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是您失散23年的儿子!”1952年10月平凡的一天,只见一位衣着朴素的农民与广州市委书记面面相觑,随后这位农民蠕动着嘴唇,缓缓说出了这句惊呆众人的话。

市委书记曾志怎么突然多出这么个二十几岁的农民儿子?原来为了革命,她曾忍痛将自己的亲生骨肉都送给了别人。这样一想,眼前这个农民确实有可能是她的儿子,但此时的曾志却将信将疑。

只因现在的她是一个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书记了,许多人得知她正在寻找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后,抱着侥幸的心理前来“攀高枝”。所以处处碰壁的曾志,对现在来相认的人,都持怀疑态度。

那么这个来历不明的陌生男子,会是曾志的儿子吗?如今有着美满家庭的曾志,会如何处理此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曾志和家人

情路坎坷,为革命不顾一切。

曾志的第一任丈夫名叫夏明震,他们的相遇可以说是命中注定。1911年5月2日,曾志出生在湖南省。

在人们印象中,革命人往往出生于贫苦家庭,但曾志的家庭,却是传统的地主官僚家庭。曾志原名曾昭学,父母希望她能像个男孩子一样勤学上进给他取名为昭学。

她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从小勤奋好学,十四岁只身一人前往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求学。在学校中,她对学校保持积极,对革命也同样积极,她的父母也十分支持女儿投身革命。

十六岁曾昭学接受革命思想报名,投身于工农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曾昭学

有意思的是,她在报名表上填写的名字是曾志。一旁的同学见了问她:“昭学,你咋改名字啊?”她微微扬眉说:“谁说女子不如男,我就是要给我们女性争志气!

在当时,父母都会早早地为自己的子女操办婚姻,曾志也不例外。但她决心投身革命,想要解除婚约,她鼓起勇气对父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悔婚。

此时我的脑海里,已经出现了一部大型的家庭伦理剧,但她的母亲却是非常开明的,对待女儿的请求,她表示会出面摆平,这样她才能与夏明震邂逅。

曾志被称为“最美女红军”,自然外形十分出众。与夏明震相遇时,曾志在衡阳农民运动讲义所学习。

图丨曾志

曾志在当时的成员中可谓“一枝独秀”。因为她是当中唯一的女生,再加上打扮时髦,当时她留的是披肩发,追求者自然是很多的,夏明震也很关注她。

当时的曾志还是个十七岁的小女孩,所以两人都没有往爱情方面考虑。而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

当时曾志住在协会的妇女部机关里,夏明震是个小领导,经常领着同志们在此开会。有天会开得太晚了,曾志实在撑不住了,就去自己床上睡觉了。

半夜醒来却发现夏明震躺在自己的旁边。看到这一幕,是个正常人都会被吓到的吧。曾志也不例外,只见她嘴唇微微颤抖,身体蜷缩成一团,怯生生地看着夏明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夏明震

夏明震看到曾志慌乱的样子也慌乱了起来,连忙解释说:“因为开会太晚了,我就没有回去,想着是我们是单纯的同事关系,就直接在你床边呼呼大睡了。对不起,我当时实在是太累了。

听完解释后,曾志表示理解,又安心地睡去。此事足以看出曾志的思想开放,心胸宽广。

正所谓日久生情嘛,经过此事后,他们对彼此的看法发生了变化,慢慢的他们确定了恋爱关系。之后十七岁的曾志便嫁给了二十岁的夏明震。

曾志十分地“怪”。你让她持枪打仗,她完全不在话下。但你让她在家做饭洗衣,她却无从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床

她做出来的饭不是半生不熟,就是难以下咽。她洗个衣服要不就是伤及无辜将手搓出血,要不就是衣服这里没洗干净,那里没洗干净。

这让曾志不断自我怀疑,心情也日渐烦躁,经常对着夏明震发脾气,而夏明震却总是包容着她的小脾气。

好景不长,1928年3月,彬县发生反革命暴乱。暴民们看到同志们就乱砍乱杀,当时夏明震正在彬县,曾志十分担心丈夫的安危,于是马不停蹄地往彬县赶。

远在城外南塔岭的曾志赶了一天的路回来支援,一路血迹斑驳,遍地的尸体。以前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女战士”此时也怯懦了,她不敢看每一具尸体,因为她怕这些尸体中有自己的丈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暴乱

热心人得知曾志在打听自己丈夫的下落时,便告诉她被杀死的干部都在河边,曾志马上朝河边的方向跑去。

没等她走近,她就一眼认出那个双腿伸直,一脚光着,面部发紫的人就是自己的丈夫。夏明震的哥哥夏明翰也在这场暴乱中牺牲了,当时在彬州牺牲的我党人员就有一千多人。

看到眼前的景象,与曾志一起来的同伴们都绷不住了,全部都泣不成声。但她却没有流一滴泪,在找棺材收好遗体送葬的过程中,她表现得都是波澜不惊的。

晚年她回忆时表示自己讨厌哭哭啼啼的送葬仪式,在送葬时她强忍泪水,把伤痛都藏在了心底。她化悲痛为力量,决定跟随朱德、陈毅一同前往井冈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烈士墓地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夏明震牺牲时,曾志怀上了他的孩子,她拖着日渐虚弱的身子同部队赶路。

到达井冈山后不久,曾志就与第七师党代表蔡协民结婚了。当时二人都在师党委办公室工作,日日的相处也使他们之间的感情日渐深厚。而他们都是比较直爽的性格,彼此确定心意后,二人就这样平平淡淡地定下了终身。

也许现在许多人会认为当时曾志的行为是“无缝衔接”。一开始曾志自己也有所顾虑,觉得对不起夏明震,但很快这一想法就消失了。

她认为夫妻生活是次要的,首要的是革命事业和生命,人死不能复生,自己会将他永远留在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蔡协民

带着夏明震的精神,她即使是怀孕也会跟随部队连日行军,说她是“拼命三娘”一点都不为过。怀有身孕前七个月她从未落下任何组织的行动。

直到发现她怀有身孕后,组织将她劝回了后方留守处。身在后方,心却在前线,虽然她无法直接作战,但她也会力所能及地协助战友完成任务。

直到1928年11月,坚强的曾志终于扛不住了。同志们也发现了她快要生了,就将她安顿下来等待着新生命的降临。

果然没过几天曾志就出现了分娩的前兆,但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她难产了,足足花了三天,才从鬼门关侥幸逃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后方的女红军

此时她的身体十分虚弱,在毛大嫂和赖凤娥的悉心照料下,她的身体才慢慢好转。一心想着革命的她,实在是无法抽出时间抚养孩子,也无法保证孩子的安全。

于是她决定将孩子交给连长石礼保和其爱人赖凤娥抚养。赖凤娥也表示会好好抚养这个孩子,石礼保还给这个孩子取了个名字叫石来发。

起初,他们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十分温馨。在石来发七岁时,养父参加红军被捕后,直接被活活打死。

丈夫死后,赖凤娥仿佛天都塌了,整天郁郁寡欢,不久便随丈夫一起去了。石来发的外婆把他接到身边,一老一小只能靠讨饭谋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曾志和蔡协民

抛下孩子,革命后寻亲。

1931年11月,曾志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长得十分壮实。这本来是值得开心的事,但曾志却忧心忡忡。她根本没有时间带孩子,所以她写信给母亲说自己可能又要把孩子送人了。

母亲坚决不同意,让她将孩子送回来交给自己抚养。但她又做了一件十分“绝情”的事。因为当时党内缺乏经费,她将孩子送给了一位叫叶延环的中医,并收下了对方给的100块大洋。

她将这些钱交给组织应急,亲手将自己的骨肉送给他人,她的内心是十分悲痛的。更令她伤心的是,这个可怜的孩子在被抱走半个月后染上了天花夭折了。

第三个孩子在丈夫蔡协民牺牲后不久出生了,但她依然没有能力抚养这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由于工作需要,曾志与陶铸假扮夫妻。说是假扮的,但陶铸当真了。他一直为曾志母子俩忙前忙后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渐渐地,曾志的心扉向陶铸敞开,他们俩假戏真做了。

经过这么多困难的磨练,谁能想到此时的曾志也才23岁啊。了解曾志背后故事的人都心疼她。陶铸将她从苦难中解救了出来,坚强的曾志决定擦干泪水再度出发。

1941年4月,陶铸和曾志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也是曾志的第四个孩子陶斯亮。可以说陶斯亮是曾志四个孩子中最幸运的一个了。但这也不代表年幼的她会从此拥有父爱和母爱。

在她出生后不久,曾志不想孩子跟着自己受罪,将孩子托付给了延安保育院的杨顺卿抚养。她表示革命比家庭更重要,只有革命胜利了,中国人民才会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曾志与陶铸

为什么上文会说陶斯亮是四个孩子中最幸福的呢?因为她只是暂时被送人,抗战胜利后也就是四年后,她又重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新中国成立后,陶铸先后担任中共华南分局书记等要职。

虽然革命结束了,但曾志丝毫没有要放松的节奏,她先后担任了中南局工业部副部长,广州市委书记等职。一家三口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过上了安定生活后的曾志果断寻亲,她要找回被自己送出去的孩子们。丈夫陶铸也十分支持她,她就托人帮忙寻找自己送出去的两个孩子,想争取早日一家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曾志一家

亲人重逢,两眼泪汪汪。

1950年,她找到了自己的小儿子曾春华。看到他的模样,一向坚强的她流下了眼泪。

曾春华是被一个寡妇收养,没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身体也没能健健康康的。在四岁时就患上了淋巴腺结核病。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他的个子也没有同龄人高。

初见曾春华时,曾志以为十七岁的他只有十岁。因为生了重病做了手术,所以他落下了终身残疾。对此曾志十分愧疚,认为是自己害了这个孩子。

大儿子石来发,也就是曾志与夏明震的孩子,由于和母亲分开的时间最长,所以最不容易被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曾春华被找到后两年,在柳辛林的帮助下,她得知了大儿子石敢发的下落,大儿子现在是一个普通农民。

同年十月,大儿子在柳辛林的劝说下坐上了开往广州的火车。这也是他第一次坐火车,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是那样新奇。

到达目的地后,他怀着激动的兴趣,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母亲。他起初站在远处默默观察着这个打扮知性的女人,再看看自己。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她的孩子,甚至想要临阵脱逃,不过理性战胜了冲动。他鼓起勇气走到曾志面前,说出了那句“妈,我是你失散23年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志愣住了,因为当时负责寻找孩子的工作人员,为了给曾志一个惊喜,并没有将石来发前来广州认亲的消息告知曾志。

等她反应过来后,仔细端详眼前的这位农民,发现他与亡夫夏明震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她确信这就是自己的孩子。

曾志流下眼泪,将最温暖的拥抱给了自己最亏欠的孩子。为了弥补他,曾志提出让他来广州与自己一起生活。

但大儿子石来发却拒绝了。他说家里还有外婆,是外婆辛辛苦苦将自己养大,他要回家为外婆养老送终。

曾志见此很是欣慰,尊重他自己的选择,只提了一个要求——将名字改为蔡石红。

回到家乡后的他,同从前一样勤勤恳恳的劳作。并没有因为认了个当书记的妈妈就“飘了。用自己的努力养活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曾志晚年

结束

有人认为曾志从未对家庭负责,对子女更是亏欠太多。但我认为她是伟大的,没人愿意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想必当时她自己的内心也是无比地纠结和无奈。

有人为她的行为点赞,并说:“那个年代革命者的无私精神是现代人无法理解和比及的。”这是对当时为了新中国无私奉献的烈士们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曾志的肯定。

作为一位母亲也许她的行为是无比自私和绝情的,因此有人认为她是位不负责任的母亲,不合格的母亲。

但对于中国的革命历程来说,她确是位无私的革命人,“舍小家为大家”正是她一切行为的最好说明。不可否认,她为我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红军老战士曾志纪念碑

一句话总结:曾志是一位坚定且优秀的革命者,但她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对待这些伟大的革命者,我们应该始终保持着敬佩之情。

在当时的革命环境,也许曾志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吧。对待历史,我们也要始终保持客观的态度,不应盲目肯定或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