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现在的中国跟之前的日本有点像,都是被美国打压出口后经济回落,随后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几十年GDP增速下降,同时伴随着老龄化和年轻人不结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我觉得,之后的房价变化,有三个明显变化。
第一个变化,房地产税出台,房价两极分化加大,很多人口流出城市的房子可能会变成负资产。
何为负资产,就是白送都不要,必须要给人钱才能送出去那种。
日本有20%的土地都是所有者不明的土地,就是说20%的土地都无人认领。几乎意味着有20%的房子,白送都没人要。
这是因为,在日本有房地产税。把每年要交给政府的房地产税和管理费算上后,比每年能收到的租金还要少,妥妥的负资产。如果要把这种房子送人,是需要倒贴钱的。
在《负动产时代》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1991年,在房价巅峰期,一位日本人花1300万日元买下了静冈县伊豆半岛一块300平米的丘陵。从这块地可以直接望见富士山。
后来别墅没有盖成。26年后的2017年,他以10万日元转手了这块地,仅为买价的1/130。同时,他还向中介缴纳了21万日元的手续费和广告费。也就是说,卖掉这块地的所得是-11万日元。
这笔买卖巨亏,却让这位78岁的老人松了一口气。因为如果不卖掉,资产并不会升值,而且每年需缴纳4.6万日元的别墅用地管理费及和7000日元的固定资产税。
中国之后一定会推出房地产税,这是目前政府潜在的最后一个弥补财政亏空的办法。等房地产税推出后,像之前很火的鹤岗几万块钱的房子,很可能要变成倒贴钱才能出手。
第二个变化,面积小的房子升值空间空间更大。
年轻人越来越倾向追求小面积房子,这个很容易解释,因为不结婚了,宁可自己一个人过的变得更多了。在日本,低于50平米的房子涨幅是高于100平米房子涨幅的2.6倍。
中国也一样,现在离婚的人比结婚的人还要多,30岁以上没结婚的人比比皆是,相信爱情的人越来越少。
第三个变化,距离地铁站越近的房子升值空间越大。
在日本,能走路五分钟内到的地方房价涨幅竟然是不能走路需要靠巴士转车的地方的四倍之多。这个涨幅差距可能是所有项目里面差异最大的,从房子靠近车站的距离来看,日本年轻人更不愿意走路了。
不得不说,全世界的年轻人都一样,越来越懒了。中国的年轻人现在也不愿意走路,现在外卖这么火,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未来我们应该投资什么房子呢?
第一,要买人口流入,能租出去的。租不出去的,白送都不要,之后要交税的。
第二,要买面积小的,之后买改善和学区房的人会越来越少。都是单身,家庭都没有了,要什么学区房,又改善给谁用?
第三,要买离地铁站近的。现在的年轻人懒得要死,多走几步路,晒一点太阳简直就是要他们的命。(纯吐槽,我也是年轻人,大家别喷我)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前提,不管是什么房子,等房价触底之后再买,别现在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