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张昭家族墓在江苏南京被发现,引起三国迷们的高度关注。如何确认墓主人为张昭?张昭的“薄葬”有多薄?南京与三国有何渊源?

张昭家族墓航拍图。(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昭家族墓航拍图。(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图)

张昭家族墓位于南京南部新城的油库公园地块。记者在现场看到,张昭家族墓由8座墓葬东西向并排构成,墓向基本一致,均系土坑砖室结构,规模较小、形制相近。值得关注的是,墓葬后部还设有明暗结合的排水沟,形成一套规划有序的地下排水系统,且保存较好。

“独特的排水系统在六朝墓葬中较为少见,也是家族墓的有力证据。”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陈大海说。

张昭家族墓出土的青瓷狮形插器(左)、青瓷蛙形水注(右)。新华社记者 邱冰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昭家族墓出土的青瓷狮形插器(左)、青瓷蛙形水注(右)。新华社记者 邱冰清 摄

“这8座墓葬尽管早年均遭受盗掘,但仍出土有青瓷砚、青瓷卣、青瓷盏、青瓷蛙形水注、金印章、铜弩机等少量遗存。”陈大海说,张昭家族墓出土的部分青瓷器制作精美、釉色莹润,是六朝青瓷佳品。

张昭墓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墓坑、砖室、排水沟等部分组成。出土有金印、铜弩机、铜钱等遗物。

作为确定张昭墓的关键物证,墓内出土的两方龟纽金印均为2.4厘米见方,一枚有“辅吴将军章”字样,一枚有“娄侯之印”字样,系南京地区东吴墓葬出土遗物中首次发现。金印上的铭文与《三国志·吴书·张昭传》记载吻合,孙权当上东吴大帝后,拜张昭为“辅吴将军”,封为“娄侯”。

张昭墓出土的两方龟纽金印。(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昭墓出土的两方龟纽金印。(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图)

“印的形制是龟纽、字体为篆书,符合东汉以来印的传统。初步判断两方金印均为张昭生前使用,为官制印,非私印。”陈大海说,印文不同,适用场合也不相同。此外,这两方金印可能是在封泥上使用,即不是盖在纸上,而是盖在泥上。

张昭墓出土的两方龟纽金印。(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昭墓出土的两方龟纽金印。(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图)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辅佐孙策、孙权稳定江东;孙权称帝后,拜辅吴将军,封娄侯。然而,身为托孤重臣,他的身后事办得却并不奢华。

记者在现场看到,张昭墓室的内长3米、宽1.8米,均为普通竖穴土坑砖室墓。陈大海表示,这可能与文献中记载张昭去世前要求“薄葬”有关。《三国志·吴书·张昭传》中有记载,张昭曾留下“遗令幅巾素棺,敛以时服”,意为用没有纹饰的布、没有装饰的棺来入葬。

张昭墓。新华社记者 毛俊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昭墓。新华社记者 毛俊 摄

“张昭家族8座墓葬均符合‘薄葬’特征。这一时期是中国丧葬制度发生重要改变的时期。”陈大海说,张昭家族墓考古发现丰富了南京地区六朝墓葬考古研究材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东吴墓葬分区分期、墓葬演变以及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国是一段南京绕不开的历史。东吴孙权定都南京,首开南京建都史,并将当时的城市名“秣陵”改为“建业”。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占据长江中下游直至华南地区,皇室成员、重要军政人物死后多葬于南京以及周边区域,如南京幕府山的丁奉墓、梅花山的孙权墓。

“三国真正的历史在哪?这些就是真三国、真面目。”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留根说,这些文物遗迹将为公众了解三国提供非常好的途径。

目前,张昭家族墓的野外发掘工作已结束,考古人员正在有序推进文物修复和资料整理工作。(记者蒋芳、邱冰清)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