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5月,太平天国的神将石达开,带领剩余的军队来到大渡河边。两岸的山高耸入云,河流湍急,险象环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渡河河面上,却只有一个渡口:安顺场渡口。一艘小小的渡船上只可容纳40余人,在风雨中艰难前行。

此时突发山洪,河面变得更为宽阔,河水也更为湍急,渡船前进的时间愈发的长。4万人马在大渡河边,石达开焦急地看着河对面,却完全无计可施。

最终,石达开剩余的军队被困于此地长达47天。

紧追不舍的清军早已借助险峻的地理环境布下了天罗地网,石达开含恨被俘,全军䨱没于清军刀下。后来,石达开被押解到京城,处以凌迟极刑。

1

72年后,红军主力队伍2万余人到达大渡河边。蒋介石带领部队20万余人,在外围的崇岩叠山中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蒋介石曾对毛泽东喊话道:"今日,就让你做石达开第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还未追及,直升机上便空投了一大卷传单,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大渡河是红军覆灭之地"。

中央红军经过一路长征,逢山开路,逢水架桥,几经波折,终于来到了大渡河河岸。

可是此时的红军,同70多年前的太平军相比,所处的困难处境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于到达的时间比太平军还要晚上半个月,大渡河已经进入了洪水期,河面暴涨至300多米宽,水流十分湍急,稍不留神便会被冲走。

1935年5月25日上午九点整,红军吹响冲锋号角,开始强渡大渡江。

红军在岸边向对面的国民党军队发动了猛烈的攻击,轻重炮齐开,以此掩护第一批十八名勇士进行渡江。

渡船在颠簸中向着河中心驶去,湍急的河流拍打着本已经摇摇欲坠的小船,混杂着炮弹炸开带来的余波。情况变得岌岌可危。

为了鼓舞士气,刘伯承和聂荣臻走到最前线,与吹响号角的战士们站在一起。由于担心首长的安全,不少战士放下了号角。

刘伯承看着湍急的河流,再看到艰难向前行进的小舟,不禁皱起了眉头,大声喝道:“继续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刘伯承

见前线吹响号角的战士们犹豫不决,站在一旁的肖华抢上了几步,夺过了了旁边一名战士的号角,昂起胸膛吹了起来……

小船中的十八名勇士,仿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顶着枪林弹雨,艰难地滑动着双桨,在河水强力冲击下,炮弹的冲击下,摇摇晃晃地前行着。

敌人见无法阻挡小船的前进,纷纷冲下山来,一时黑压压的一大片。

岸边的炮手看见后,立马调整方向,瞄准后射出两发炮弹——命中了!

敌人冲击的队形被打散,冲击的速度瞬间减慢了。渡船上的勇士们抓住这个宝贵的时机,一鼓作气冲上对岸,最终控制了对方渡口。

强渡大渡河之战宣告成功,我军顺利抢占了对岸的渡口——安顺渡口。

可是还没等红军们欢呼声落,在战争胜利后进入安顺渡口的毛泽东和红军的高级领导们又开始眉头紧蹙。

2

原来,后面红军渡河情况非常不容乐观,湍急的河流一遍又一遍冲跨着刚刚搭起来的桥梁,加上河面的宽度太大,桥板很容易便被冲走,几次尝试架桥都以失败告终。

架桥宣布失败,便只能渡船。

可是在当时,红军能够找到的船只少得可怜,就算用上当地百姓们隐藏的木船,一次渡河也最多只能渡40余人,而一次往返至少要一个多小时,直到第二天的早晨,才只有一个红一团完整渡过了大渡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照着这样的速度,红军渡河的时间可能要比当年石达开大军渡河的时间还要长。

后面的蒋介石还在虎视眈眈,国民党军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红军逼近。这个时候,红军通过大渡河的时间可等不起啊!

面对如此如此窘境,毛泽东等高层领导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眠……难道红军也要重蹈太平军的覆辙,难逃被敌军围剿,最后全军覆没的命运么?

“不,绝对不可以,绝不可做石达开第二!”毛泽东默默和自己说。

夜幕降临,毛泽东却还是满脸愁容坐在床边,久久不能合眼,不时长长叹出一口气。

就在这时,当时任政治部代理主任的李富春匆匆忙忙冲进毛泽东的卧房,还没有喘匀气,便马上说道:“主席,大好的消息,我们红军可能有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李富春

毛泽东马上从床上站起来,也顾不得形象了,急切地问道:“到底是什么办法,快说!”

原来,李富春打听到了当地的一个老秀才——宋大顺,他曾经见证了石达开大军渡过大渡河的全过程,对这里的情况十分了解,若是去请教一下他,说不定能有一些能够突破的办法,解决这次红军面临的困难处境。

毛泽东就像是看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连忙向前走了几步:“他在哪呢?快带我去。”

李富春赶紧扶着毛泽东坐下:“主席,这几天的操劳,你脚早已磨起了血泡,不如让警务员将老秀才请来,坐着面谈岂不是更好?”

毛泽东一下子便不乐意了:

“刘备求才之心,可以三顾茅庐,我毛泽东也有求才之心,便要丢掉自己的态度,让老人家亲自上门了么?不过是因为赶路磨起水泡,又算得了什么呢?几万红军的性命可都在此一战,这不但关乎一场战斗,更关乎我们红军能否最终转危为安啊!事关重大,我必须亲自去!”

于是,毛泽东顺手抄起了身边的两个灯笼,简单在自己脚上磨出血泡的地方垫了两块棉布,快速穿好早已经磨破的棉布鞋,风风火火地便出门了。

在漆黑的路上,毛泽东在匆匆赶路,一边打着灯笼,一边侧头问李富春:“你是如何得知这位老秀才的呢?这位老秀才目前的状况如何呢?”

李富春小跑着跟着毛泽东的步伐,一边上气不接下气地回着毛主席的话。

原来在当时红一团刚刚强渡成功的时候,战士们便和当地的船工聊起了天。

船工在无意间告诉战士们,这里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秀才,见多识广。战士们认为这对目前的困境会有帮助,便马上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团长杨得志。”

杨得志在当天便去拜访了那个老秀才,深感信服,于是马上将这件事情上报给了李富春。李富春也在当天拜访了老秀才,向他询问了一些有关的情况后,便马上将这件事情报告给了主席。

两人交谈过程中,很快便来到了老秀才宋大顺的家中。

宋大顺虽然已经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但是双眼炯炯有神,身体康健,见两人到来,忙起身迎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恭恭敬敬地进了门,凳子还没有坐热乎,毛泽东便询问起老秀才当时太平军渡过大渡河的情况。

老秀才和毛泽东说到:“太平军自己来到了这片绝境,则注定了覆灭的结局;若在到达绝境的时刻布置好兵力,也不会走到覆灭的结局。”

毛泽东此时陷入了深思,老秀才的意思是,石达开因为贻误了战机,才导致了战斗的失败。这让毛泽东感到惋惜和悲叹,心情愈发沉重。

毛泽东向老秀才追问:“现在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红军难道也要布上石达开的后尘,在长征的关键阶段,被国民党围剿于此么?”

老秀才回答道,其实当时石达开原本是可以逃过这一劫的。但是石达开却在清军重重追击的情况下,还在军中开着宴席,庆祝小妾生子,大张旗鼓地全军休整了三天,贻误了战机。

清军到达之后,石达开的军队全部处于安顺场渡口中,安顺渡口两边都是高山峡谷。当时可走的路此时都有重兵堵截,便只有渡河一条路可走了。

但是此时渡河,面要面对洪水猛涨的大渡河,清军只要稍微设置阻断,石达开的军队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便只能任人宰割了,失败也由此成为定局。

这似乎又在提醒毛泽东,抢占了安顺渡口的红军并不能放松。安顺渡口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必须马上离开,否则等到敌军封锁,一切便为时已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秀才再次提示到:此地绝对不可久留,一定要赶紧离开。

毛泽东点了点头,深觉有理。

由此,毛泽东对目前的形势有了更透彻的认识:红军现在的处境远比想象中的更加困难,可是按照现在的情况,让红军全部顺利渡河都十分困难,怎么样才能快速转移呢?

毛泽东马上追问老秀才:“老人家,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现在能请你不吝赐教,请问有什么良策能够帮助红军转移呢?”

老秀才望着毛泽东急切的眼神,眼中无限感慨。

只见老人的眼中泛起了泪花,这位领袖和其他领袖真的太不一样了啊!不仅仅亲自上门拜访,还处处有礼,尊重自己的样子,似乎是真正将自己当成了家中的长辈。

老秀才还想到了那群令他印象深刻的红军战士们。他们不仅仅不去剥削当地的百姓,还撸起袖子,帮助当地的百姓干着粗重的农活,将自己口袋里的粮食和当地的百姓一起分享。

老秀才缓了缓情绪,他对于这样一支队伍起了怜悯之心,他真正爱上了这一支真正爱着百姓的人民子弟兵。

他喝了一口水,捋了捋胡子,正色道:

“安顺场是不可以久留的,你们必须马上离开。若是不嫌辛苦,便沿着那崎岖的山路往前走300多里,应当可以见到有一座铁索桥,这是当时康熙皇帝亲自写批文建造的,名为泸定桥,你们可以从那里离开这里。”

在毛泽东一行人准备离开老秀才家中的时候,老秀才激动地起身,再一次叫住毛泽东:“红军一定要赶紧离开安顺渡口!我等待你们胜利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毛泽东的手紧紧握住了老秀才的手,感激之情不言而喻。

3

走出老秀才的家中,毛泽东的眉头渐渐舒展了开来,眼神中也更充满了坚定。

虽然脚下再次因为赶路磨出了血泡,毛泽东却似乎走得更加轻松了。他似乎恢复了往日的神采,对于战争的最后胜利再次充满了信心。

其实,来到安顺渡口之后,毛泽东便一直都在思考者红军的出路。根据刘伯承所提供的情报,毛泽东断定:要是想要实现红军的转移,就一定要找一个新的渡河点。

老秀才的一席话,为毛泽东指明了一条明路,无疑是给在风雨飘摇中的红军队伍送了一个可以栖息的温床。

在回去的路上,毛泽东再三思考着和老秀才当时的对话,仔仔细细品味着老秀才的建议,思考者石达开大军灭亡的悲剧。

到达营地后,毛泽东马上大步流星地冲向会议室,立马召开了紧急会议。

在人员赶来之前,毛泽东拿出地图,根据当时老秀才的指引标记出了泸定桥的大致位置,凝神思索着。

等到各位重要领导人就位后,毛泽东将这次拜访老秀才的经历和大家说明了,并且提出让红军战士们从泸定桥进行突围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

“我们现在的处境十分困难,安顺渡口的胜利只是对我军的另一层考验。我们必须赶紧离开这里,打散国民党军队围剿我军的如意算盘,我军才有可能获得生的希望。”

随后,毛泽东指向地图上标志的泸定桥的位置,正色道:“目前,仅有的渡船转移速度太慢,我们必须要另寻转移的办法。”

全场的高级领导人们都知道转移的重要性,可是安顺渡场四面环山,水流湍急,桥都根本架不起来。

这条渡河的道路,还是在地方热心的百姓们帮助下,为红军们规划出来的。这条路,躲避了河上可能隐藏的暗礁和漩涡,尽量帮助红军可以安全渡河。

想要找到另一个转移的办法,又谈何容易呢?

大家的眉毛都拧到了一起,聚精会神地听着毛泽东的决策。

毛主席立马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红军分成两个纵队,分别由刘伯承和聂荣臻率领,继续从安顺渡口渡河,之后沿着山路北上,抢占泸定桥。

大家对毛泽东的建议完全没有异议,纷纷起身开始了布置,将完善好的计划分配给各个部队。

做完一切的工作后,天已经快亮了。一天没合眼的将士们完全没有休息,马上整理好装备整装待发向泸定桥赶去。

而此刻,蒋介石收到了红军强渡成果,占领了安渡场的消息,在大为震惊的同时,立马派出了两个旅前往泸定桥增援。

此刻,红军战士们和国民党的军队都在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泸定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就是生命,这场生死之战到底胜负如何,就看谁能更早抢占泸定桥。

而谁早一刻到达泸定桥,也就意味着谁掌握了这场生死之战的主动权。

4

率先出发的红四团在出发后不久,河对岸便亮起了一队火把。按照计划,这应当并非是红军队伍。

率领红四团的杨成武和黄开湘过喊话,确定了河对岸的便是敌军的增援队伍。发现敌军部队的两人灵机一动,马上命令全军点起了火把,伪装成敌军。

在敌军放松警惕的时候,两人率领部队在夜色中拼命赶路。这时,天上下起了小雨,将火把都熄灭了,路上一片漆黑,红军战士们全部没有停下脚步,依旧是整齐有序地向前快跑着,很快便将敌军甩在了后面。

在红四团出发后一天,毛泽东也接到了蒋介石派兵增援泸定桥的消息。于是,他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转告红四团,要比计划提前一天,也就是5月29日到达泸定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息传到红四团的时候,已经是5月28日的凌晨了,这也就意味着红四团必须在一天一夜的时间里,快跑240公里赶到泸定桥。

接到任务的红四团虽然已经赶路得十分疲惫,但是却全部没有怨言。他们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团里喊出了一句口号:“赶路二百四,赶到泸定桥!”

红四团的所有战士们将一切不必要的物品全部抛下,只在身上留下了必要的枪支弹药,立马轻装启程,快跑了一天一夜,终于在5月29日上午九点来到了泸定桥边。

豆大的汗珠从战士们的额头滑下,气喘吁吁的他们看到泸定桥后,却立马面露喜色,长叹出一口气。

战士们长松的一口气并不是因为自己按时完成了到达泸定桥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敌军不知道是出于何种原因,并没有整体损坏泸定桥,而只是将泸定桥上的木板拆毁了。

这真的是极大的惊喜!因为只要铁索桥桥没有本质上的损坏,红军就依旧可以通过泸定桥进行战略转移!

顾不得疲惫,红四团的战士们马上查看着四周的情况。此时的泸定桥只有十三根铁链,桥面上有九根,两边的护栏上各有两根,就算是上面有了木板的支撑,人走在上面都会摇摇晃晃,头晕目眩。

桥头,敌军已经架好了桥头堡,上面密密麻麻架好了机关枪和各种炮弹,正在对岸虎视眈眈。

红四团的战士们虽然都十分疲惫,但是都清楚此事刻不容缓。大家立马围起来商量着对策,尽快将泸定桥夺下来。

后来经过商量决定,红四团的二连连长廖大珠担任突击队的队长,带领着22名突击队的勇士们负责前线的冲击,三连队伍便跟随着突击队的成员们,在后面铺设木板,四连队伍在后面负责传递木板,一连队伍便留在岸上,负责掩护前进的队伍。

红四团的成员们马上和当地的老乡们征集木板。很多百姓纷纷拿出了自己家中木板,有些人家甚至将自己家的木门板拆给红军战士们渡桥。

中午饭后,红四团已经整理完毕,在5月29日下午四点,红四团开始了第一轮冲锋。

一连的成员们马上开火,集中全部的火力向对岸发起攻击。突击队的成员们冲进了火海中,在冲锋的号角中,突击队员们一步一步地前行,每前行一步,就会有一块木板铺上去,眼看便要到达河对岸了!

这时,敌军点燃了一把大火,桥头瞬间便被火覆盖,阻碍了突击队冲锋的脚步。

这时不知道是谁在背后大吼了一声,“冲过去!”,突击勇士们大吼一声,不管不顾地冲进了火海中,成功到达了对岸。在重重浓烟中,勇士们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成功抢占了泸定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便是著名的飞渡泸定桥战役。

成功抢占泸定桥,是红军长征成功的重要截点。后红军翻越雪山,跨越草地,在陕北胜利会师,开始了抗日救民的革命运动。

5

泸定桥可以说是一座充满了危机的桥,也可以说一座最安全的桥。虽然渡过泸定桥的本身充满了危险,但是也正是因为飞渡泸定桥的成功,红军队伍甩开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度过了最为困难的时期

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决策,却跟一个最为普通的人脱不开关系,老秀才运用自己对待地域的熟悉,以及对于战斗的理性分析,为红军指出了一条明路。直到今日,大渡河延安还在津津乐道老秀才和毛泽东谈话的故事。

因为红军亲近人民,不仅仅不骚扰百姓,还和当地的百姓们拧在一起,才能得到百姓们的真心爱戴,热心帮助。

因为老秀才的真心献策,毛泽东的积极采纳,帮助红军打开了一条胜利的通道,为红军们抢占了战斗的先机。

因为军民一体,百姓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红军们才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赢得最终的胜利!

致敬可爱的红军们!也致敬那些在背后默默为革命胜利,添砖加瓦的百姓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4年5月24日,政府决定在四川省石棉县安顺乡安顺村(原安顺场)建立“工农革命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而这所纪念馆的馆长正是前清老秀才宋大顺的子孙宋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