然,话虽如此说,可事情还是得靠人去做。那么,他们是怎么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得到胜利的呢?
故事要从历史上著名的“淮海战役”说起,这次的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极其重要一战,也是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一战。
这一场战役涉及到中国近代历史上几位著名的将军,在对外战争中,他们便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因此,内战的指挥也自然落到了他们的头上,其中,杜聿明就是其中之一,更是淮海战役中,国军的直接指挥者。
其实,这场战争的起源也简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势力在经过长期的沉淀后,逐渐成为了国民党的强劲对手,令他们不得小觑,更是直接威胁徐州一代区域的防御,这也是淮海战役的导火索。
1948年,杜聿明被任命为徐州剿总司令长官,手底下直接拥有了八十万军队的指挥权,在这场战役上,国民党可谓是下足了血本,所有的精兵强将都被派上用场,武器装备更是供大于求,至于古代战争最大的问题——粮草,直接用飞机运送,其他物资更是不计其数。然而,当时我军正规军人数仅六十万左右(民兵除外),武器装备以及其他后勤保障方面更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三、杜聿明方案被否决
当时,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进攻国民党高层召开了紧急会议,一直都在商量着如何应对,但是,一些高层完全没有危机意识,认为解放军在闹着玩,绝对没有实力来攻打他们,现在的准备简直就是大题小做。对此,杜聿明看得十分清楚,身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将领,他对待战争的局势有着非常清晰的判断,有着理智的应对,即使是完胜的战场,也依然不能掉以轻心,不然,早在驱逐外寇的战场上,他也不会斩获多场胜利。
杜聿明在会议中指出:“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豫东与济南地区已经占据了大片区域,曾经一起战斗的队友也丧失殆尽,如果再这样无所行动,只能是坐以待毙,所以,为了党国的百年基业,必须要主动出击。
此外,他还深刻地认识到:“
进攻徐州的解放军其实并没有多少,且是佯攻,他们是冲着黄百韬军团去的,依次击破,步步蚕食,此时的他们内部是非常空虚,倘若我们出兵发起进攻,肯定能得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除了这些,杜聿明还提到:首先,收缩徐州剿总兵力,转而进攻华野;第二,从华东区域出兵,向豫南一带牵制刘邓部队;第三,攻破华野一部,守住并进行围点打援。
可以这么说,这一计谋的出现可谓是深得孙子兵法的精髓,与此同时也证明了杜聿明的指挥实力,遗憾的是,这步“棋”并没有得到老蒋的认可。许多将领都对此感到冒险,一旦判断失误,将是回天乏力的败局,最重要的一点是,许多高层与杜聿明是死对头,人心非常不齐全,这就使得杜聿明看似是总指挥,实际上实权被制衡得寥寥无几。
随着会议的进行,许多高层早已厌烦,对此不闻不问,于是,大家便开始齐头看向最高级别领导人“蒋介石”,让他拍板,蒋委员长对于自己的爱将“黄百韬”是非常看重的,明明知道他已经被围困得水泄不通,依然是要投入大量兵力去拯救他,这条战略直接给我军提供了“围点打援”的先决条件。
本来只打算先吃掉一个军团,殊不知蒋介石派了更多的军团,此举让淮海战役的天平瞬间倾斜。据了解,蒋介石有一个特性,他非常的执着,要是别人想从他的手上讨一点便宜,那么他肯定是要死磕到底,半点也不会给你,如此,便可以明白为何杜聿明的计划明明是非常正确的,却得到了被否决的结局。从这一点也不难看出,蒋介石对于打仗、执政都会带有一丝个人的秉性,这种性质在许多时候都会被蒙蔽双眼,无法看清事实的本质。
四、淮海战役的最终结局
救援、坚守的战略方向被定下来之后,杜聿明也不再挣扎,默默地践行自己作为军人的本质工作。准确地说,他对国民党依然抱有一丝希望,而后续的战争,他便自己预言了自己的失败。
首先,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只可惜,国民党的军队指挥权明面上是交给了杜聿明,而实际上杜聿明指挥起来却相当的困难,许多将领拥兵自重,对他的部署与命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做,也是敷衍了事,以此来保存实力。
其次,蒋介石的举棋不定,八十万军队全交给杜聿明,这让蒋介石内心非常不放心,于是,滑稽的一幕随之出现,例如时不时地派个监督员,还动不动考虑要将他撤掉,这就让杜聿明非常被动,本来敌人势力便非常大,这一顿操作下来,实力大打折扣,未战便已经知败;最后,我军有着人民的支持,如同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即使条件艰苦,也依然是齐心协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杜聿明在战局结束以后被俘,起初,他还想保留军人最后的尊严,想要开枪自杀,被共产党人拦了下来,送完军事法庭,对他进行审判,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必死无疑的局,但是,解放军不非旧社会执政人士,对杜聿明曾经的辉煌战绩也非常认同,建国之后也对他进行了特赦。
特赦之后的杜聿明开始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对于这位闻名不如见面的大将,许多共产党军官也跟他探讨了许多问题以及对于军事的看法。也正是这些探讨,才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当时的国民党军队有多么的不协调,更是对杜聿明的谋略刮目相看,如果当时蒋介石听取此人的计策,那么,当时的解放军极有可能被分割成无数个小块,甚至被逐个击破,如此一来,形势将兵败如山倒,最后的结局将变得无法预测。
只可惜,世界上没有时光机,过去的事情也无法再重来一次,蒋介石在经历这一场失败之后,再也没有实力来阻挡解放军的步伐。
光阴如梭,百年之后的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人民也快乐地生活在蓝天白云之下,这也更加印证了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相信在未来,中国必然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越发强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