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慢特病并不是一个医学上的专有名词,而是一个医疗保障层面的概念,指的是那些符合规定的大病、慢性病,在门诊治疗时也可以按照住院情况进行报销的医疗项目。在这之前,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年龄结构也不同,医保筹资金额和医疗保障待遇是不一样的。所以各地可以报销的慢特病病种也不同,而且一些地方由于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等因素还有一些地方病,一些疾病的患病人数和概率也相差比较大,纳入的病种会有一些不同。

由于各地医保存在差异,门诊慢特病的称谓和具体病种目录并不统一,但它们都旨在减轻患者因长期治疗而产生的经济负担。门诊慢特病的病种范围广泛,涵盖了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通常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有些甚至尚未完全被确认。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门诊慢特病病种:这些疾病基本上各地都纳入了医保报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需有心、脑、肾、眼并发症之一)、冠心病(冠脉狭窄75%以上)、心肌梗塞、慢性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脑卒中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级以上)、肺纤维化、结核病(肺结核、肺外结核等)、支气管哮喘。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克罗恩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等。这些疾病需要患者长期服用药物或接受其他治疗,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帕金森及帕金森综合征、运动神经元病、癫痫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患者的运动、感觉或认知功能受损,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还包括恶性肿瘤(非放化疗期)、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这些疾病的治疗费用高昂,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的门诊慢特病病种目录并不一样,也不会一成不变,基本上会根据医疗患病情况和医保统筹基金的运行情况适当增加或者减少慢特病的种类。因此,患者如果想了解某个病是否在门诊慢特病目录内,是否符合认定标准,可以咨询当地医保经办机构。患者需要准备与申请病种相关的病历资料、检查检验报告或疾病诊断证明书,以及社会保障卡和身份证原件。这些材料将用于核实患者的身份信息和病情。
患者需要填写《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申请表》或类似表格。这些表格通常由医保经办机构提供,患者需要在表格中填写个人信息、所患疾病、治疗情况等。现在很多地方都将认定审批的资格交给了医院,在医院有专门办理的地方。患者需要到二级以上综合性或专科医院,由相关专业的主治以上职称医师填写病种诊断,并经医院的医保办审核盖章。这一步骤是确保患者病情符合门诊慢特病认定标准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保经办机构会对患者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在医保系统进行登记慢特病的信息,在就医的时候只要提供相关的社会保障卡或者医保电子凭证就能直接在窗口结算了。为了进一步提高门诊慢特病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今年多地的医保局对门诊慢特病的报销比例进行了调整。对于符合规定的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医保基金的报销比例有所提高。这意味着患者个人需要承担的费用将相应减少,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为了保障门诊慢特病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医疗资源和服务,医保部门还提高了门诊慢特病的报销限额,就是封顶线提高了。为了方便患者异地就医和报销,国家医保局还推出了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服务。这一服务使得患者可以在备案地的联网医疗机构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费用,享受相应的医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