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正式代表溥仪签署《退位诏书》。至此,中国结束了数千年的封建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溥仪的生活充满了起起落落。他曾三度称帝。第一次是继承王位; 1917年张勋复辟,溥仪登基数日;最后一次是日本人在东北支持溥仪,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

1959年12月4日,最高法院宣读了特赦末代皇帝、甲级战犯溥仪的通知。此后,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中心10年的溥仪成为第一批被赦免的战犯,重获自由,成为合法的新中国公民。

很多人好奇,溥仪赦免后回京,侍奉溥仪的太监应该叫什么?

溥仪曾写过一本自传回忆录,名为《我的前半生》。据此书记载,溥仪与后宫的太监关系极差。

溥仪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始终受制于隆裕太后等辅臣。溥仪小时候在后宫里无人照顾。有一次他胃不舒服,隆裕太后让他连续40多天喝米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溥仪饿得受不了了,就去找太监吃饭。但是太监们不敢违背隆裕太后的旨意,这让溥仪对太监们怀恨在心。

年纪稍大的溥仪,常常鄙视太监,认为太监是残废,思想恶毒。一件事彻底打破了溥仪和太监。

1923年初夏,紫禁城西北角的仓库发生了一场大火。火灾是天灾还是人祸,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据故宫博物院原副馆长陈曌回忆,建福宫附近的这个仓库收藏了许多乾隆皇帝的宝物。

有一次,溥仪不小心进入了这个仓库,他对身边的人说道:“我一定要仔细计算一下,这个仓库里到底有多少宝物。除了这个仓库,紫禁城内其他庭院和仓库里的宝物已经有多少了。”人偷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仓库突然起火,燃烧了一天一夜,大片的亭台楼阁化作焦土。据清宫内务处粗略统计,这一次大火共烧毁房屋120座,书画1157件,古玩435件,古籍数万册,金佛2665尊。

几天后,阳心殿东边的五一斋窗户又发生火灾。好在发现得早,及时扑灭。连续两场大火让溥仪起了疑心,认为太监们在密谋做错事。

1923年7月16日,溥仪突然下令废除宫内所有太监,让他们立即离开宫廷。

溥仪在《我为何罢黜宦官》一文中写道:“宦官恨我到这种地步,谁敢说以后不能聚众合谋?或者暗杀我?在这种情况,我还是先出手吧,把太监都赶出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太监被驱逐出宫之前,他们收到了遣散费。大太监200元,其他太监只要20元。

当然,溥仪的日子也并不轻松。没几年,他就被赶出了紫禁城。他先是在天津住了一段时间,后移居东北,成为傀儡满洲国的傀儡皇帝。

1945年8月,日本正式投降。溥仪在逃亡中被苏联红军俘虏,辗转回国,在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1959年,溥仪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特赦战犯,久违返回北京,接受安排成为植物园的一名普通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被溥仪驱逐出宫的太监们的日常生活能有保障吗?

大部分太监都是从小就进宫的。除了阿谀奉承的知识外,他们基本没有什么本事,在社会之外很难养活自己。

据有关记载,有的有钱有势的太监(大太监)出宫后,衣食无忧,有的甚至娶妻妾,从别人家养子。

比如张小德,他在京津买了很多豪宅,雇了园丁、厨师、门卫、佣人,继续享受着奢华的生活。

除了这些上位太监之外,大部分都是普通太监。这些太监虽然有一定的积蓄,但因为自身的残疾,无法回老家,在北京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初年,宫中的太监自发以行会的形式成立互助组织,被民间称为“太监养老会”。大多数人有一些积蓄监事会找到了理事会,捐了一些钱,大家住在一起。

从1923年到1949年,这些太监住在北京的各个寺庙。这些寺庙大多集中在海淀区,包括定慧寺、福寿寺、素云寺、兴隆寺等。虽然生活很穷,但也没有流落街头。

还有一群太监害羞的,连养老院都不愿意接受。后来没办法,这些太监都聚集在地安门延吉楼。大家伙们捡起砖头和瓦砾,盖了一些棚子,在乱七八糟的地方住着。之后,大部分太监已经去世,政府会扶持尚未去世的太监。首先,他们被安排在蓝电厂长春桥大院23号,按月发工资。 1957年,太监们集体迁往北长街万寿兴隆寺。

1964年,几名在世的太监从兴隆寺搬到了光华寺。 1996年,随着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廷的逝世,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国太监历史正式落下帷幕。

所以,被溥仪驱逐出宫的太监也分为三六九等。有钱有势的人所到之处,都是香辣可口,穷困潦倒的只能勉强生存。

据溥仪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的回忆,虽然溥仪与太监的关系不好,但在赦免回京后,他从七妹云欢口中得知,被他辞退宫廷的太监现在生活得很辛苦。溥仪听了这话,心里很愧疚,决定去看看这些老太监。

1962年的一天,溥仪和夫人李淑贤去了兴隆寺。溥仪还没进门,就看到门口坐着一个老太监。老太监认出了溥仪,兴奋地喊道:“万岁,你怎么来了?”

其他几人住在里屋里的太监听到声音,向溥仪喊了一声“主万岁”,甚至还准备下跪行礼。

溥仪连忙训斥了想要下跪的太监,连连摆手道:“不能,不能,现在没有皇帝,我们都是平等的同志。”

说完这番话,溥仪很有兴趣参观了大家的生活环境。事实上,溥仪的七妹云欢得到的信息并不准确。进入兴隆寺后,生活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

孙耀廷说,当时他的月薪是35元,其余太监的薪水都比他低,但至少25元。

1960年左右的北京,物价并不高。一斤大米才12美分,一斤猪肉50美分。这群住在兴隆寺的宦官互相照顾,每个月都在旱涝保收。每个人都把工资花在了一起,生活得更舒适了。

溥仪参观兴隆寺后,再次与太监们交谈,鼓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不要给政府带来麻烦,摒弃旧观念。

在兴隆寺逗留了两个多小时后,溥仪带着李淑贤回家了。这个小故事听上去荒诞不羁,但确实是李淑贤亲口讲述的。

溥仪曾被评为“九五”带头人。那个时候,中国处于破败状态,大部分老人还持有旧观念和旧观念。

就连新文化的鼻祖胡适,在接到溥仪的恶作剧电话后,也匆匆赶往紫禁城拜见皇帝。别说这些被封建渣滓毒害得很深的太监,看到溥仪都会叫他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