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第27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4年中国临床肿瘤学(CSCO)学术年会于2024年9月25日~29日在厦门盛大举行,大会以“以患为本,共享未来”为主题,汇集了全国各地肿瘤学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治疗理念。大会亮点纷呈、引领前沿,不仅展示了中国肿瘤学研究的活力和创新力,也为国内外肿瘤专家及年轻学者和基层临床医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和交流的平台。原发性肝癌作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诊疗进展备受关注,新版CSCO指南的发布、多项重磅临床研究最新数据的公布,以及未来动态的展望,引发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讨论。

值此盛会之际,医脉通特邀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沈锋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立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夏锋教授分享丰富的肝癌临床经验和先进的治疗策略,旨在为临床医疗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指引或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沈 锋 教授 -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军专业技术少将

  • 国际肝胆胰协会(IHPBA)理事

  • 亚太肝胆胰协会(A-PHPBA)理事兼秘书长

  • 亚太肝脏外科发展委员会(APHAB)主席团副主席

  • 国家卫健委《肝癌诊疗规范》编写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肝癌专家委员会主委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候任主委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学组副组长

  • 全军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

  •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等20余项科技奖励,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150余篇;主编专著《肝癌》,担任《黄家驷外科学》第八版副主编,第九版主编之一,Inter J Surg副主编等

- 徐 立 教授 -

  • 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 主任医师、主诊教授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

  •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伦理委员会副主任

  • 国家癌症中心肝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伦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

- 夏 锋 教授 -

  •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 牛津大学外科系博士后研究,香港大学外科系名誉临床研究员,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兼职教授

  • 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肝血管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加速康复肿瘤外科专委会常委、肝癌专委会委员 、
    肿瘤转移专委会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肝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委会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胰外科专委会常委兼肝癌学组组长、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委会常委

  •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外科技术创新与推广分会副会长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国际教育培训分会委员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胆胰外科专委会委员

  •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协会肿瘤专委会委员肝癌学组副组长

  • 重庆市抗癌协会肝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科技评审专家

  • 香山会议咨询专家

 沈锋教授、徐立教授、夏锋教授:聚焦我国肝癌治疗现状,探索肝癌治疗发展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沈锋教授、徐立教授、夏锋教授:聚焦我国肝癌治疗现状,探索肝癌治疗发展之路

立足我国肝癌治疗现状,多学科诊疗模式大势所趋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肿瘤,发病率位居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第4位,死亡率更是高居第2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1。我国肝癌患者多数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由此引起的肝硬化背景,且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属中晚期,病情复杂,预后差。近年来肝癌的外科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单一的治疗方法已出现“天花板效应”,难以进一步大幅度提高疗效,亟需联合和应用多学科治疗方法来提高疗效。

沈锋教授:肝癌治疗策略百花齐放,推动领域重要进步

沈 锋 教授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我国肝癌负担沉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2018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约为84.1万例,我国肝癌发病人数占全球病例的46.7%1。沈锋教授表示,近年来,随着计划免疫、抗病毒治疗的进行,肝癌发病率虽无明显下降,但发病年龄明显延后,这说明肝癌的治疗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来说,肝癌的绝对发病人数仍居高不下,仍是医学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从治疗现状来看,在过去几十年中,肝癌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沈锋教授指出,肝癌在早诊早治、外科手术、术后辅助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中晚期不可手术肝癌的综合治疗及系统性治疗进步明显,尤其是肝癌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取得了跨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肝癌的治疗理念,推动着肝癌领域的重要进步。

徐立教授:多学科携手并进,为晚期肝癌带来治愈希望

徐 立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在我国,大多数肝癌患者经历了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至肝癌的长期演变过程。肝炎和肝硬化的严重程度、肝功能的代偿状态以及门静脉高压症等临床因素,对肝癌的治疗方案选择构成了限制,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鉴于肝癌的复杂致病机制、非典型临床表现、高度恶性的生物学特性、慢性肝损伤及肝硬化的病理背景,以及众多影响预后的因素,传统的单一治疗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提高肝癌临床治疗效果的需求。因此,持续探索肝癌治疗的最佳方案和策略变得极为迫切。

徐立教授指出,一方面医生必须面对患者整体的身体状况,根据患者病情制订最适合的个体化方案。另一方面,肝癌治疗手段众多,并存分布于不同临床科室,且肝癌的治疗个体差异大,在单一学科独立治疗的模式下,肝癌的总体疗效很难达到最佳。因此,肝癌的多学科协作(MDT)对于肝癌患者延长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极为重要,通过MDT模式在多个学科、多种治疗方法中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望突破现有肝癌治疗的瓶颈,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

转化治疗力挽肝癌生存狂澜,术后复发探索方兴未艾

肝切除术是早期肝癌的首选治愈方法,但我国目前仍有超过一半的肝癌患者在初诊时即为中晚期,丧失手术切除机会,而部分可手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高,导致患者总体生存较差。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革新、系统治疗和局部治疗手段的丰富和进步,通过转化治疗策略为肝癌患者提供可能、使患者获得手术切除机会,同时有效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率,从而实现患者长期生存获益。

夏锋教授:我国肝癌生存率持续低迷,转化治疗助力中晚期患者重获新生

夏 锋 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我国约64%的肝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属于中晚期(CNLC Ⅱb期、Ⅲa期和Ⅲb期)2,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为14.4%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意味着肝癌的总体5年生存率需达到27.1%4。为实现这个目标,肝癌临床医生一直在探索,将不可切除的肝癌转变为可以切除的肝癌,为患者寻求手术根治的机会。

转化治疗指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经过干预后获得适合手术切除的机会,适用人群主要是CNLCⅠb~Ⅲa期、不适合手术切除但具有潜在切除可能的肝癌患者2。夏锋教授强调,转化治疗的核心是缩小肿瘤,为患者争取手术切除的机会,是中晚期肝癌患者必须经历的过程。现有的一线肝癌治疗手段的目的在于缩小肿瘤,通过MDT模式为患者制定一线治疗策略,可密切观察系统抗肿瘤治疗的毒性及其对转化后手术切除的可能影响,力争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转化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针对肿瘤学不可切除的因素进行的肿瘤学转化和针对外科学不可切除的因素进行的外科学转化。夏锋教授指出,转化治疗成功后,继续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复发风险。

夏锋教授:系统和局部治疗相辅相成,显著降低肿瘤负荷

夏 锋 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近年来,随着系统治疗的进展以及局部治疗与系统治疗的协同效应,使得这种联合模式在肝癌治疗中逐步成为热点,转化治疗和转化切除的曙光初现。肝癌的系统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大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ICIs联合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以及ICIs联合ICIs或其他药物治疗。夏锋教授表示,ICIs联合大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客观缓解率(ORR)和总生存期(OS)相对ICIs联合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以及ICIs联合ICIs更为有效。此外,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的ORR和OS比单纯系统治更好,通过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可显著降低肿瘤负荷,更有益于转化治疗。

徐立教授:肝癌术后复发仍是挑战,微血管侵犯是关键因素

徐 立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外科治疗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最重要的手段,包括肝切除术与肝移植术,但患者术后5年复发转移率高达40%~70%5。徐立教授表示,肝癌术后复发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影响因素众多,包括肿瘤生物学行为(如微血管侵犯)、患者肝硬化程度、生活习惯等。国内患者特有的因素,如肿瘤大小和数量,以及合并肉眼癌栓的情况,也增加了术后复发的风险。

新型技术赋能肝癌治疗快速发展,MDT助力肝癌精准和个体化治疗

肝癌的个体化与精准化治疗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三维可视化技术、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以及机器人手术等数字智能技术的出现,为肝癌的精准诊断、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通过科技的进步和临床实践的结合,未来的肝脏疾病治疗将更加精准、高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沈锋教授:高精技术全面发展,推动肝癌治疗再攀巅峰

沈 锋 教授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肝癌的精准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早期诊断、精准手术、以及系统治疗等多个方面。随着影像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三维可视化技术、吲哚菁绿荧光技术以及机器人手术技术等高精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沈锋教授表示,肝癌三维可视化可帮助医生看到更直观、立体的解剖结构,术前可以进行手术规划模拟,为手术提供了一个更精准、更安全的保障。吲哚菁绿通过外周静脉或者门静脉注射,可以更清晰直观地显示肝肿瘤的界限,从而实现精准手术导航。机器人手术被认为是继开放手术和腔镜手术后外科技术的第三次革命,具有微创、精准、灵活、滤抖等显著优势。这些高精技术的全面发展,促进了肝癌的早诊早治,为肝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手段,更为精准肝脏外科的实现创造了便利条件。

沈锋教授还表示,肝癌的精准化治疗可从早期及晚期肝癌出发,对于晚期肝癌患者来说,精准治疗较为容易,可根据基因的突变,选择适宜的靶向药物。而对于早期患者来说,精准化的难点在于保证疗效、治疗创伤及医疗负担三方的平衡。

徐立教授:肝癌精准化进展缓慢,多学科综合治疗不可或缺

徐 立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相对于其他肿瘤,肝癌在精准化治疗方面的进步较慢,临床医生依赖个人经验进行治疗决策。由于现有临床研究无法细致定义患者人群,难以形成强证据级别的治疗指南。徐立教授指出,MDT模式中,专家根据临床经验和患者具体情况灵活制定治疗方案,而不是依赖固定的AI机器人式决策,被视为肝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最后,徐立教授强调了尽管肝细胞癌的诊断已经可以使用临床诊断,但从精准治疗的角度,应鼓励医生和患者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更多的穿刺活检和取材。鼓励开展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积累更多数据,深入研究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程度,通过这些研究为未来肝癌的精准化和个体化治疗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 37(2): 278-285.

2.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转化治疗协作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4,23(4):492-513.

3. Zeng H, et al. J Natl Cancer Cent. 2024 Jun 22;4(3):203-213.

4. 文天夫,等.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3, 30(11):1281-1283.

5.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癌MDT团队.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7, 24(8):13.

编辑:Miya

审校:Robert

排版:Yian

执行:Uni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