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其实不只是穿衣,发型也对人的整体形象和气质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最近有个理发师火了,全国各地的人都赶去让她理发,就是因为这个理发师“听得懂顾客的话”,能理出顾客想要的发型

不过说到理发,在民间也是有不少讲究的,而老话说得好,“头发四不剪,剪了难顺心”。在咱们传统习俗里,有四个时间那是最好别去动剪刀剪头发的,这里面到底藏着啥讲究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首先,是丧事期间不理发。这个是自古就有的传统习俗了,在过去对孝道十分的重视,父母去世的话是要守孝三年的,不只是老百姓如此,就连达官贵人等也要遵守的。而在守孝期间是有很多事情不能做的,比如理发也不宜。

因为当老人去世了,这时候大家都是沉浸在悲痛之中,哪有心思去管头发长短啊。而且从传统观念来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即生命是父母给的,头发是身上的附属品,但也是父母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守孝期间要遵循各种规矩礼仪,剪发可能被视为对逝者的不尊重或者不遵循孝道。这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和传统习俗上的约束,让人们在特定时期保持一种肃穆和敬重。

其次,是吃饱了后不能立即就去理发。

这个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老祖宗传下来一句忠告:“饿不洗澡,饱不剃头”,这民间俗语好多人都听过,说都是在饿的时候不能洗澡,会越洗越饿的,而在吃饱了后不能剃头,指的就是今天的理发了。

为啥饱餐后不剪发呢?刚吃完饭,大量血液都集中到肠胃去消化食物了,这时候脑袋供血相对就少一些。要是去剪发,特别是长时间坐着不动,可能会觉得脑袋晕乎乎的,然后可能就会打瞌睡等。

而理发也是比较危险的,是不能乱动的,常常要固定一个姿势不动,不然就会影响理发效果,甚至会伤到自己。因此,从健康和安全的角度看,确实有那么点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是在某些特定日子不能剪发,这个在民间也有不少说法。比如在我国广泛流传的一种说法,那就是正月份忌讳理发,这还跟“正月理发死舅舅”的传言有关。

其实这是一种误传,原本是“思旧”,后来传着传着就变味了。不过不管怎样,这种习俗在很多地方还是流传下来了。

另外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不能理发,有些地方七月半也不宜理发,而农历二月二则被认为是理发的好日子,叫“龙抬头”,这一天理发寓意着鸿运当头,新的一年有好兆头。这些特定日子的讲究,往往和民间传说、祈福辟邪的观念紧密相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个是生病期间不剪发,这可就有点讲究了。有些人认为没有道理,但是实际上还是有些依据的。

因为头发可不只是装饰的作用,它还有保暖的作用,比如我们理发以后,就会感觉头部很冷,尤其是在秋冬季的话,理发后几天都会有点不适宜,就像是有风在吹头部。

而我们在生病的时候身体抵抗力弱,风邪容易入侵。要是在恢复期间把头发剪了,头部少了这层“屏障”,万一不小心着凉了,可能会加重病情或者影响恢复。而且理发还要洗头等,不及时吹干也会着凉感冒等。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病人觉得头发太长难受,或者在温暖、卫生的条件下,适当剪短一些也未尝不可,还是得看个人身体状况和舒适度。

从现代人的视角来看,这些规矩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不能全被束缚住。像丧事期间,如果个人并不在意传统习俗的约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整理头发;饱餐后如果休息好了,想去剪发也不是不行;特定日子不能剪发,更多是一种文化寓意,信则有不信则无;生病期间更是要灵活对待。

在传承这些老规矩、老习俗的时候,咱们可以多思考背后的原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毕竟时代在发展,观念也在更新,既要尊重传统,也不能被传统绑住手脚,这样才能在现代生活里,既顺心顺意,又能传承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