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北宋元丰八年(1085 年)二月神宗病重,朝廷围绕储君之位展开了激烈争夺。神宗忙于变法,未及立太子,此时病倒引发了朝臣的不安。宰相王珪请立延安郡王赵佣,他是神宗第六子,因兄长早殇而成为最年长的皇子,按礼法是合适人选。蔡确和邢恕却企图拥立神宗兄弟雍王赵颢或曹王赵頵,以谋从龙之功。他们拉拢高太后侄子不成,后见形势不利,又转而支持赵佣,却还诬陷高太后和王珪有废立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赵颢和赵頵觊觎皇位,常入宫探视神宗并打探消息,甚至赵颢请求侍疾,其夺位之心昭然若揭。高太后为避免内讧,果断禁止二王出入寝殿,并立赵佣为太子,改名赵煦,即宋哲宗。高太后支持立赵煦,一是因他年幼,便于自己垂帘听政推行保守政策,二是可避免其他年长皇子如神宗般变法。不久神宗驾崩,高太后掌权,启用司马光为相,开启守旧时代尽废新法,甚至欲弃地与西夏和谈,司马光也支持弃地,这引起新派不满,而宋哲宗无力阻止,只能默默忍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太后安排司马光、程颐等顶尖文臣教导宋哲宗,希望将他培养成宋仁宗般的圣君。他们让宋哲宗苦读经史子集,挂《无逸》《孝经图》,高太后还派人照顾并留宿他,以便随时教导。他们忽视了宋哲宗的少年心性过度约束他,连他喜欢的诗词也被禁止,其生母朱氏仅被尊为太妃。宋哲宗内心痛苦压抑,但只能隐忍,表面顺从,朝堂上不发一言,全盘接受朝臣建议,私下则勤奋读书,这让大臣们误以为培养出了圣君,唯有高太后深知他心怀不满,预感日后定会报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祐八年(1093 年)九月高太后病重,临终嘱咐守旧派大臣早退,以免遭宋哲宗清算但他们未听,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亲政,立即改元绍圣,表明继承神宗改革之志,追谥王安石,打击司马光等反对派,贬谪守旧派大臣,启用新派章惇等人,同时避免新派过度报复,保留部分老臣。他理性对待新法,改进不合理之处,如调整差役、青苗法等,还加强经济管控,恢复三班合奏提高行政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宋哲宗备战西夏取消弃地,命吕惠卿主持防务停止划界,诱使西夏进攻后反击。章惇堂哥章楶策划筑城寨蚕食西夏土地,种朴修筑平夏城。绍圣五年(1098 年)西夏梁太后率大军进攻平夏城,宋军坚守并等来援军反击获胜,西夏门户天都山归宋,宋掌握战争主动权。西夏求援辽国辽国施压,宋哲宗权衡后答应和谈,但边打边谈,使西夏承认宋为宗主国。同时宋哲宗趁青唐内乱收复其地,虽有波折,但宋军已立足。宋哲宗在亲政数年中取得巨大军事胜利,打出汉唐气象,变法也顺利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哲宗自幼身体不佳,亲政后劳累,元符二年(1099 年)皇子夭折、女儿暴亡给他沉重打击,不久患感冒久治不愈,于元符三年(1100 年)正月驾崩,年仅二十五岁。他在位虽仅十五年,却在困境中奋起,为北宋带来希望,可惜英年早逝,之后继位的宋徽宗未能延续他的事业令人叹息。宋哲宗的一生是在压抑中等待,在掌权后爆发,虽短暂却无比辉煌的一生。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