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脚步悄然而至,寒风渐起,雪花纷飞,温度也是一天比一天低,柜子压在最下面厚厚的羽绒服、柔软的棉被,甚至是电热毯,便逐渐派上用场了。
今天的我们,有足够的物资来应对这寒气逼人的冬日,即便是三九苦寒天也不过如此。
可大家有没有好奇,在棉衣棉被都还没普及的年代,古人是靠什么来熬过这漫漫冬天的呢?
棉花在中国的历史很悠久,据史料记载,2000多年前,在如今的广西、云南、新疆等一些地区,就有棉花的记录,但当时这些地方并不属于中原王朝管辖范围内。
后来经过丝绸之路等各种方式进入了中原,可是纺织技术落后,即使有些棉织品也不是特别多,棉花更多是当作一种观赏植物。
并且在古代也不是叫棉花,而叫白叠子,它纺织出来的棉布,被称作白氎[dié]、白叠。
《梁书·高昌传》记载:“草木,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
宋朝时,才出现了“棉”花的棉字,在这之前只有“绵”字,一些蚕丝等团状物,丝状物都是用绵字代替,所以它是绞丝旁。
直到宋末元初,棉制品才逐渐普及开来,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叫黄道婆的伟大妇女了。
黄道婆(1245年—1330年)是个苦命人,幼时就成了童养媳,因不堪忍受家人的虐待,离家出走了。
飘洋过海辗转流落到崖州的黄道婆,并在此地待了约40年,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艺并有改进,总结出“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织造技术。
元朝元贞年间,黄道婆自崖州返回故乡上海,见家乡的纺织技术还是这么落后,于是便将自己的经验技艺和纺织工具尽数相授,这才有各种的棉织品的大爆发。
黄道婆对促进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人还为她树碑立传,尊奉她为“织女星”“先棉神”。
到了明朝,出身底层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特别重视经济作物的种植,便要求全国都要种植一定比例的棉花。
这才让棉花逐步替代了其他材料,成为主要的保暖物品之一。
明朝中叶之后,人人在冬天都能穿棉布做的衣服御寒了。
就这么算,百姓穿棉衣过冬的时间也就区区几百年,那在这之前的大部分时代,都是怎么过的呢?
这里分两种情况,富人和穷人。
有句话怎么说,穷人过夏,富人过冬。
为什么这么说?
在穿的方面,少数的棉衣、裘他们可以穿,他们还可以穿蚕丝做填充物的衣物,甚至可以穿戴珍贵的兽皮制成的衣物和帽子,如狐皮、貂皮等,这些衣物保暖性能极佳……
穿的不够暖和的话,他们还可以烧炭烤火。虽然木炭贵,但是他们不在乎。在家烤火,出门还可以用上“暖炉”、“红炉”、“手炉”等暖手宝。
富人在住的方面也挺讲究,有条件的可以将昂贵的花椒涂在墙上,只因花椒其性辛散温燥的效果。
还有的房间的墙壁里专门有伺候烧火的,就如我们所熟知的炕那般,让整个房间暖暖的。房屋内部设置精美的屏风、地毯和挂毯等装饰品来抵御寒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室内的温度……
在吃的方面,有条件的也不吝啬,他们在冬季的饮食多以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为主,例如羊肉、鹿肉等这般滋补温补食材,温热的酒水来驱寒……
所以,富人不愁过冬,因为他们饿不着,冷不到。
为啥穷人喜欢过夏天呢?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过冬就是过劫。年关年关,过年就是在过关,很多人是熬不过冬天的。
对于穷苦的百姓而言,在没有棉衣的年代,他们只能依靠一口不太干净的火盆、简陋的草屋以及几件薄衣来熬过漫长寒冷的冬季。
条件稍微好点的,可以穿上柳絮或者芦花,做出的袄子。
二十四孝之一的闵子骞,不就是单衣顺母(鞭打芦花)的故事嘛!条件在好点的,可以用羊毛、狗毛等相对廉价的材料来制作衣物。
因为缺乏取暖之物,他们睡的也是床铺也一些野草、稻草之类的,到了晚上只能挤在一起瑟瑟发抖……
有人会问,古代不是男耕女织布,为啥不穿自己纺织的衣物,捡柴火烧木炭御寒呢?
不是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的诗句,就是说的这种现象。
而纺布的女子,制炭卖炭的人,都是底层百姓,即使干这行也很少能享受这样的待遇,毕竟这在当时是奢侈之物。
烧柴做饭时用到火就就围在灶台边取暖,要他们烧炭,还真没有这个条件。
这就让我想到了杜甫的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如今很多人想着穿越回去,即便回去了,很大可能都会冻死在了那个冬天,毕竟古代的平民生活还是很苦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