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游乐园玩,看到这样一个孩子,感触万分。

一个奶奶带着一个6岁左右的小女孩在排队玩无动力“海盗船”,一次可以坐8个孩子。

有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推动。

这个女孩排在队伍第一个,本来很开心、很期待。

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一次进去了9个孩子。

结果,尴尬的场景出现了。

这个排第一的小女孩在努力爬上海盗船后发现:没座位了。

她站在那里茫然无措,最终委屈的抹起了眼泪。

在工作人员的安抚下,她最终接受了等待下一趟。

谁知,在外面的奶奶因为这件事非常激动。

一直指着孩子说:“你怎么一点用都没有”。

“你排第一个都抢不到座位。”

“你一点也不晓得给自己争取吗?”

“你怎么那么笨罗,别人都从矮的地方爬上去,你从高的地方爬。”

在奶奶的念叨中,本来情绪已经稳定的孩子再次低下了头啜泣。

并且捂着耳朵试图把奶奶的声音隔绝开来。

但奶奶并没有打算放过孩子,还是一直在说孩子:“没用”之类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一轮下来很快,就2分钟左右。

很快孩子就可以上去玩了,但是开心也就坐上去的那一瞬间。

因为奶奶还是持续的在说:“没用”。

甚至在孩子准备原路下来的时候,奶奶竟来强迫的拽着她。

一边拽一边说:“你这个蠢货,你从中间矮的地方走啊!”

杨绛先生说:“长期指责打压家人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看到此情此景,不禁感叹,奶奶一边溺爱着孩子,一边斥责着孩子“没用”。

不断的指责、不断的唠叨,让孩子游玩的心情荡然无存。

两人离开海盗船后,还在旁边的椅子上僵持了至少20分钟。

在这个奶奶身上,有着太多中国父母的缩影。

这类父母有着一个共性:

“不会正确的引导孩子,习惯打击、指责、贬低孩子,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其实,比起“吃亏”更可怕的,是家人的“指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用指责来表达你的关心

这位奶奶看到孩子“吃亏”,也是怒其不争,替孩子委屈。

但却习惯性的训斥孩子,殊不知这些难听的话,也在狠狠伤害孩子。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语言虐待”。

《人物》杂志曾发起过一次 “不好好说话”的征集,一个晚上便收到近600份,总数超过10万字的反馈。

其中80%的内容提到过家庭之间的语言伤害。

越是亲近的人,越爱不好好说话,且父母是“主力军”。

“我妈说‘生出你就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我爸说‘这点活都干不好,你还会干什么?’”

“就你那个成绩,绝对考不上大学”

“只考这么点分,你怎么这么没用”

明明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张嘴却句句是伤害孩子。

要知道父母的语言可以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的塑造。

父母的嘴里说什么样的话,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

谁在遇到困难时,还期望迎来的是一顿指责;

谁不希望得到帮助和赞美。

如果真的想关心孩子,请把负面的标签变成正面的引导。

孩子希望得到的是:“父母的关心、陪伴和爱。”

数据来源: 1. 微博#中国式不好好说话#话题 2. 知乎「如何应对家人的“语言暴力”」、「如何面对父母的语言暴力」、「父母语言暴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3. 《中国式「不好好说话」实录》文章中所列的43条语录 获取时间:2020年6月1日 注:本图选取总数据中有关语言暴力句式的1958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刀子嘴有时候比刀子更伤人

有位表姐经常说自己在家说话没人愿意听。

相处几次发现,她性格直爽,没有坏心思,对孩子也很上心,但说出去的话总是在拒人千里。

儿子在游乐园玩滑梯时,手脚并用爬到了滑梯管道的上面,自己明明很担心孩子危险。

张口确实:“你爬那么高干什么,小心摔死你。”

老公加班应酬回来,明明都是她在照顾醉酒的他。

张嘴却是:“你还晓得回来,你怎么不醉死在外面。”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写过,语言有时候是一把利刃,会刺痛对方的心,留下一个窟窿。

也许自己不觉得自己的沟通方式是暴力的,但习惯性的伤人语言常让人痛苦。

即便是是出于好心,但留在对方心中却满是伤害。

张爱玲是这样描述自己母亲的,回想起来,脑海中浮现的总是她那张愤怒的脸。

经常被母亲说是:“猪,害人精!”

母亲的刀子嘴,成了张爱玲一生的噩梦。

爱指责的父母总是容易被焦虑控制,满脑子想的都是:“为什么孩子做不到我心目中的样子。”

当父母陷入这种情绪时,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情绪。

父母和孩子就进入了对抗模式,父母拼命想要孩子做什么,孩子则坚决反抗。

最后,陷入破罐子破摔的状态,我就是没有,你拿我一点办法都没有。

父母的语言不但可以诛心,还可以伤人。

经常遭受语言暴力的孩子,根本无法获得自我肯定的能力。

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形成讨好型人格。

刀子伤人会流血,有伤疤,能看见。

刀子嘴却伤人于无形,当孩子再次遇到类似问题时,耳边响起的总是那一句句“没用”的伤人话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话好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

有时候孩子的一些表现确实不尽人意。

父母想帮助却好像没有好办法,最后往往对孩子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

当然父母不可能完全不对孩子发脾气,也没办法永远做到心平气和。

但只要我们有意识的去改正这个问题,好话好说,学会正确的表达自己,孩子受到的伤害就会越少。

当你伤人的话要出口时,多做这3件事。

1、正确识别自己的情绪,做到一致性表达

为什么你的好心总是没有得到好报?

明明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却越来越不喜欢自己。

有一个很明显的原因就是表达不一致,好话不会好好说。

藏在心里的关心通过嘴巴一表达,就成了批评和指责。

当你担心孩子受伤,那就和孩子说:“你从楼梯上上去,不要从这里爬上去,这比较安全。”

想要孩子用更快速的办法上海盗船,就跟孩子说:“你从中间上去,更快一点。”

心口一致,言行合一,孩子就会感受到我们的担心、关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话到嘴边停三秒

如果感觉自己的愤怒值在上升,可以按个暂停键。

很多人说根本不住,不,其实可以控制住的。

比如,当你正在跟孩子发火,突然接到领导的电话,接电话的时候,大多数人的语气会变好。

这就是情绪暂停,当你的恶言恶语到嘴边时,暂停一下,把它换成好言好语说出来。

“死哪去了,现在才回来”——“终于回来了,我担心的都睡不着。”

“把外套穿上,不然冻死你。”——“穿上外套,不然会感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逃离现场

如果你觉得你的气愤已经不是暂停3秒可以解决的了,怎么让自己从愤怒中抽离出去。

试试暂离逃离现场,比如从房间去到客厅,从客厅去到阳台。

当然,逃离不是说不管孩子了。

首先,保证孩子的安全;

其次,不要让你的逃离让孩子产生:“妈妈不要我了”的想法。

可以告诉孩子:“妈妈现在很生气,需要冷静一下,等会等我冷静下来再来沟通。”

跟孩子说清楚暂时离开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的情绪越稳定,孩子的性格越温和,内核越稳定;

如果父母易爆易怒,不会好好说话,孩子也容易情绪化;

还容易陷入沟通的死胡同。

要想教育好孩子,父母先要学会修炼自己,学会从孩子的“差评师”变成孩子“点赞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