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平台(以下简称“一卡通”)去年年底上线,省财政多措并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发放效率,确保惠民惠农政策群众及时知晓、办理便捷,补贴资金及时兑付到人到户。2024年“一卡通”累计发放4916万人次,发放总金额232亿元,成功入选2024年江苏网络强省建设优秀实践成果。
网站开设专栏,政策一目了然
“一卡通”是指将直接兑付到人到户的财政补贴通过一个平台直接汇入受益对象社会保障卡(银行卡),实现全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集中统一的发放和管理服务。今年,省财政在门户网站开设了“惠民惠农补贴”专栏,公开全省各级补贴政策3461项、补贴数据5374万条。
省财政在门户网站开设了“惠民惠农补贴”专栏
“我每月领生活补贴1800元,直接打到我提供的银行卡上,网上就可以随时查询补贴明细和到账情况。”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单琳茹告诉记者。今年,她刚从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毕业,到徐州市铜山区新区街道参加志愿服务,参与群众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她只需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补贴即可按月兑付。
志愿者单琳茹参与群众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
“志愿者主要参与乡村振兴方面的服务,今年由省财政保障的有1120人,主要集中在苏北五市乡镇(街道)基层一线。”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省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领取生活补贴的大学生不需线下咨询,访问财政厅门户网站或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便捷查询享受的财政补贴政策和资金到账情况。同时,为公众提供了反馈渠道,确保补贴资金的使用符合政策规定和预算安排,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系统升级优化,确保补贴直达
今年,省财政厅进一步升级优化“一卡通”,推动代发金融机构与平台无缝对接,确保惠民惠农补贴直达快享。
“9月份,我家旧房改造,没想到这么快就享受到了政府补贴的2.6万元。”兴化市临城街道安洲村的村民周忠章告诉记者。他是村里的五保户,独自一人生活,旧房已破损严重。由于不识字,村干部帮他申请了危房改造补贴,并直接打到银行卡上,已兑付了改造工程款。
兴化市财政局农业科工作人员下村核查补贴发放情况
“兴化市被确定为新版‘一卡通’第一批试点地区,市财政局摸排统计全市乡镇农户基础信息,将往年的存折卡号逐步替换为社保卡号,以便各项补贴资金精准发放。”兴化市财政局农业农村科工作人员赵凡告诉记者。享受补贴的群众仅需一张卡,即可领取所有补贴资金,从根本上解决过去“一人多卡”“人卡分离”等问题,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收集补贴信息的工作量,也大大提高了发放的准确率。
据省财政厅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负责人曹岚介绍,“一卡通”上线前,因补贴项目众多、主管部门要求不一致等原因,同一补贴对象享受多种补贴,往往需要多次办理、多个银行开卡,群众不方便,也不利于监管。现在,全省补贴对象一个平台管理,补贴对象可“一卡通办”领取各类财政惠民惠农补贴。平台还支持补贴对象自主选择和调换开卡金融机构,充分保障补贴对象权利。
多种渠道结合,广泛宣传政策
如何让广大群众知晓“一卡通”平台?今年,各级政务服务网、相关部门门户网站等发布权威信息,基层通过公示栏、喇叭广播、短信、微信等渠道丰富政策公开的内容和形式。
“我每个季度得到1000多元的租房补贴。”今年49岁的王某告诉记者。她目前离异,一个人住在南京市江宁区。2023年,她听到社区宣传中低收入家庭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或者租赁补贴的政策,向社区递交了申请,经审核获得通过。由于公共租赁住房离王某工作单位较远,因此她申请了货币补贴。
江宁区房产局工作人员进社区宣传相关补贴政策
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工作人员殷建军告诉记者,申请租房补贴需满足一些条件,比如具有江宁区城镇常住户籍满5年、家庭人均收入在规定标准以下、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规定标准以下、家庭人均财产在规定标准以下、家庭车辆在规定标准以下等。年满35周岁的单身个人可参照中低收入家庭标准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街道、社区不仅通过网络等多种媒体对补贴政策进行宣传,还发动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宣讲政策。对于享受补贴的人群会在报纸上公示,在接受监督的同时,也让广大群众了解最新惠民政策。”殷建军说。
代发金融机构也发挥网点多、渠道广的优势,依托海报机、业务窗口等广泛开展宣传,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立体宣传体系。进入江苏辖区农商银行公众号,在小苏课堂“惠民惠农补贴资金,手机扫码一查便知”宣传专栏,只要点击二维码,可看到尊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农机购置等各种补贴政策清单。
记者从省财政厅了解到,我省“一卡通”支持省市县乡四级发放的12种流程,将补贴发放清册与资金预算指标相关联,做到补贴发放和资金监管全周期、全链条信息化,发放流程数量和资金监管举措在全国较为领先。下一步,省财政厅将加强补贴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进一步提高补贴发放精准度。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完善预警和部门间数据共享机制。深度挖掘决策支持功能,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多支撑,确保各项惠民惠农政策落地见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