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春林

【坚持从老人视角、使用者角度出发。】

近日,年过八旬的易大爷分享了一件喜事:家门口的地下通道新装上了扶手,他日常出行“方便多了,安全多了”。此前,长江北路上多处地下通道,由于设计与施工缺失,像易大爷这样的因年迈行动不便者,简单地过个马路,不得不绕行他处,多花数十分钟。

这是一件令人开心的喜事。从小了说,扶手快速安装到位是解决了易大爷的出行“尴尬”;从大处看,这就是“幸福株洲”的具象化。这一次,笔者要为市住建部门点个大大的赞。他们看到报道后,没有回避、没有敷衍,而是直接联系天元区住建等部门,对接设计施工单位,对地下通道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城市设施是“硬件”,也关乎“软环境”,更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之一,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占总人口的21.1%。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下,加强公共环境“适老”设施建设与改造显得愈发重要。

事实上,完善这些“适老”设施的投入不一定需要很多,工程也不宏大,但完善后却能切切实实解决老人生活上的“痛点”,提升老人的幸福感、安全感。

为了不让易大爷的尴尬事再出现,建议有关部门在城市规划、建设、改造之初就做好必要的调研,了解老人诉求,让过去关注度不高的“适老”元素,在今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中变为“标配”。

同时,在配套“适老”设施时,坚持从老人视角、使用者角度出发,尽可能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提供方便,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让城市文明更加温暖你我。

编辑:青琪

二审:胡文洁

三审:唐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