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20年,国父孙中山先生跟章太炎先生有过一段对话:“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 当时谈论的是,将来打倒军阀,革命成功了以后,首都应该定在哪里的问题。
孙中山先生的意思是,如果中国想成为世界级的超级强国,把首都设置在新疆的伊犁是最好的,发展要以新疆伊犁为主。万万没想到,100年后的今天,孙中山的设想“成真”了,新疆伊犁虽然没有成为首都,但是作用不亚于首都……
孙中山,何许人也
孙中山,原名孙文,广东人,出生于1866年,他的家庭很普通,家境也很一般,但是他的哥哥孙眉很争气,做生意成功了,家里的环境逐渐好转。一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因为家庭的原因,经常过去澳门,接触到了西方文化。
随着他的大哥孙眉生意越来越好,孙中山去了美国夏威夷州的檀香山,那年他12岁。孙中山接受的教育比较杂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接受西式教育,也算是学贯中西的人物,最后选择当医生,成为澳门第一位华人西医。
孙中山作为知识分子,对于自己的国家是深有体会,他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不医人,要医国”。当时的澳门是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医生的职业在西方人眼中,是高人一等的,但是孙中山放弃了。
一开始,孙中山是改良派,对清政府抱有幻想,后面去到天津,清王朝的腐败,使他思想发生转变,成了民主派,并于1894年在美国的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次年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开始了长达17年的海外流亡生活,先后在英国、东南亚、美国、日本旅居。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革命取得初步的胜利,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孙中山随即回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成了临时大总统;但是清朝小皇帝溥仪还没有退位;最终的结果就是袁世凯成了最后的大赢家。
爱吹牛的“孙大炮”
原来,孙中山跟袁世凯谈判,答应他,如果清帝溥仪退位,袁世凯接受共和,就推举他为中华民国大总统;而孙中山干什么去了呢?他到处演讲,打算实业救国,孙中山的口才一直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呢?人家给他安了一个外号——“孙大炮”。
“大炮”一词,在粤语里面有一句话叫做“车大炮”,意思是吹牛,因为过去孙中山经常借钱干革命,东南亚那边有不少的华商,开始的时候,人家不了解他,而一些想法又比较激进,甚至不现实,加上保皇派的煽风点火,所以才有了“孙大炮”这个外号。
的确,“孙大炮”的一些想法是很不现实,比如1912年转入幕后,要实业救国,他打算修铁路,跟袁世凯说,要修10万英里,在《建国方略》这本书中,有一幅铁路地图,里面的铁路密密麻麻,这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简直是天方夜谭。
《建国方略》中还记载了孙中山跟友人章太炎的谈话内容,他“幻想”有一天革命成功了,国都应该定在哪里?其中就提到了新疆伊犁——“谋大洲则伊犁”,因为伊犁的位置靠近苏俄,可以得到苏俄的帮助,同时也是欧亚大陆的中心,可以成为超级大国。
百年之后,设想成真
当时很多人觉得孙中山不切实际,但是孙中山先生的设想是对的。看看100年后的我们,现在国内的高铁,连青藏高原都可以上去;而当时1920年定都新疆伊犁的想法虽然没有实现,但是一带一路,新疆伊犁是重中之重。
中国的经济要内外循环,沿海地区在进行产业升级,西部成为下一个风口,一带一路中,新疆伊犁的作用不亚于国都,因为中美脱钩以后,欧亚大陆的发展迫在眉睫,广州、上海、深圳等海运起家的城市可能就比不过西部的城市了。
国父孙中山先生的100年前的设想正在变为现实。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方留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