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欢本文,记得点在看·
我经常遇到有人问我:“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改变,那我要如何才能好起来呢?”
已经发生的过去,我们的确没有办法改变,这是客观现实。但这并非是限制我们获得疗愈和成长的主要原因。
真正阻碍我们往前走的,是不被允许看见的心理现实。
当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时,一个人的发展就很容易陷入停滞,甚至会倒退。
比如,一位单身中年女性,跟她母亲的关系很糟糕,在她母亲离世的一年后,她陷入了抑郁。之前,她已经是一家大公司的技术骨干,被作为公司的核心人物培养,前途一片光明。
抑郁让她不得不辞掉工作,每天意志消沉。她感觉整个人都被抽空了一样,干什么都没有精神,一个月就暴瘦20斤。
我们讨论抑郁跟她母亲离世是否有关系时,她强烈反对说:“肯定不是因为她,都隔了这么久了,她走时我都没有掉眼泪,处理后事我也非常平静,并且她不在了我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这一年我也很正常,我只是最近一个月才抑郁的。”
我告诉她说:“你在拒绝跟妈妈有联系时,是我见过你最有活力的时候。”
她说:“我就是不想跟她扯上关系,她根本影响不到我!”
看起来她的确很好地接受了妈妈离世的客观现实,但这种“很好”恰恰暗藏玄机。
她内在的心理现实绝非一句平静可以替代,所以当她试图去掩盖自己的内心现实,用理智来处理妈妈离去时,她的内在生命力也在这里就陷入了停滞。
之后,她的理智还可以支撑她维持一段时间现实结构,但那些压抑的心理现实会重新浮现,但她的理智拒绝承认,这是她陷入抑郁的原因。
放在她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一是,回避去看见跟妈妈爱恨交织的关系,让自己的生命力随着死去的妈妈一起枯萎;
二是,先回到内心的真实,确认并哀悼对妈妈复杂的情感,让自己重新活过来。
对于一向好强的她来说,这其实是一个极其艰难的选择。但有意思的是,从我们谈论妈妈开始,她的抑郁症状就在一点点减轻。
01
很多客观现实已经发生了
但我们并未真正从心理上接受它
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再去反复谈论有意义吗?
这非常有意义!客观现实是外在的发生,心理现实是内在的发生。常常是客观现实早已经发生,但心理现实还远未抵达。
那些未抵达又不得不被现实强行抑制的内在能量,很容易让人陷入抑郁,也可能用赌博、酗酒、吸毒和其他无意识的行为来麻痹和伤害自己。
比如,文中这位女性,其实她的心理现实一直在抵抗妈妈去世的现实,在早年面对妈妈情绪失控对她的伤害时,她压抑了许多对妈妈的恨,这些高涨的情绪,一再被她的理智拦截了下来。
然后妈妈的去世,像一个突然的釜底抽薪事件,本来准备泄洪的水,突然经由下面的一个大旋涡,漏得一干二净。
如果遵循心理现实,她一定无法接受,好不容易酝酿的一场爆发,这么就结束了,但她的内心其实无法结束。但如果不接受结束,她可能会原地崩溃,就不可能处理好妈妈去世时的现实事务。
所以,她选择了先“很好地”面对现实,当紧急需要处理好之后,她就被重新带回了心理现实的巨大落空里。
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我们无法绕不开这个地方?
因为它是我们心理重建的地方。那些未曾被充分看见和表达的爱恨交织的情感,就是我们内在的真实,也是我们生命的活力所在。
很多客观现实已经发生,我们也知道它发生了,但我们的内心要准备好接受这一切,或许还需要一些时间。
从不接受到真正接受的过程,就是我们重新去确认自己的真实情绪情感的过程,也是重新拿回自我力量的过程。
02
很多失去是细微且隐形的,
却能引发心理上的一场巨震
对于文中的这位女性来说,现实中她失去了妈妈,但从内在来说,她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客体,即她的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对象,当许多情绪情感被迅速埋葬的时候,她也就相当于失去了真实的自己。
这很类似于很多人无法从失去一段重要的关系里走出来的情形:那个人在,你的情绪情感还在;那个人不在,你的情绪情感便无所寄托,你也感觉不到自己存在。
不管是亲人的离世,还是失去了一段重要的关系,这都是看得见的丧失;还有一些丧失,是隐形的,不容易被发现的,但仍然能引发我们心理上的巨震。
比如,一位女性说:“我失去了我的父亲,虽然他并未缺席我的成长,但我感觉很早就失去他了。”
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你可能有一段极其看重的关系,其间可能因为一些细微事情的发生,一句话、一个评价、一个背叛的行为,永远改变了对方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关系可能还在,但他已经不再是你心里的他了,这也是一种丧失。
当我们在心理现实中失去了一段关系时,如果丧失没有被确认、被哀悼,直接经由理智去切断,同时切断的还有我们对自己情绪情感的体验,那就夺走我们的一部分真实。
如果这个部分对自己越重要,我们感觉在这个切断位置所受到的限制就越大。
这不是因为某一段关系比我们的生命还重要,而是我们失去了对这一段关系的真实体验,那是以麻木或隔离自己为代价的。就好比我们不想感受痛苦,就得让自己整个神经系统陷入瘫痪一样。
所以真正的丧失带来的巨大影响,是我们失去了跟真实自己的链接。
然而,我们的内在现实会一直固执地守在那个失去的地方,等待着那些丢失的重要部分被确认,任由客观现实再怎么使劲推动自己,也无济于事。
只有等内在现实被看见,被重新被整合进来,那些内在的能量被吸收,才能迈开步子继续向前。
但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丧失其实不可避免。只要经历丧失时,能允许自己慢一点,知道这里有重要的功课,越认真地来面对,就能越完整地拥有自己的力量。
03
对丧失的哀悼:确认主体情感的活着
才能接受客体的死去
在咨询中,每当我见到自我力量极其虚弱的来访,看起来非常悲观甚至绝望,比如很年轻却什么渴望都没有,对任何事物的感觉和反应都是淡淡的,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就会给我留下一个疑问:“她的力量被埋藏在哪里了?”
比这更严重的是抑郁状态,有很多人常年服药也不见好转,在外在现实和内在现实之间缺少了一个通道,这就是情绪情感允许被表达通道。
弗洛伊德就曾在《哀伤与抑郁》中写道:
“现实检验表明了爱的客体不再存在,需要将以往所有的相关力比多从中拔出,而这时会出现严重的混乱,观察表明,多数人在此时很难离开原来的力比多位置,以至于替代性客体转换出现困难,严重的对现实的偏离及对客体的执着可导致妄想性的欲望精神病。 当然,正常时现实总会战胜妄想,但因这种情感重负不能立即放下,以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丧失客体投注的能量仍在精神上起着作用,每个在力比多中与客体相关的回忆、期待均在不断地重复、转译并释放。”
一个人面临失去的真实情感越没有被充分看见和表达,就越不能接受一段关系的失去,也就越难抵达心理现实。所以,不被允许的哀伤,反而让人更容易陷入抑郁。
比如,还没有好好的恨过,就失去了;还没有好好爱过,就疏远了;又或者爱恨交织根本理不清楚,对方却已经转身离开。
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给自己一些时间来直面失去,可能会悲痛,可能会哀伤,可能会虚弱一阵子,但是等走过这段路,你的力量就会全面复苏。
所以,哀悼的工作,相当于的是“救命”的作用。哀悼之前,人活着好像已经死了;哀悼之后,看见有些关系死了,但人却更清醒地活着。
确认自己情感的活着,才能接受客体的死去,继而接受自己可以在与客体之外的现实中继续活着。
客体不仅是“好客体”,也可能是“坏客体”,无论你投注的是正向还是负向的情感,都可以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正饱满地“活着”。
而如果你力量极其虚弱,可能是有没处理好的丧失,虽然那个重要的客体已经离开了,但你的力量仍然投注其中,没有经由哀悼来撤回的过程。
每一段产生过深刻关联的重要关系、重要他人,都可能激活了我们的能量投注,因此善待我们对关系的感觉,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作者简介:罗近月,资深心理咨询师,女性专栏作家,致力于系统解决女性原生家庭、亲密关系与自我实现等关联议题,陪伴迷茫中的女性重新活出自己的人生。
已出版《顿悟的女性》《在婚姻中看见自己》《不迎不拒,向喜而生》等多本女性畅销书籍。微信公众号:美灵心生活(ID:meilingxinli)。
为什么你对孩子越好,孩子对你越冷漠?
咨询预约微信号:130-7119-5923 /客服电话:186-1257-6320
回复目录,提取所有往期文章目录,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