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历史爱好者们对于"老佛爷"的褒贬不一,她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在封建社会作为一个女人,她在处理政事上确实有着胆识过人、英勇果决的优点。
而且老佛爷并不是一个完全闭塞不通的人,她也喜欢西洋的新奇小玩意,但是受到思想和大环境的局限,她或许更适合在太平盛世做一个"守江山"的人,清末正赶上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实现了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突破,因此老佛爷的种种行为和思想就显得愚昧自大了。
八国联军侵华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战败,在外国众列强的垂涎下,清政府签了《马关条约》,日本从中获得的利益让其他国家眼馋不已,这一次的"试水"让当时的外国列强对清朝的实力有了一个比较靠谱的评估,各国面对中国这块封闭已久却藏满了数不尽的宝藏的土地垂涎三尺。
义和团的运动只是给外国列强送了一个借口,即便没有义和团的事件,他们也会找寻其他的借口进入中国挑起战争,但当时慈禧太后依然活在过去几百年清政府老祖宗大江山的历史故事里,她对于近现代战争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对于清政府更是盲目自信。
1900年是庚子年,在这一年的春天,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拉开了序幕,几个月之后联军就攻到了北方都城附近,8月4日,联军从天津向北京城进发,于13日抵达北京城,从几个城门开始对清政府皇城的攻击。
紫禁城内的皇家禁军仍然有很多忠心效劳的爱国人士,他们在城头与八国联军激战,但是大刀与落后时代的老式枪械完全不是列强的对手,最终禁军全部战死,仅仅用了1天的时间,英国军队就攻破了广渠门,大批外国士兵涌入紫禁城内,北京城沦陷,15日清晨,老佛爷带着光绪皇帝逃出京城。
八国联军在北京城内对义和团进行镇压和驱赶,义和团不敌,撤离北京城后继续对列强进行反抗和战斗,而老佛爷却在逃亡的路上任命了李鸿章为清政府的代表,并且命令他清剿义和团。
何谓老佛爷的"遮羞布"?
其实纵观清朝的历史,凡是政绩突出、国泰民安的时期,朝廷和皇帝对于百姓还是很关心的,百姓也在较好的环境下能够安居乐业,从而各行各业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一切的文化发展都建立在富裕的生活条件下。
而到了老佛爷掌权的时期,她的奢侈来源于对人民资源的挤压,因此她所谓的对清政府和"老祖宗"的自信,其实是一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自我安慰。
当百姓厌恶清政府、奢侈的消费掏空了清政府的军事力量时,要面子必然是没什么用了,最终只能被八国联军吊打。根据一些流传下来的珍贵照片,现在的历史爱好者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状态。
美国的军队踏上中国土地的时候,可以征用民船帮他们向北京城运送军队物资;八国联军攻打紫禁城的时候,也可以征到大量的清朝百姓推车运送物资;英军从下水道进入紫禁城的时候,老百姓就在岸上揣着手围观,对于百姓来说,这些场面将来都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谈资。
不仅老百姓漠不关心,就连清政府自己的"贵族"与"忠臣"也相当不靠谱,当八国联军攻陷紫禁城的时候,皇族逃散的速度也很快,紫禁城内的子民大多数是皇亲贵胄、重臣亲眷,也都竞相逃走,并没有多少人会愿意与清朝政府共存亡,而老佛爷和皇帝最后也跑了。
老佛爷一生享受了多少荣华富贵,但是这些奢侈的生活面对时代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历史并不会为了一个人而停下前进的脚步,以老佛爷为首的守旧派,也只能把"骨气""贵族"当作遮羞布了。
结语
清朝末年自身存在的问题就非常多,从人民对于外国侵略者的态度、对义和团的态度上就能看出,他们对清政府的管理积怨已久,因此才能够做到袖手旁观、满不在乎。
归根结底封建社会的皇权终究是"一家"的权力,明君圣主能够懂得人民的重要性,而贪图享受的权力者只是习惯性用身份压制一切声音,这就是一个绝对性的错误。当八国联军攻占紫禁城、攻陷北京城之后,还有一些官员为求活命,给联军送去锦旗和牌匾,也就更能够说明封建政权的价值了。
参考文献:
《清史》
《义和团》
《百年国耻纪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