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葵花烂盘的原因及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葵花烂盘主要是由菌核病引起。菌核病在我国向日葵主产区发病率较高,一般在 10%—20%,雨水多年份发病率可达 50% 左右。这种病害严重影响了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

菌核病有根腐型和花腐型等危害类型。根腐型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苗期染病时幼芽和胚根生水浸状褐色斑,扩展后腐烂,幼苗不能出土或虽能出土,但随病斑扩展萎蔫而死。成株期染病,根或茎基部产生褐色病斑,逐渐扩展到根的其它部位和茎,后向上或左右扩展,长可达 1 米,有同心轮纹,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菌丝和鼠粪状菌核,重病株萎蔫枯死,组织腐朽易断,内部有黑色菌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腐型在向日葵开花后经常在花盘背后即花托部位出现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逐渐扩大到全花盘,使其组织变软,腐解。潮湿时病部出现白色菌丝,后形成黑色菌核。同时病部还可蔓延到花盘正面,菌丝密生于籽实间,形成 “井” 形黑色菌核网覆盖花盘。后期由于组织腐烂,整个花盘落地或仅籽粒落地,花托只残存丝状维管束及其残余。

二、防治措施

(一)分期适时早收

适时早收是减少烂盘损失的有效办法。适时早收的标准为:在花盘背面变黄褐色,植株茎秆为黄,大部分叶片枯黄脱落;托叶变褐色,舌状花冠落,管状花枯败,籽粒变硬,重现本品种的特点时即为收获期。实验证实,向日葵通常成熟时收获仅损失 1.4%,而延迟 5 天收获损失 5.4%,延迟 15 天收获损失 6.1%,延迟 25 天收获损失 12.3%。所以分期适时早收,既能减少向日葵的损失,又能避免烂盘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清理田间病株

在向日葵生育期,如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销毁或深埋土中。收获后,要将葵田内的病残组织,尤其是遗留地面的烂盘集中清理出田外销毁。决不能用葵盘等残体沤肥,以防菌核传播。

(三)拣拾烂盘

收获后,有条件的农户应组织人力拣拾烂盘,集中田外销毁深埋。这是减少菌源的重要措施,可有效降低来年菌核病的发生几率。

(四)深翻土壤

导致向日葵出现烂盘的病害菌核,在 7 - 10 厘米的土壤深度以下活性会大大降低,菌核很难萌发或不萌发。而且在 10 厘米以下的土壤环境属于厌氧环境,还能够加速菌核的腐烂。所以在上茬向日葵采收后,下茬向日葵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深度应不低于 20 厘米为宜,可有效节制菌核明年萌发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可选用多种药剂。葵花烂盘用什么药防治用速克灵、乙烯菌核利或菌核净,稀释 500 倍,在向日葵开花结束时和开花结束后 10 天两次喷药效果好,一次用药为 1.5 公斤 / 公顷,喷在花盘的正面和背面。此外,田间发现茎基部和花盘发病时,可及时采用 50% 腐霉利可湿性粉 1500 - 2000 倍、56% 嘧菌酯・百菌清可湿性粉 800 倍、70% 甲基硫菌灵 1000 倍、60% 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 1000 倍喷雾,重点喷洒茎基部和花盘。在发病初期,还可用腐霉利药液或菌核净药液灌根,间隔 7 - 10 天后再灌一次。对发生重发生的地块,在初花期选用腐霉利、多菌灵、肟菌・戊唑醇喷雾也具有较好效果。防治菌核病还可选用异菌脲、戊菌隆、腐霉利、氟吡菌胺、噻菌灵、福美双、寡雄腐霉等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