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1月14日,共产党员杨开慧英勇就义于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29岁。
此时杨开慧家中,除了远在江西的丈夫毛主席外,还有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分别是长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和三子毛岸龙。
在杨开慧英勇就义后,为避免反动军阀的报复,三个孩子在家人的帮助下,迅速离开老家湖南,前去上海逃难。
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对于共产党的围剿依旧没有结束,作为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兄弟几人的身份特殊,哪怕是来到了上海,也不能完全保证安全,从而正常进入学校读书。
眼看孩子们的年龄越来越大,如果再不送到学校读书,那将错过最佳时期,于是众人商议,将毛岸英兄弟送到苏联留学,可这一来又是一个问题。
现在正是红军的艰难时期,而出国留学必不可免要有一大笔费用,并且如果没有关系的话,恐怕空有银元,也不能出国。
得知这个情况后,张学良拿出一张十万法郎的支票,告诉相关同志:
“孩子的出国费用由我负责。”
张学良照片
杨开慧英勇就义,三兄弟流落上海
1930年,为扩大根据地,打击湖南军阀,红军在毛主席和朱老总等人的带领下,两次攻打长沙。
待红军撤离后,湖南军阀何健将对红军的怒火全部发泄到了杨开慧身上,他痛恨毛主席,但苦于没有办法应对,所以只能转移怒火。
此时毛主席等人离开了长沙,正在江西指挥红军进行反“围剿”作战,作为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则是继续在湖南地区进行地下工作。
为了抓捕杨开慧,何健拿出1000银元用作赏金,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人民群众也不全是见钱眼开之人。
在何健的多次围捕下,杨开慧都在群众的帮助下,有惊无险地逃离困境,这样反动军阀更加气愤。
同年10月24日,作为母亲的杨开慧想回家看望自己的孩子们,她和毛主席的孩子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三兄弟都在老家。
杨开慧和孩子照片
不幸的是杨开慧在秘密回乡之时,被敌人发现并被逮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残酷手段,杨开慧始终没有说出一个字。
最终于11月14日,杨开慧于浏阳门外识子岭英勇就义,年仅29岁。
身在江西的毛主席得知妻子牺牲的消息后,寄信给杨家:
“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在杨开慧牺牲后,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迫害,毛主席的三个儿子在亲人的帮助下,前往上海避难。
在上海这段时间,兄弟三人可谓是命运多舛,为了躲避国民党,每天只能东躲西藏,三子毛岸龙还在上海不慎走失。
好在此时中共党员已经遍布全国各地,董健吾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当即收养了兄弟两人。
董健吾与宋子文是同窗好友,在毕业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一直在上海以牧师的身份从事革命运动,毛岸英兄弟也在他的照顾下健康成长。
但随着两个孩子的渐渐长大,如果再不送两人去读书,那么将错失人生最关键的学习时期。
可当时上海并不太平,如果贸然安排两人入学,那么学习知识倒是其次,生命安全就会变成第一。
作为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后代,董健吾对于此事颇为上心,他决定送毛岸英兄弟两人去苏联读书,这样一切问题就得以迎刃而解。
但如何才能悄悄地将两人送到苏联,并且留学的费用又该怎么办?对于这些,董健吾想到了一个人。
毛岸英和父亲的合影
张学良同意帮助毛岸英兄弟出国
早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前,董健吾和张学良便有了一定的交情,1935年1月,董健吾受到宋庆龄的委托,负责将国民党中央谋求与中国共产党和谈的密信送到陕北。
此时正值冬季且大雪封山,于是董健吾便寻求张学良的帮助,张学良得知董健吾此行是为了国共合作后,对其非常钦佩。
于是张学良亲自将董健吾送到机场,并指派飞行员驾驶自己的飞机前往延安,虽然此次两人见面不过几个小时,但却为后来的深厚友谊奠下了基础。
次年,董健吾再次受到宋庆龄的委托,负责护送美国记者斯诺和一生马海德去陕北苏区,董健吾带着两人成功来到了陕北。
在回去的路上,想起曾经的一面之缘,董健吾又专门路过西安拜会张学良,在一番畅聊过后,董健吾欲返回上海,但却被张学良挽留,希望他多待几天。
两人虽然此时身在不同的阵营,但却有相同的理想,于是相同的话题也就多些,并且在董健吾的熏陶下,张学良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多的认识。
张学良照片
一次吃饭时,董健吾发现张学良面露难色,经过询问后才得知,原来是张学良最为喜爱的一个明代古董花瓶,被赵四小姐给不幸打碎,张学良十分心疼。
在得知张学良喜欢瓷器后,董健吾当即向中共中央作了汇报,希望可以买几件瓷器送给张学良,从而拉近双方之间的关系。
组织上对于董健吾这一举动非常赞同,于是在离开之际,董健吾将买来的花瓶送给了张学良,看着眼前上好的花瓶,张学良爱不释手,并且执意要用重金答谢,不过被董健吾一一拒绝。
在离开时,张学良在家宴上询问董健吾:有何请求?
董健吾回答:
“副座能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我愿足矣!”
张学良点头称是后继续问道:
“有没有私人的要求?”
眼看张学良诚心要帮忙,再联想到此时几个孩子正在面临上学难的问题,于是董健吾就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有三个学生,两个是我抚养的革命子弟,一个是我的儿子。如蒙照顾,望能送他们赴苏联读书,以备日后为国效劳。”
对此,张学良并没有拒绝,而是露出笑容,直接给出两字承诺:照办!
宋子文(左)和张学良(右)
十万法郎资助出国留学
张学良在答应了董健吾没多久后,便给出了回音,在董健吾回到上海没多久,他便接到了李杜的电话,李杜在电话中告诉董健吾,张学良已经抵达上海,明天相约在咖啡馆见面。
并且李杜还告诉董健吾,此行由他来护送三个孩子前往苏联上学。
原来作为张学良的老部下,在东北被日军占领后,李杜多次往返于苏联和中国,试图召集流落在远东一带的东北军旧部回来继续抗日。
而最近李杜也再次有了前往苏联的打算,于是张学良便趁机拜访,一来是为了探访老朋友,二来而是解决曾经答应董健吾的承诺。
在接到李杜的电话后,董健吾一时有些拿不准主意,毕竟护送毛主席的儿子出国留学,这可是一件大事,于是他立即向上海党组织请示,上海党组织又继续向中央汇报情况。
毛岸英照片
在得知中共中央的同意后,董健吾于次日面见张学良,共同商讨三个孩子的留学事宜。
在简单的介绍后,张学良直截了当的开口说道:
“最近,李杜将军要去苏联一趟。说去考察,实际是去把撤退苏联的抗日义勇军重新组织起来带领回国。”
随后又说:
“借此机会,我想让李将军把你的三个孩子带到苏联。董先生和刘先生,你们看这么办是否妥当?”
对于张学良的安排,董健吾和一块前来的地下党同志刘仲华都非常满意,按照张学良这个想法,三个孩子可以顺利地进入苏联。
并且关于出国的费用,张学良也早有准备,只见他拿出一张有十万法郎的支票,亲手交给了董健吾,说道:
“三个孩子出国的费用,由我负责。”
张学良照片
在将钱交给董健吾后,张学良表示现在特殊时期,要他尽快将孩子送到李杜家中,这样一来可以安排早些前往苏联,提前为孩子们做好出国的准备。
并且考虑到董健吾和刘仲华的特殊身份,张学良还亲自将两人送到一处隐秘地带,目送两人安全离开后才开车离去。
此次会面,直接解决了毛岸英和毛岸青的上学问题,回到家后,董健吾迅速给三个孩子每人买了一个小皮箱,以及其他的日用必需品。
在准备好相关事宜后,董健吾便租车将毛岸英、毛岸青以及自己的孩子董寿祺送到李杜家中,在李杜家中,李杜还专门安排了自己的副官,为三个孩子讲解国外知识,以及教他们如何吃西餐。
毛岸青全家福
一波三折,顺利进入苏联求学
对于三个孩子的出国,上海党组织同样十分重视,为了确保孩子在路途中的安全问题,决定派出在上海工作的革命党员杨承芳跟随李杜一块出国。
这样一来可以照顾孩子们的起居,避免过多地打扰李杜,二来而是跟随李杜出国,可以加强中共方面与张学良和李杜之间的联系。
1936年7月,准备充分的一行人登上法国邮轮前往苏联考察,通过各种关系,李杜化名为“王元华”,三个孩子则都伪装成他的“儿子”。
随行人员一共有九人:李杜和他的副官、秘书、翻译,张学良的师长赵毅,以及杨承芳和三个孩子。在邮轮之上,这一行人并不起眼。
就在几人本以为此次计划天衣无缝时,殊不知却已经被敌人给发现。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众人终于抵达法国巴黎,在这里只需要前去苏联驻巴黎的领事馆办理签证就可顺利前往苏联,谁知正在这紧要关头却发生了意外。
毛主席和毛岸英在聊天
在李杜办理签证时意外的遭到了苏联领事馆的拒绝,经过打听后才得知,原来李杜等人的行踪已经被日本情报人员得知,并且日方开始向苏联施压,向苏联表示抗议。
当时国际形势紧张,为了避免麻烦,苏联领事馆直接拒绝了几人的签证,一行人员就这样被困在巴黎,没有签证,哪里都去不了。
后来还是杨承芳想到办法,他设法通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告诉他们:
“毛泽东的两个儿子已经到巴黎几个月了,请苏联政府早日发出签证。”
如此一来,苏联领事馆再也无法推脱,但在办理签证时,却是只给毛岸英和毛岸青两人办理,不准李杜等人进入苏苏联。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国内发生了“西安事变”,在这紧急关头,李杜等人也放弃原来的计划,不再选择前往苏联境内收罗旧部,而是选择回国。
张学良晚年照片
1937年初,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成功抵达苏联莫斯科,14岁的毛岸英取名“塞尔盖伊”,12岁的毛岸青取名“亚历山大”,两人成功进入苏联国际儿童院学习。
在苏联,两人并没有因为是毛主席的儿子而滋生骄傲情绪,反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在苏联卫国战争中,两人均加入战场,参与到打击法西斯的战争中。
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