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之前的波澜壮阔中,中国涌现出了无数的顶尖人才,这其中有后来共和国的一批开国领袖和军事将领,而败亡的国民党中其实也颇有一些能力出众的人,他们本身也是那个时代闪耀的人物,但却因为站在了错误的一方而逐渐被历史遗忘。

而在蒋介石手下,名气最大的八位虎将,其实也就是从黄埔军校毕业的八位嫡系将领,他们早年间都是政府内部最高层的风云人物,但后来由于派系争斗、时局变化、败逃台湾而各自落得了不同的下场。

在这“八大金刚”中,只有一人不曾追随老蒋去往台湾,此人是谁呢?他后来的境地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自古以来就极为看重师生关系,尤其是在官场中,这是一条相当牢固的纽带,所以在1924年,原本被任命为副校长的蒋介石几经折腾孙中山先生,才终于得到了黄埔军校校长的身份,这一看似简单实则影响深远的任命,也是他后来能够统一北方的重要原因。

因为在这所学校里,走出了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一批精英,无论国共两党的骨干都有一大部分曾在这里受训,对于蒋介石而言,黄埔军校是他最大的人才库,也是他最信任的团体,所以才会有“黄埔嫡系”的说法。

八大金刚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何应钦,他的地位和资历都最高,他与老蒋是同龄人,在日本的振武学校还曾和蒋介石是同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应钦早年间加入同盟会,也曾参加爱国主义运动,后来在1924年被蒋介石邀请加入黄埔军校担任副总教官,北伐战争后蒋介石公开背叛革命,正是何应钦麾下的东路26军动手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上海四一二惨案”。

但到了1927年,汪精卫、李宗仁、白崇禧等人通电反蒋,何应钦误以为蒋介石必败,在大会上一言不发,令蒋介石极为震撼,也为他后来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不过出于何应钦的能力,他在与蒋介石和解后,很快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期,历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国军前线总指挥等高级职务,成为了蒋介石之下的第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1945年抗战结束后,何应钦很快受到内部排挤,最大的两个官职都被人顶替,他自己也被派往美国,远离了权力中枢,由此一蹶不振,后来随着国民党的败退,何应钦辞职后从香港逃往台湾。

在台湾,蒋介石组织起了新的政府,但何应钦却再也没有得到重用,不过他一口气活到了97岁的高龄才因中风而去世。

而与何应钦地位相当的,则是陈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诚出身浙江青田,是蒋介石的老乡,后来又通过引荐加入黄埔军校担任了教育副官,有这么两层关心,他自然成了蒋介石的亲信,凭借着在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中一些出色的表现,被任命为十八军军长。

在国民党政府内部,陈诚很快拉起了自己的山头“土木系”,长期以来都与何应钦的派系针锋相对,他可谓是蒋介石的宠臣,在战场上无论输赢几乎都会得到嘉奖,而先进的武器装备也是有求必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到了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陈诚叫嚣着“三个月内消灭共军”,却在东北的一系列战役中被打得全面崩溃,在他的领导下,主动进攻的国军一年内竟然被解放军消灭了百万余人,引起了公愤,有人甚至提出“杀陈诚以谢国人。”

到了兵败如山倒的时候,陈诚便也随蒋介石逃往了台湾,仍然备受重用,而他也竭力展现了自己的政治能力,将当时台湾的动荡局面稳定了下来。

不过陈诚却没有何应钦那么好的身体,在1965年便因肝癌去世了,他的葬礼在蒋介石亲自献花下,按照国民党最高级别来举办,也可谓极尽哀荣了。

另外四人则分别是顾祝同钱大钧、蒋鼎文、刘峙和陈继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祝同是江苏涟水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来进入黄埔担任战术教官,北伐战争结束后就一直在中央政府内工作,最高职务做到了国民党四大中央执委、江苏省政府主席。

他一生中所广为人知的便是西安事变之后漂亮地将张学良、杨虎城的部队瓦解改组,很好地卸去了他们的权力并收归己用,但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一手主持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名声直接臭遍了全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开始后,顾祝同被任命为西南军政长官,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他指挥的军队在解放军面前一触即溃,随着大西南的解放,他也张皇地逃往了台湾,在岛上他再也不曾受到重用,所担任的都是毫无实权的虚职,最终于1987年病逝。

剩下几位便有些不值一提了,江西吉安的刘峙在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时期表现其实相当不错,被称为常胜将军。

但后来或许是一心敛财,战斗力急剧下滑,抗战时只知道逃跑,被称为“长腿将军”,解放战争时他其实已经没什么兵权了,但战败的黑锅却被扣到了他的头上,又被称为“蠢猪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刘峙一开始并没有去台湾,而是逃到了印度尼西亚,后来何应钦等同僚为他求情,蒋介石才允许他回到台湾,他的晚年十分凄凉,1971年在贫困交加中去世。

蒋鼎文是浙江诸暨人,武昌起义时便投笔从戎,后来还担任了中山先生大元帅府的副官,军事素质较高,征讨陈炯明、北伐、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等一系列战争中的表现都十分出色,不仅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也是何应钦的“四大金刚”。

但在1944年抗日期间,蒋鼎文领导的“豫湘桂战役”中,他以数倍于敌人的兵力却惨遭弥天大败,丢掉了40座城池、二十万部队,自此引咎辞职,基本退出了军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后蒋鼎文选择了经商的道路,而且把生意做得相当不错,平日里十分享受,带着一家人周游全国,1974年病逝于台湾。

出身江苏吴县的钱大钧则颇具特色,他的一生和他的姓氏一般,极度爱钱,此人也是从北伐战争时期一路追随蒋介石走来,在军事才能上并不突出,虽然打过不少仗,但都是小仗,主要还是从事政治方面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大钧是众所周知国民党高官中最贪财的人,早在1931年武汉发大水的时候,他私吞救灾款,然后污蔑共产党,坚决不救灾,造成了汉口有史以来最大惨案,后来抗日战争结束时,他作为接受员,更是捞的盆满钵满,被人戏称为“钓大钱”。

不过钱大钧没什么城府,所以在逃往台湾后也一直挂着顾问的虚职,没有了实际权力,他转而把重心投向体育事业,倒是为这一领域做出了不少贡献。

最后便是江苏靖江的陈继承,在“八大金刚”里,此人较为平庸,也没有什么突出贡献,最高官至川鄂陕甘边区总司令。

他其实资历也较老,一路走来,大大小小的著名时间基本都有参与,但从未起到过关键作用,唯一算是有名的还是一手制造了“七五惨案”,迫害了许多进步青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国军败退,陈继承也随之去了台湾,同样只剩一个顾问头衔,晚年生活平平无奇,但也算得了个善终。

而有一位将军,他既不贪财、也不好美色,一生自律,在山河倾塌之际全身心想要拯救这个为难的国家,他是黄埔系的骨干将领,曾历任湖南省主席、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等职务,但在蒋介石及余党撤往台湾时,他却选择了留在大陆。

此人便是张文白,张治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0年,张治中出生于安徽巢湖,在后来的“八大金刚”中,他是极少数出身非常贫寒的,小时候勉强读了一些书,后来就只能外出自己谋生存,做过学徒、当过帐房先生、干过警察。

在辛亥革命刚刚爆发之时,张治中便积极参与了反清起义,后来历经护法运动,历任驻粤桂军总部参谋、师参谋长和军校参谋长。

在1924年的时候,他进入黄埔军校,担任军官管团团长,在当时的黄埔,他接触了中共的周恩来、恽代英等人,很快就和他们成为了关系密切的好友,这份友谊持续了他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伐战争中,张治中担任着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长,指挥部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作战的胜利,后来蒋介石决意背叛革命时向共产党挥刀前,处于顾虑,还特意将张治中委派出国到欧美等地进行考察。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前,在西安事变的时候,张治中就站出来主张和平解决,后来更是多次极力促进国共双方紧密合作,为保家卫国共同出力。

他自己也在淞沪会战时作为主要指挥官,拼尽全力和日本侵略者苦战了三个月,消灭了敌军六万多人,给了他们战争以来的首次重大打击,让后面战局的形式为之一变,为抗战的胜利争取了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身为国民党政府高官,一生曾四次直接向蒋介石进谏:

一次是皖南事变后,他几乎要痛斥蒋介石的所作所为,表示应当立即停止这种分裂行为。

二是抗日后内战前夕,他直言反对内战,字里行间都是把人民二字放在首位,让蒋介石体谅百姓之苦。

三则是1948年解放战争后期,张治中力劝蒋介石浪子回头,希望他能缓和与共产党的关系,转头去研究农民、土地等政策。

最后一次已经到了1949年的北平和谈,此时的张治中已经知道蒋介石的固执,但他作为国民党的老人,还是为他写了一篇长文分析当下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著名的“重庆谈判”也是张治中尽力促成的,在重庆时,他把自己的房子让出来给毛主席,还让弟弟亲自带队保护他的安全,后来他做了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的时候,又把以前被关押在新疆的一大批中共骨干成员全部释放回到延安。

在第二次国内战争中,张治中是国民党军高层里唯一一个从来没有和解放军打过仗的人。

在1949年北平谈判后,蒋介石等一批人一边撤退,一边已经准备逃往台湾,但张治中毅然选择了留下来,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蒋经国听说此事后,直言“他太天真了,将来死无葬身之地”,但留下的张治中却一心在继续为和平而奔波,当年年底,他致电新疆方面的国民党余部,最终促成新疆和平解放,功盖千秋。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对这位曾经的国民党人毫无偏见,张治中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致力于促进国家发展和民族团结的事业,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治中是一个典型的爱国主义者,他的思想坚定、精神纯粹,他认同中共的理念,但不愿脱离国民党,既不求财、求名,也不拥护蒋介石,原因其实在于对孙中山先生的忠诚,不想背离他创建的党派。

但他一生为国为民,就像三国中的鲁肃,儒雅、睿智,为了联合双边抗敌而终日奔走,然而张治中将军的目的更远大,正如他被称为“和平将军”一样,他的事业就是中国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