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怀化一女“托尼”晓华凭借一己之力带火了一座城,拉动怀化消费1.2亿元。
而她火爆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听得懂顾客话。
对于顾客的“稍微修一点”的需求都能理解的很到位,表达的很精准。
不少人评论说,这比那些带着耳麦的“总监”们强太多了,让你笑着走出理发店。
说句实话,作为一个比较社恐的人,其实我还挺害怕进理发店的,先不论剪得好看不好看,光推做发型、染色就让人很头疼。
不过今天想跟大家聊的不是理发这件事,而是“听得懂话”的这四个字的含金量,尤其是在教育孩子上。
01
有人说,想要教育好孩子,陪伴是标配,倾听是高配。
很多时候,父母觉得孩子不爱听自己说话,喜欢跟自己唱反调。
有时候问题不一定在孩子身上。
有个网友分享过自己的一个故事,她说:“我的妈妈听不懂人话。”
放学路上,我妈问我吃排骨还是红烧肉。
我说排骨,因为真的不喜欢吃油腻的东西。
过了一会,我妈又问:“等会你吃排骨还是红烧肉。”
我以为她没听见,我又加大音量回答:“吃排骨。”
到家后,她又来问:“吃红烧肉吧,红烧肉好吃。”
当时就觉得特别无语,只能大声说:“我说了吃排骨。”
她还把我骂了一顿,说我挑食,跟她讲话很凶,不尊重她。
结果,晚上桌上还是吃的红烧肉。
这不就跟进理发店一样,你说剪到齐肩就行,理发师给你修到齐下巴。
孩子说想吃排骨,你非觉得吃红烧肉好。
有时候父母不擅长倾听,也是造成亲子关系不好,孩子难以沟通的原因之一。
02
倾听不是单纯的听,而是要听得懂话。
倾听有三个层次,看看自己平时和孩子沟通是什么层次。
层次1:漫不关心的倾听
孩子和你说话时,你的眼睛是不是没有从手机上挪开?
或是依然处理着手里的工作。
敷衍的回答着孩子:“嗯”。
但是没有用心的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和需求。
有时候孩子总是向我提问:“妈妈,你说对不对。”
我回答:“嗯”
孩子还是不开心,她觉得我是在敷衍她,我必须要明确回答“对”或是“不对”。
所以,如果我们经常敷衍的去回答孩子。
在孩子听来觉得自己不被重视,父母不会和他探讨解决办法,也不能给他情绪共鸣。
有些家长甚至张嘴就是批评。
慢慢的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和父母聊天,有事情自己闷着。
因为很多父母只顾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不会耐心听孩子说。
甚至喜欢命令、威胁、讲大道理……
层次2:选择性的倾听
有次接孩子放学路上,碰到一个小男孩正手舞足蹈的跟妈妈分享自己的画画作品。
“妈妈,你看我这个配色好看吗?”
孩子妈妈淡淡的说了句:“你要是写作业有这么积极就好了。”
孩子又说:“妈妈,你觉得我这个作品好看吗?”
妈妈说:“走快点,回家还要写作业。”
肉眼可见的,孩子情绪低落下来,低着头跟在妈妈后面走。
再也没有了一开始的兴高采烈。
父母和孩子沟通时,可能有选择性的去听自己感兴趣或者自己觉得重要的信息。
自动忽略掉孩子说的一些信息,看似和孩子在沟通。
其实驴头不对马嘴。
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给了孩子回应,但其实回应的只是自己的想法。
并没有去感受孩子的想法。
层次3:积极有效的倾听
这个层次的倾听要满足四要素:注意力、共情、开放和一致。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如晓华倾听客户的需求,专注的听顾客说,用心去感受顾客需求,并剪出适合顾客的发型。
顾客的需求是第一位,而不是自己的一些需求。
注意力要求我们和孩子沟通时,要做到全身心倾听。
比如眼睛从手机上离开,和孩子对视,把身体调整一下方向,面向孩子,耐心的听孩子表达完。
如果当时确实很忙,可以跟孩子说:“宝宝,妈妈知道你现在有话跟妈妈说,等我5分钟处理一下手中的事情,我可以专心听你说。”
共情则是需要父母去理解孩子话别后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就像那个分享自己画作的小男孩,如果他的妈妈这样跟他共情:“这幅画你用了XX颜色,确实挺不错的,你应该也很满意吧。”他肯定会愿意分享更多。
开放性则是告诉我们,不要随便评价孩子,允许孩子的各种状态,也不要着急去评价孩子做的好不好,说的对不对。
一致性,则是告诉我们,应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目标,和孩子一起去解决问题。
比如:“无论你遇到什么问题,你都可以和爸爸妈妈说,我们一起想办法。”
只有积极有效的倾听,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被看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曾说:“深深的理解,是一个人能给予另一个人最珍贵的礼物。”
“人民理发师”的走红,也说明更多的人愿意被“倾听”。
孩子也不例外,能被父母倾听的孩子是幸运的,而能“听得懂话”的父母是智慧的。
让我们一起做“听得懂话”的父母,孩子可以“不听话”,但一定会愿意跟我们说话。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