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清军能进山海关有很大一部分是吴三桂的功劳。
虽然早在崇祯年间,清军就曾绕道攻破过济州府,山海关的意义也早以无足轻重。
但是接受吴三桂的这番善意,向中原传出一种友好的信号,这对于满清来说还是极为有益的。
在多尔衮眼里,吴三桂就是满清最友好的汉人盟友。
吴三桂形象
吴三桂后来也是不负“汉奸”之名,先是在一片石战役中大败闯王李自成,后来又在昆明杀害了南明的永历皇帝。
吴三桂也成功地从大明的济王转变成了满清的平西亲王,从镇守山海关的总兵转变成了永镇云贵的三藩之首。
也许根据历史的客观运转,吴三桂会在昆明享尽荣华富贵,紧接着再寿终正寝。
但是历史的车轮并没有眷顾吴三桂,而是在他脸上狠狠地碾了过去。
吴三桂虽说在做人的方面差了一些,但是政治头脑还是比较健全的。
清康熙十二年三月,同为汉人亲王的平南王尚可喜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并且希望自己的儿子尚之信可以继承爵位。
康熙帝仔细地批阅了诏书并且也极为赞成尚可喜的告老还乡。
但在爵位方面却给出了反对的诏书,并且还让尚可喜尽快地解散旧部。
尚可喜剧照
从这方面来看,康熙帝其实早就有了削藩的想法,反对继承权就是大清给这三位汉人亲王削藩的信号。
剩下的两位王爷,吴三桂和耿精忠在听闻康熙的举动后还有些不敢相信。
于是假意上书询问,康熙帝明确地给出了裁撤三藩的批复。
这三位老哥为了荣华富贵都剪成辫子了。在他们眼里,满清这种举措就是卸磨杀驴。
经过南方两藩的一轮谋划,以吴三桂为主的叛军杀死了云南巡抚朱国治,并且自称天下兵马大元帅,打出的旗号正是兴明讨虏。
曾经吴三桂在云南杀的南明永历帝,今日又在云南打响的复明大旗。不得不说也算是极为梦幻的。
蓄发易服,起兵造反。
耿精忠剧照
康熙帝在听闻吴三桂造反后,立马暂停了其他两位藩王的削藩计划,并且在四川、荆州、广西等地驻防,意在将吴三桂困死在西南之地。
虽然康熙帝道高一筹,却不如吴三桂的魔高一丈。生长在大内怎么也比不过沁润了数十年的兵油子。
吴三桂的四面出军使得康熙帝的谋划都成了笑话,吴三桂更是一路从云南打到了湖南。
吴三桂一时之间从者如云,但康熙帝却对满清的统治依然很有自信。
首先康熙帝牢牢把持着富庶的江浙一带,再加上八旗战力虽然在近些年内略有下降,但是还是有不少百战老兵可以争锋一二。
康熙帝
就在此时,南方给康熙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吴三桂在湖南停止了进军,希望能与满清划江而治。
康熙帝自然不会答应这种愚蠢的想法,所以狠狠拒绝了在南方翘首以盼的吴三桂。
可能这次求和打掉了吴三桂为数不多的积极性,联军的内部也因利益问题发生了内讧。
这次的内讧使得联军遭到了极大的削弱,各派系相互征伐令康熙找到了最好的良机。
不久后整个联军就只剩下吴三桂这一支独苗,吴三桂只好由攻转守采取了拖延战术。
但是拖延只能守得了一时,为了提高治下的积极性,吴三桂于衡州称帝,国号大周。
称帝后的周军士气大振,连战连捷将清军打回了广东、广西地区。
正当吴三桂准备下一步的部署时,意外发生了。
多年的战乱让年数已高的吴三桂再也支撑不住了,这位历经两朝的老人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吴三桂于称帝的同年去世,嫡长子吴世璠即位。。
形势已然危急,但吴世璠只感受到了继承皇位的喜悦,却没看到皇位的光芒下隐藏的把把尖刀。
康熙帝在听闻吴三桂死后立马发兵平叛,不消几年便杀进昆明,吴世璠只能率部投降。
这场维持了八年的战乱,最终由吴世璠投降,康熙帝大胜而全面告终。
自古造反都会有理由来拉拢人心,而吴三桂的造反只是为了保证自己与部下的荣华富贵。
所以从格局上看,吴三桂就已经落了下乘。
第二就是吴三桂以“兴明讨虏”为名义,但南明实亡于吴三桂之手,这又怎么能有号召力?
号召力的不足往往就会影响民心和兵源,自封大将军还不如拉拢一个落魄的大明皇族。
其次造反的地点并不占优势,吴三桂所攻占的地方大多贫瘠、
这些地方经受过了满清的大屠杀,人口之凋零、物资之困乏不足以成大事。
吴三桂剧照
失败已是必然,结果何必多论?
格局、号召、物资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还能与大清周旋八年之久。
吴三桂还是蛮厉害的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