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阎锡山?一句话12个字:不顾大局,不晓大义,只看眼前
阎锡山曾在日本留过学,后面又回到清朝考了一个举人,之后在武昌起义中参与了当夜的事变,再后来官至山西都督成为一代名声赫赫的大军阀,这就是阎锡山的人生履历,至于阎锡山都干了些啥事?拥护过袁世凯称帝,参与过护法战争,北伐战争时期临阵倒戈,之后又联合冯玉祥李宗仁,发起了中原大战,张学良入关之后,阎锡山下野跑到日本人控制的大连躲避,而九一八事变前,阎锡山准备配合日本人在山西反蒋,结果因为被许诺一事,阎锡山就此作罢。
1938年,阎锡山成立日控山西伪政府,由日军、阎锡山方面军队、伪军把控,三者之间关系升温,之后的阎锡山更是投靠日本没成为了汉奸,至于为什么阎锡山会投日,据说阎锡山曾研究过一段时间哲学,觉得存在就是真理,只要能够存在,以后怎么转变都可以,所以得出了最后的结论,那就是投靠日本。所以在1943年,阎锡山与日军成了阎五人董事会,将太原的矿场资源进行交换。
在这里就得说一下,阎锡山的立场从来不明确,优柔寡断,汪精卫对于阎锡山的评价如是:阎锡山怕重蹈小生(汪精卫)之覆辙!所以阎锡山在1940年与日本高级将领楠木秀吉谈判,大概讲的是“亚洲同盟,共同防御,外交一致,内政自理”,从这几个字就可以看得出,阎锡山多么想把汉奸的头衔摆脱,之后阎锡山在安平会议上论述了“独立自主”,如果不能独立自主,那么就无法向老百姓交代。于此,阎锡山的汉奸之名又似乎可以摆脱了,但不得不说,阎锡山此举也是害怕,可依旧逃不脱汉奸的嫌疑。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阎锡山尾随晋西南方面部队,搞了一次偷袭,引起了上党战役,结果战败,之后阎锡山心有不甘,再次出兵,结果被打的只剩下太原和大同,后来阎锡山飞往南京,而留下第一道死命令就是“令太原守军打到最后一人为止,要求不成功、就成仁”。为此举,看得出阎锡山还不晓大义。
最有意思的就是阎锡山在1949年,这个时刻,他对外声称要回乡葬母,可飞机在上空中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失灵了,所以航道发生了变化,结果载着他去了台湾,此后就在此度过余生。
总体的来说,阎锡山这一生,看似跌宕起伏,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精明”,可这个精明对于阎锡山而言,却把民族大义给掩盖了,结果就引得后人为之12个字的评价:不顾大局、不晓大义、只看眼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