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在武昌掀起的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政体的革命,引起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孙中山以多数票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清帝退位以后,孙中山辞去大总统职位,由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南北两方势力,围绕着定都南京还是北京,展开多次博弈。最后革命党人向北方妥协,首都定为北京。

这一年2月,临时参议院召开会议,商议定都,投票结果大多主张定都北京。到会的孙中山当即反对,因为袁世凯是从北京一步一步发展起来,他在北方的实力雄厚。

孙中山想要定都南京,将袁世凯控制在革命党人的视线下。在参议院中,革命党人占多数,孙中山原以为定都南京并无多大异议,但结果却让他非常恼火。原因在于,革命党内部出现分歧,多数人认为定都南京,北方的帝党容易死灰复燃,而且首都离蒙古、东三省太远,列强正对这些地区虎视眈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孙中山强烈反对,参议院决定第二天进行复议。孙中山加紧派人疏通议员,同时向各界宣传定都这件事。

黄兴作为中华民国创建者之一,对孙中山的决议表达了强力支持,他严厉驳斥了定都北京的论调。第二天,总统府秘书吴玉章将孙中山亲自拟定的复议咨文送到参议院,由于孙中山革命20年的经历,在民众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所以,在外界舆论的影响下,最后的表决结果产生了根本性变化,多数人支持定都南京。首都设置在南京的议案通过。

此后孙中山敦促袁世凯赶紧南下,到南京就职。孙中山还派出教育总长蔡元培为专使,携同汪精卫、宋教仁等人为代表,专程到北京迎接袁世凯南下。

袁世凯表面热烈欢迎蔡元培为代表的的专使团,表明即刻与专使团一同南下,但暗地里却开始谋划如何能留在北京就职大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中山

专使团到达的当天夜里,北京街头发生骚乱,枪声连连,天津、通州等多地发生兵变,形势一片混乱。专使团相当惊恐,在袁世凯还未离开北京时,北京尚且如此混乱,要是他真的南下了,局面恐怕更加混乱。于是,专使团即刻回到南京,向孙中山报告了这件事。并且向南京政府表示,袁世凯应当留在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都北京后大阅兵

此次“北京兵变”后,社会舆论多呼吁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在南京的孙中山非常被动,倘若让袁世凯南下,便与社会舆论相背离,显得革命党人对南北之间的议和缺乏诚意。最后袁世凯以此为借口,在北京就任了临时大总统。于是,中国出现南北两个政府,直到4月,孙中山见袁世凯南下无望,只好履行以前的诺言,正式解总统之职。于是,中华民国定都北京成为既成事实。

后果

二次革命: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以后,1913年宋教仁应召北上出任内阁总理,在上海北站遇刺身亡。此后,袁世凯为获得帝国主义支持,以民族利益向列强借贷大笔款项,意图消灭革命党人。孙中山从日本归国,组织革命党人讨伐袁世凯。

结果:定都之争实质是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政府和南方革命党人之争,最后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结尾,表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的国民党人向北方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