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新中国开国大将粟裕遭遇了人生的重大挫折,本是解放军总参谋长的他,此后就退居二线,再也没有负责过军事指挥。

当初对粟裕的批判,主要以彭、聂两位元帅为主,彭老总是因为国防部与总参谋部的分工不明,产生了较大的不满。

那聂帅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对粟裕有意见呢?其实也是工作上的事,只不过要追溯到建国初的那几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大力平反冤假错案,可粟裕的事情却迟迟推动不下去。这时彭老总已经去世,粟裕就去找了聂帅帮忙。

过去这么多年,聂帅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已经改变,他感慨地说当初是自己太过了,但事情比较复杂,让粟裕做好心理准备。

这段长达数十年的纠葛,也是让人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时任总参谋长的徐向前由于身体不适,长期在休养,因此毛主席就让聂帅代为处理总参事务。

1951年末,粟裕调到总参担任副总长,开始跟聂帅共事。毛主席非常欣赏粟裕,特别叮嘱他每半个月要单独汇报一次。

这时聂帅和粟裕配合得不错,也没什么矛盾。不过,在聂帅被毛主席严厉批评了一次以后,情况就不同。

说起来聂帅也是好心,他每次去见毛主席,都发现桌案上的各部门文件堆成了一件小山,想着这样主席太辛苦,就特别召集了总参的工作人员说:

以后你们的文件先送到我这里,我筛选一遍,觉得重要的再呈报给毛主席,不重要的文件就不要去增加主席的工作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样一来,很多文件就被扣在了总参,没有呈上去。

有些聂帅认为不太重要的文件,可能恰恰是主席需要了解的,等主席想找却找不到时,就会觉得是总参的纰漏。

不仅仅是文件数量,聂帅为减轻主席的负担,汇报的次数也变少了,所以时间一长主席就察觉出不对劲,误以为这是要对自己搞“封锁”。

1952年7月,毛主席在军委会议上严厉批评聂帅:你这个代总长想干什么?为什么总参的文件只上报一小部分?剩下的呢?

聂帅毕竟是军中高级干部,当着这么多人面,说是关心领导的身体才违背了领导的意愿,着实有些难以开口。他担心这样说了会成为别人的溜须拍马之辈,所以干脆低头保持沉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态度加深了主席的误会,怒道:这是你的失职,要是你不讲,我就要做组织调整,你这个代总长别当了!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朱老总等人出来打圆场,让聂帅写个检讨把事情从头到尾说清楚,才让事情暂且过去。

本来这里面没有涉及到粟裕,但粟裕也是在场听完全程的,他当初见到聂帅的贴心之举,就也没有再如往常那样每半月一次汇报。

因此主席训斥的这些问题,他认为也在说自己。

于是,在没有上级要求的情况下,粟裕写了一封非常深刻的检讨,不但诚恳地说明自己工作的不足,还讲述了接下来准备改进的一些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检讨送上去时,毛主席有些意外,看完后特别满意,还送给刘少奇、周总理等人检阅。

没多久,聂帅的检讨也呈上来了,但只是简单说明自己汇报次数和数量减少的原因,没有太多认为自身不对的意思。

如果没有粟裕的检讨在前,主席可能也会感觉这位老部下是为自己好,事情也就过去了。

但,两封检讨一对比,差距非常明显,主席怒火又起,把聂帅叫到身边狠狠批评了一顿,并拿着粟裕所写检讨让他学习。

上面明明没有要求,你为什么写?你写了为什么不告诉我一声,让我有个准备?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你想干什么?

聂帅由此粟裕产生误会,后来批粟时指责其很阴、是“大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聂帅和粟裕都没有什么交集。

1979年8月,粟裕接到叶剑英元帅的电话,邀请他一起去烟台疗养,并研究一下1958年错误批判的相关事宜。

此事一直是粟裕的心病,他立马飞往烟台。见面后,叶帅又说了一个喜讯:

现在国内形势好了很多,你1958年留下的问题也该解决啦,我跟小平同志提过,他也同意了,你回去后写个材料报上去吧。

粟裕特别兴奋,回到北京就迫不及待地写了一个申诉报告。10月6日,叶帅批示:

栗裕同志送来了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批判他的申诉报告......在我看来,58年军委扩大会议检查总结建国以来的军事工作是必要的,但至于那次会议的错误,我建议总政能够组织力量,认真落实研究,向军委提出一份实事求是的报告,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妥善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即这份材料送给了华国锋、邓公、陈云等领导人,都得到很好的结果。

粟裕得知后,以为事情很快就能落实下来,然而,他左等右等,始终没等到一个准确的答复。

此时的他年事已高,只希望能看到自己恢复清白的那一天,所以他决定去找军中的重量级人物说情。

当年还健在的老帅还有四位,叶帅已帮忙;剩下的刘帅身体非常不好,粟裕不忍心去打扰他;徐帅1958年未发一言,不会有什么阻力;

想来想去,粟裕就于1980年元旦刚过时,去拜访了聂帅,希望能解开当年的误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已过了这么多年,有什么恩怨也早已烟消云散,聂帅对粟裕说:

当年我说的话是有些过于上纲上线,这件事情也应该尽快解决。但我还未收到总政送过来的报告,等报告过来后,我会为你说话的。只是这件事有些复杂,你要做好思想准备。

往事得到澄清后,粟裕松了口气,又多等一个月,可还是没进展。

紧接着他就去拜访徐帅,那年很多重要岗位都是由红四方面军的干部担任,作为昔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帅的话分量很重。他也认为粟裕的事情应该尽早解决,答应会去说说。

然而,这么多重要领导伸手相助,报告还卡在总政,直到1984年粟裕去世,都没看到自己平反的那一天,非常令人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3年,事情终于出现转机。

曾在粟裕麾下战斗过的金治、谭肇之、秦叔瑾、黄亦凡、黄野松五位离休干部联名向中央递交《建议召开粟裕同志逝世十周年纪念会或座谈会的报告》。

这五位老干部1958年人微言轻,但到了1993年也有一定影响力。

军委对此特别重视,经过仔细研究和谈论后,1944年军委副主席张震、刘华清联名在《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刊登了一则文章。

该文对粟裕做了全面的评价,直言1958年的错误批判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算是位粟裕恢复了名誉。能有这个结果,太不容易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