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原刊于“风尚志杂志”公众号,经授权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在历史的书卷中没有留下名字的人物故事非常动人,正是他们构建了鲜活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笛每一次来北京,多少都会有些不太适应,他在高德导航上搜到一家咖啡厅,显示距离只有300米,可是他要花费将近15分钟才能走到,因为他必须绕一大段路,从人行横道跨过一条宽阔的城市主干道,然后又朝着来的方向在炎炎烈日下几乎走回到出发点的街对面的位置,才能找到目的地。

过程也缺乏美好的记忆,周围是CBD高大的建筑,像一个个高傲的陌生人看着这位异乡来客。这是周末,行人稀少,往日的喧闹归于平静,摩肩接踵的人流消失不见,王笛觉得自己走在沉睡的街头。

在北京生活多年的我,也有同感。40来年的光阴里,平房接连被钢筋水泥所取代,街头的电烤羊肉串被资本渗透开始规模化经营,记忆里的味道只存在于记忆中,而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以另一种陌生的形态出现重新吸引游客的关注……你总会觉得,在这座国际知名的大城市里缺少一些什么东西。

你会发现,城市越宏大,我们越渺小;城市是一座巨大的机器,我们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零件,似乎离开了我们,他们依然能自行吐纳、运转。在很长时间里,城市发展的规模、速度要让位于人的生活诉求,而人的日常生活是否完满常常体现在细微之处,比如你周围有没有随处可见的咖啡厅、茶馆,家门口的早餐是否值得你义无反顾地早起,孩子在街上玩耍的时候,你能不能叫对面便利店的店员帮你看一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那部广为流传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描写的那样:“一个成功的城市地区的基本原则是人们在街上身处陌生人之间时必须能感到人身安全,必须不会潜意识感觉到受到陌生人的威胁。”而这种安全感未必全部来自于无处不在的监控设备,更来自于日常生活中人们不经意的“注视”。

当然,或许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一个这样完美的城市或者街区,然而,我们总要意识到,城市可以以一种更加多元、更加丰富多彩的形态出现,他应该尽量考虑更多人的感受与生活方式,他应该在秩序和便利之间达成某种平衡,他应该为我们塑造迷人的日常并且驻留于我们的记忆。

“日常”这个词越来越被王笛所关注。“日常是我们拥有更多的公共空间,像很多远方的城市一样,你可以坐在广场上的喷泉边喂鸽子,你可以随意地坐在露天咖啡馆聊天、看书或者无所事事,像北京‘万圣书园’这样的公共文化空间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我们的日常还很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学者,王笛对“日常”的关注并非空穴来风,这跟他的学术探索有关,也和他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在过去这些年里,他在历史的长河中拼凑小人物的生活状态,逐渐勾勒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市井图谱,也将这些或光怪陆离、或引人入胜的真实故事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该拥有怎样的城市与生活。

而王笛认为,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中”去寻找线索。他认为,那些在历史的书卷中没有留下名字的人物故事非常动人,正是他们构建了鲜活的历史。大人物或许可以改变历史,但小人物才是生活本身,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投影。王笛说:“注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其实就是给我们自己重新定位,一定不要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人微言轻。”但不得不承认,写历史中小人物的故事,非常艰难,在王笛的写作研究过程中,他多次面临资料不够齐全或者难辨真伪的境况,他必须抽丝剥茧找到可信的细节和故事。他也会从文学作品中去寻找背景和线索,比如在《茶馆》中他多次引用近代作家李劼人的作品,后者对成都的茶馆生活有着极为丰富、生动的描写。“文学作品当然是虚构的,但时代背景的描写通常是真实的、可信的,否则就不能算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们能从《红楼梦》中了解世家大族的悲欢离合,或者从《金瓶梅》里体会明代市井生活的原因。

在与王笛谈话之前,我仔细阅读完他的《茶馆》和《历史的微声》。我意外地发现,王笛是一位“平实”的写作者,他的叙事线条非常清晰,语言干净简洁却一语中的,像小黄瓜一样清脆可口,而且回味无穷。对于成都茶铺的意义,他写道:“当社会动乱之时,茶馆也是人们逃避现实苦难的最佳场所,至少能在那里寻找一点安慰,或暂时忘掉现实生活中的痛苦。”这段描述其实给我们这样一种暗示:成都和成都人总给人以闲散、恬淡的感觉,而我们也要意识到,这种闲散也是人们对抗痛苦的一种方式,无可指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在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被KPI和绩效主义所裹挟的时候,这种悠闲的氛围已经成为稀缺品,值得珍视。或许这也是王笛对“日常”如此关注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历史的微声》中,王笛写了一句非常有趣的话:“虽然那个时候我研究的是大题目,但是格局却很小;而今天我集中在比较小的题目,但自我感觉格局却大多了。”他所说的“那个时候”指的是在四川大学历史系读研究生的阶段。而王笛从大历史中的“小格局”转向小历史中的“大格局”也反映出学者研究历史的心路历程。

彼时,王笛的研究课题是辛亥革命以及清末新政,留校任教之后,随着阅读量的持续增加,王笛的视野也逐渐变得辽阔,他突破辛亥革命前十年的研究范畴,开始将整个清代的长江上游变迁作为研究的重点。这又督促王笛不仅关注历史学科,还要补充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这或许就是他认为自己“格局变大”的原因。虽然只是研究一个区域的历史,却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视角来解构“长江流域”曾经发生的一切。《跨出封闭的世界》问世之后,引起史学界不小的轰动,这部厚重的作品试图通过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农村经济发展、区域贸易与市场网络、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统治结构与地方秩序、教育、社会组织、社会生活及传统文化等多个角度,对1644~1911年间以四川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区域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情况做出系统的分析研究。而王笛认为这样的研究其实非常有意义,因为,用他自己的话说:“现代化犹如汪洋大海中的小船,在颠簸和冲击中航行,时刻冒着倾覆的危险,在传统的潜流之上摇摇晃晃地、缓慢地驶向那似乎永无尽头的彼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1年,王笛放弃了四川大学副教授的职位,奔赴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先是作为访问学者,后重新成为一名“学生”,他说写完了《跨出封闭的世界》之后,他有种“被掏空的感觉”,他需要充电,需要接受不同的学术训练。

今天看来,王笛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在美国求学的经历确实拓展了他的视野,也引领他将自己的目光投向微观历史。在霍普金斯大学读博士期间,除了广泛、大量的阅读之外,王笛还要选修人类学和政治学方向,“这种多学科交叉学习的方式其实非常有益处,也许短期内你看不到成果,但随着时间流逝,你一定会获益匪浅。比如研究历史的过程中,人类学、政治学,甚至文学都会给你打开新的视野。”

从霍普金斯大学毕业之后,王笛开始在德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任教,同时,正式开启微观历史学的研究。经典的微观史学作品《奶酪与蛆虫》《蒙塔尤》给了他极大的启发,而史景迁那本脍炙人口的《王氏之死》也被他阅读了很多遍。

2003年开始,他的著作《街头文化》 《茶馆》《袍哥》陆续出版,引起史学界和出版界的极大关注,也获得了普通读者的广泛认可。王笛自己说,对茶馆的兴趣从写作《跨出封闭的世界》就开始了。他发现,很多历史资料中都有对成都茶馆的描述,但并不完整,也缺乏细节。但他意识到,在成都,茶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交生活,甚至政治生活紧密相关,在写完几篇相关的论文之后,王笛决定完成关于茶馆的专著。

《茶馆》生动地刻划了成都人的日常生活,很多人天不亮就会在茶馆喝茶、吃早餐,他们会聊起社会热点、政治走向,以“袍哥”为首的社会组织还会在茶馆里聚会,像极了《教父》中的情节。

这些年,王笛从美国来到澳门大学任教,他与中国的联系更加频繁。在研究和写作的间隙,他会四处演讲、学术交流,也会留心观察每座城市的样态。这些或许都能成为他写作的素材和内容,他说:“占总人口 99%的小人物,他们每天也在创造历史,只不过创造的方式不同罢了。”

王笛丨《走进中国城市内部(修订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书是历史学家王笛关于中国城市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结。该书一反作者过去实证和个案研究的风格,把历史研究的具体问题放到更抽象的层次上。

宏观与微观、利用文学和图像作为历史研究资料的方法论、新文化史的取向、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以及新城市史研究的路径、城市文化与公共空间研究的基本概念、日常生活与公共空间的关系等等,书里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

本书显示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史学素养,我们得以了解王笛那些脍炙人口的专题研究后面的深层思考,让我们看到那些理论是怎样转化为实证和经典的个案研究的。

在结论部分,作者比较了柯布西耶、芒福德和雅各布斯对城市发展的三种不同理念,对我们今天认识中国城市皆有非常大的启发。第一编《书写城市的日常史诗》是专为此次修订而写。

王笛 |《消失的古城(增订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失的古城(增订本)》是历史学家王笛对晚清和民国初年成都历史和成都人日常生活的生动讲述。作者以流畅的笔调,描绘了大众文化的丰富多彩,展示了这个城市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折过程。从书中,可以看到人们坐茶馆、逛庙会、庆祝节日等各种活动,茶客、苦力、小贩、工匠、挑水夫、剃头匠、乞丐等三教九流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以及现 代化和社会变迁对他们的影响。

此次增订,新写了前言,调整了结构,充实了内容,设计了藏书票,并对插图进行了精选。全书插图共43幅,新增的16幅主要是人物 情景图,呈现了彼时公共空间和城市文化的生动画面。这本书是对那座已经不复存在的古城的纪念。

王笛 |《历史的微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书荣获《亚洲周刊》“2022全球华人十大好书(非小说)”。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就是对书的评论,展示了历史学家王笛近四十年读史观察,也可以说是他的阅读史,就此可以窥见他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思考。发现“历史的微声”,也就是去倾听民众的真实声音。;

收入作者在中英文学术杂志以及大众媒体上发表的书评,其中在权威刊物《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亚洲研究季刊》(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等发表的英文书评,皆是第一次翻译成中文出版。

作者绘制了十九幅人物插图,传达出海登·怀特、费正清、史景迁、孔飞力、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等杰出学者的神韵和思想的力量。

王笛丨《那间街角的茶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间街角的茶铺》,是历史学家、微观史和新文化史研究的代表性人物王笛的新非虚构历史读物。作者以1900—1950年的成都茶铺为中心,运用田野调查、官方档案和小说诗歌等资料,以微观史学的研究取向和深描的文学写作手法,生动展示了成都茶铺的日常生活、大众文化以及在那个公共空间中呈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

这本书也是继续践行“为民众写史”这个历史使命。写历史,需要有细节;有细节的历史,才是有血有肉的历史。细节似乎缺乏宏大的叙事,但是却为宏大叙事提供了支撑。那些似乎不经意的鸡零狗碎,却是回归历史现场的定海神针。——王笛

初审:李 磊

复审:薛子俊

终审:赵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