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谈a
史谈a
前言
北京德胜门外,原有一个叫功德林的庙,清朝末年被改造成监狱,解放后被改为北京战犯管理处。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解放战争的硝烟散去,但将军决战又岂止在战场,功德林关押了许多原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也发生了几次颇具规模的“战役”。
这些原国民党将军们在改造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关押的8个黄埔一期生7人特赦,为何有一人被枪决?
功德林的大部分战犯经过改造,走回正路,重新获得了优待,有些还进行了重新任用,安排工作,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被枪决呢?
被枪决的这个战犯,就是抗拒改造甚至多次煽动越狱的邓子超。
邓子超生于江西石城,在黄埔学生部队参与了东征陈炯明,北伐时期就当了连长,中原大战后受到蒋介石的关注,后升任江西保安团3团团长。
抗战开始后,邓子超率军在庐山阻击日寇,全团将士死伤近半,抗战结束后任江西保安司令,1950年被关押至功德林,因为其改造态度恶劣,煽动越狱于1951年被枪决。
初入功德林
功德林里被分成了八个区域,也叫“八大胡同”
,由甲乙丙丁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关押这些战犯的时候仅仅代表编号,并没有其他意义。
在刚刚进入功德林的时候,曾任徐州“剿总”副参谋长的原国民党中将文强被分到了“甲字胡同”,他觉得被分到“甲字胡同”,就代表着他是甲级战犯。
于是文强就问监狱管理员准备什么时候枪毙他们“甲字胡同”的战犯,不过管理员并没有给他答案,这让他十分茫然。
但令人意外的是,文强曾经被四川军阀刘湘关押过,他比功德林的管理员们更有管理监狱的经验。
他在改造过程中根据自身的被关押的经历并结合清代的
《狱中杂记》
,给管理员们提出了不少建议,比如让犯人管理犯人,学习一门手艺。
文强的建议后来被采纳,竟然无意中奠定了功德林最初的规章制度。
1947年,国民党部队在洛阳告急,蒋介石紧急把有“邱老虎”之称的邱行湘从前往台湾名单上取消,并把他派往洛阳整编206师。
蒋介石曾三次召见邱行湘,对他寄予厚望,但不到半年时间,解放军便解放洛阳,歼敌一万九千余,俘虏了邱行湘。
邱行湘在功德林见到了当时率部队驰援洛阳的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当时十八军在驰援路上遇到了山洪,最终没有赶到洛阳。
杨伯涛在淮海战役中,在双堆集被解放军突破后全军溃败,他当时带着几个部下投河自杀,但因为河水冰冷,又从水里爬了上来,他们
一个“城太矮”,一个“水太凉”
,又在功德林碰面了。
另一边,原国民党第三兵团中将“活济公”张淦向来最喜欢研究《易经》,他请求管理员给他买一本《易经》来看,他还对管理员说:
“毛泽东是读过《易经》的,否则他就写不出《矛盾论》来。”
而毛主席看过的书多是出了名的,就连《易经》都看过好几个版本,他得知了张淦的请求后,还给管理员了建议:
“这部书啊,历代版本较多较杂,还多有谬误,转告他毛泽东建议他要买就买乾隆版本。”
在所有的功德林“新生”里,另外两位黄埔一期的学长一个十二兵团的司令黄维,另外一位就是蒋介石的“救火队长”杜聿明,他们二人深受蒋介石信任,在国民党内位高权重。
在淮海战役里,黄维率军支援徐东战场,结果部队过河后还没摆好阵型就被解放军包围,所以他始终对这次失败心有不服,还在功德林里说过:
“如果解放军有胆量,双方可以后退30里再打过。”
毛主席得知后,对当时主要负责改造工作的罗瑞卿说道:
“明确告诉黄维,重新较量不可取,不是我们解放军害怕,而是中华民族......经受不起了。”
而杜聿明虽然军衔只是中将,可他不仅前后统领过国民党百万大军,还名列解放军总部宣布的四十三名头等战犯之一。
杜聿明虽然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两个战场上都被他的校长派去背锅,而蒋介石的没到关键时刻的“微操”也把他坑的不轻,但被俘后态度依然嚣张。
可以说想要改造这两位黄埔一期生,曾经蒋介石的心腹,是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
此时的刘伯承元帅在南京筹办军事学院,但解放军的高材生大都在军队参加进一步的建设军队的工作,军事学院缺少教官。
在向毛主席汇报了情况后,毛主席想到了任用这些在功德林的战犯,他们许多都曾在黄埔军校学习,有些还曾出国留学,军事知识十分丰富。
1951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刘伯承任院长兼政委,在成立初期因为缺少教官,功德林的高材生们被安排到学院上课。
食堂会战
功德林里有一个奇妙之处,就是把将军们和军统特务们关在一起,而特务们又历来被他们看不起。
在济南战役中被抓的中将庞镜唐就被军统的王少山告发了,他在聊天的时候说自己的胡子是吃国民党的饭长出来的,没事的时候捋捋胡子,也算聊以自慰。
而黄维此时也留了胡子,因为这件事功德林的管理员要求他们所有人剃掉胡子,希望他们可以从心理上接受改造。
黄维是个固执死板的人,坚持
“发是血之余”
不肯剃胡子,也因此与告密的王少山结下了仇。
有一天在午饭时间,大家都在排队打饭,黄维打好了饭菜往回走的时经过了还正在排队的王少山旁边,就阴阳怪气了王少山一句
“虎落平阳被犬欺”
王少山自然听出了他的意思,这些曾经身居高位的将领们被关押起来失去自由,本就憋了一肚子怨气,黄维的话瞬间点燃了他的怒火,“大战”一触即发。
只见王少山与黄维扭打在了一起,双方昔日的部下同僚有上前“驰援”的,有在旁边拉架劝解的,整个食堂乱成了一锅粥。
随着“战况”越来越激烈,参战人数越来越多,逐渐演变成了原国民党陈诚集团与军统特务集团之间的派系之战。
杜聿明此时刚端着饭碗来到食堂,站到门口看到食堂里的混战,心中生气,把手里的碗一把摔在地上,会战双方才停了下来,杜聿明留下了一句“献丑”便转身走了。
战犯中有国民党的军统,有桂系旧部,有陈诚的土木系军官,还有傅作义系统和中央军,这场闹剧不过是往日内斗的缩影。
这些所谓都为党国效力的人之中,实际上存在着一道道鸿沟,杜聿明之所以生气,就是想起了此前国军因派系林立各自打算盘,从而导致的种种失败。
这些国军的将领也好,军统的特务也好,此时面面相觑,才反应过来自己早已经身在监狱,却还在拉帮结派的内斗,实在是不堪。
功德林改造这些战犯的目的其中就包括这些,希望通过改造让这些人忘掉过去的隔阂,成为人民的一份子。
打动杜聿明
黄维作为“食堂会战”的导火索,被管理员关了禁闭,杜聿明也在这时被管理员单独带走。
就在杜聿明认为自己会因为和黄维一样抗拒改造而被处分的时候,却发现管理员带他来来到了医务室,原来共产党竟然比自己的校长更关心他的身体。
因为常年打仗,杜聿明进入功德林的时候已经是满身病痛,已经患有胃溃疡,肺病,肾结核。
但是细心的管理员发现杜聿明经常双腿发颤,站立不稳,检查之后才发现他的屁股一边大一边小,这种病叫做脊椎结核。
为了治疗杜聿明,功德林请医院给他做了一个石膏架子放在他的床上,只要经过长期矫正,就能治好他的脊椎结核。
一直到杜聿明躺下之前还对改造抗拒抱有敌意,但这一躺,让他从心理逐渐产生了对我党全新的认识。
小煤山大捷
当时功德林的戊字胡同,还关押着三名日本战犯,一个是原北平宪兵队司令,一个是特务头子,还有一个是军官。
这一天日本战犯在操场上的煤山旁边打网球,刚好遇到了功德林里脾气最火爆的国军将领刘镇湘。
刘镇湘在淮海战场的碾庄被俘,但刘镇湘此前在抗日战场上还是立下了功劳的,对日军痛恨异常,所以日本战犯遇到他注定要爆发冲突。
起初刘镇湘率先发难,与一个日本战犯扭打在了一起,然后对方“援军”加入战场,刘镇湘以一敌三,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不过此时刚从厕所出来的郑庭笈发现了煤山战场告急,于是赶忙呼叫援军,此战国军的支援速度一改昔日模样,援军部队迅速抵达战场。
刘镇湘发现援军抵达,越战越勇,成功将与他激战的日本战犯赶下煤山,原十八军长杨伯涛手持一根木棍猛打猛冲,郑庭笈拿着一个箩筐看准时机发动奇袭,一把将箩筐盖到了日本战犯的头上。
随着援军大部队加入,“国军”对“日军”形成了包围,以巨大的优势结束了小煤山战斗,还有人向正在别处扫地的杜聿明进行了战况汇报:
“这场中日大战,我部大获全胜!”
杜聿明听完汇报后大声叫好,对于此前食堂内战的气愤也逐渐释怀,但这次小煤山的遭遇,究其原因还是来自此前国民党,参与小煤山大捷的邱行湘后来回忆:
“国民党在对待日本战犯的事情上给中国人丢脸,而共产党说话算数,一边惩办罪犯,一边宽待俘虏,前者体现民族意志,后者体现国际公法,这才是给经历了艰苦抗日的中国人民争气。”
小煤山大捷虽然过瘾,但是战犯们的民族气节用错了地方,得知了这三个日本战犯是国民党自己留在手里对付解放军的之后,众人的自豪也顿时荡然无存。
走向正途
1950年10月,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开始了抗美援朝,既然之前在小煤山把力气用错了,现在就要踏踏实实为人民出一份力。
虽然此时前线的捷报频传,但在志愿军的大规模反击中,因为美国飞机的轰炸使志愿军后方的补给运输线经常中断,军委决定用飞机向前线空投补给。
功德林的战犯们也加入了抗美援朝,他们在操场上搭了几个灶台,组织了十几个人的炒面队伍,这些平常养尊处优的高级将领,此时竟然也能从卡车上卸下一袋袋百十公斤的麦子。
邱行湘拿着大铁锹干的热火朝天,他此时终于感受到了为人民出力的自豪感,后来管理员告诉他这些炒面送到前线战士的手上还是热的,这位大汉也感动的两眼通红。
除了贡献体力进行劳动,这些从前的高级将领,高材生们更值得奉献的是他们对于军事上的经验和知识。
杨伯涛作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军长,对美式装备的性能十精通,他带头组建了一个美军战术研究班,共同写下了6万多字的美军研究资料,毛主席后来赞扬他们:
“你们对志愿军有功,对人民有功。”
而因为病情加重,此时在医院治疗的杜聿明,也在关注着朝鲜战场的局势,他认为只要志愿军将领指挥得法,按照解放战争时表现的战力来看,是可以击败美国的。
而朝鲜战场上的变化也让许多战犯明白了解放军的强大,他们在平常聚在一起复盘,总认为是国民党无能才输掉了战争,解放军是侥幸胜利,现在终于醒悟。
黄维后来还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本来以为这本书最符合自己所谓的气节,可越看越生气,后来他痔疮发作流血,就把书页撕下来用。
大家因为这件事,还发起了一场对黄维的批判,反而是管理员出来打圆场,说虽然黄维有错,但也怪自己没有及时发现黄维的身体状况。
黄维开始怀疑自己坚持的道理,发现其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牢靠,此时他也患上了结核病,与杜聿明一同在医院里治疗。
为了给他们治疗,功德林不仅派人去香港澳门购买进口药物,还按照最好的营养标准给他们供应伙食,黄维每天都能吃到肉,喝到牛奶。
不久之后,又发生了一件轰动功德林的大事,周总理在政治协商会上演讲,明确指出国共的两次合作共同对抗帝国主义。
演讲内容被发表到报纸上,宋希濂看到后,当即向管理员报告了一个重大决定,他决定投降。
在功德林的每个战犯,都要认真交代自己从前的功过,宋希濂因为之前的一些过错没有详细写出,被管理员打回重写。
而杜聿明在身体康复后,决定认真书写材料交代问题,后来所长还让他补充了昆仑关大战,他十分感动。
1939年11月15日,日寇占领昆仑关,企图切断国际交通线,杜聿明率中央军第五军攻打昆仑关,以伤亡16600人的代价攻克昆仑关,击毙敌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
当年杜聿明曾为在昆仑关大战中牺牲的将士写下了400多字的悼念碑文,写完了昆仑关大战后,这些为抗击侵略者而奋战的英魂终于得以安息。
此后的功德林也开展了更为丰富的生产劳动,杜聿明曾经办过缝纫工厂,用缝纫机做衣服更是不在话下,而一板一眼的黄维,则负责对服装进行质检。
为了答谢党中央对于他们这些战犯的关怀,大家给毛主席写了一封感谢信。
这封信由此前率先留胡子的庞镜唐起草,由邱行湘执笔,二人一个是北京和山西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一个临摹过洛阳龙门二十品帖,在信的末尾,他们写道:
“我们相信一定要解放台湾,我们愿意为解放台湾奉献一切,甚至我们的生命。”
在功德林改造的后期,成立了多个学习小组,大家再也不分派系,共同坐在一起学习。
”抓猪决战“
随着改造工作的进行,“功德林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也即将展开。
这天的功德林要宰一头猪,但是不知道谁还没有做好准备就惊动了猪,这头猪在院子里横冲直撞,到处乱窜,大家集合在院子里准备一起抓住这头猪。
但是这些曾经的将军们虽然经历过战争,却对杀猪这件事毫无头绪,一大群人乱作一团,竟然奈何不了那头到处乱窜的猪。
有人拿着棍子穷追猛打,但始终追不上,还有人拿着个红色的被子,模仿起了西班牙斗牛,不知道如果让蒋介石知道了他曾经的几十个将军此时在功德林一起抓一头猪,会作何感想。
站在后边的文强还开起了玩笑,说西班牙的斗牛士不如功德林的斗猪士,军统操刀,兵团副司令拦截。
此时功德林的大家再也没有了什么派系分别,即使在院子里合作抓一头猪,也是通力合作,虽然过程艰难,但最终还是把这头猪成功拿下。
获得新生
金秋时节,功德林的改造人员在一起看报纸,报纸上的一条信息,让他们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
“对于确实改恶从善的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的战争罪犯进行特赦。”
1959年12月4日,首批特赦蒋介石集团战犯的大会在功德林举行,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杨伯涛、邱行湘、郑庭笈等被特赦。
春风化雨,沧海桑田,一批又一批的战犯被特赦,从战犯变成了公民,直到1975年,所有在押战犯全部特赦,这个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也随之完成。
古往今来,改天换地的战争很多,但能让失败一方的将领们真心实意的接受新政权的却仅此一次。
消灭一个肉体容易,改造一个灵魂却是难上加难,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就要改造人的思想,包括改造战犯这样的人。
参与改造工作的同志忍辱负重,面对曾经的敌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因为他们坚信,无产阶级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最后才能解放自己。
为了这个信念,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和青春创造了奇迹,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用建设社会主义的胜利来告慰先辈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