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屈辱历史,天朝大国竟然打不过远道而来的数万英国军队。整个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在英军的坚船利炮下,无不溃败,几无还手之力。闽、粤、苏、浙等地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然而有一个地方,不仅在和英军的交锋中屡次获胜,大挫其锐气,还没有付出一兵一卒的代价,这个地方就是台湾。这场战斗在正史里着墨甚少,却是清军极少数获得全胜的战斗,不该为后人所遗忘。
当英国远征军出现在广州外海,挑起武力冲突后,沿海各地都进入了备战状态,台湾自然也不例外。时任台湾兵备道的姚莹和总兵达洪阿,组织台湾军民加固炮台,招募乡勇,做好了迎击英军的准备。
1841年9月,一艘名为“纳尔布达”号的英军船只出现在基隆外海,并炮击清军的炮台。29日,姚莹和达洪阿两位清军将领,下令施放六千斤和八千斤大炮,将英舰桅杆打退。
受伤的“纳尔布达”号退出港口,却遭到巨浪的袭击,撞碎在礁石上。船上的英军士兵和随从人员漂到岸上,被清军击毙33人,俘虏133人,剩下的都葬身鱼腹。
无独有偶,1842年3月,又一艘名为“安妮号”的英军船只,再次出现在淡水港附近。清军采用同样的办法,将船上的英军消灭,俘获近60名英军和随从。在抗英斗争,到处失利的情况下,台湾两战皆捷,一时间颇为振奋人心。
姚莹作为当时台湾最高的军政长官功不可没,在他的领导下,英军在台湾近海与我国的多次冲突均以失败告终,他也因为英勇的领导和铁血的斗志深受台湾民众爱戴,让英国侵略者在台湾没有讨得半分便宜。
然而,一己之力终究有限,难以扶大厦于将倾,人心之衰败更没有公道可言。鸦片战争失败后,清廷的投降派占了上风,居然惩办姚莹、达洪阿等抗英将领。
原因是英国对“纳尔布达”号和“安妮”号在台湾的损失极为恼火,其签约特使璞鼎查要求清廷惩办姚莹、达洪阿等台湾抗英将领,诬蔑姚莹、达洪阿“冒功”,“枉杀”其两船上“难民”,想让清廷以命换命,甚至不惜用重开战事来威胁道光皇帝。
根据英军的说法,该两船都是遭遇风暴,不慎飘流到台湾近海的,应该属于非战斗船只,不能予以攻击。但从姚莹缴获的武器和物资来看,事实并非如此。
这两艘船至少是担负后勤运输任务的。即使是在陆上战斗,截杀敌方粮道也是常用手段,更何况他们是自己来到台湾的,没人请他们来。船上还有很多全副武装的士兵,不是侵略军,又是什么?姚莹对其进行打击的决策根本没有任何错误。
可英方的颠倒黑白尚不难理解,令人心寒的是,清廷的投降派重臣耆英、穆彰阿等纷纷附和。事实上,在沿海各省都战败的情况下,姚莹和达洪阿的胜利,更凸显了其他清军的无能,当然会让各省督抚和将领感到十分难受。
道光皇帝虽然体恤姚莹等人的忠肝义胆,然而,却不愿看要快要平息的战火再度燃烧,软弱而腐朽清廷最终迫于英方的压力,以“欺君冒功“罪名,将两人革职查办,并从台湾押解回京下狱。
然而,姚莹的遭遇引起了朝廷内外部分忠志之士的愤慨,两人的声望日益增加,在押解回京的途中,每到一处总有官员、文人、名士置酒宴请或赋诗相赠,抵京后,更有公卿大臣迎候。
他们在京羁押期间,包括曾国藩在内的朝臣奔走活动,为之呼告,使其免于一死。姚莹出狱后被发配西藏任职,高原苦寒,一路上受尽磨难,但是事业已成,夫复何憾。
鸦片战争是先进的工业国对保守自闭的农业国的全面胜利,两个国家在各个方面的差距,都开始暴露出来。清朝的落后,再加上腐朽的官场,已经决定了战争的失败结局难以扭转。
然而即使如此,少数优秀的清军将领仍然能够赢得局部的胜利,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台湾军民抗击英军的斗争也应该在青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清史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