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洋上两个超级工程隔海相望:一边是车流如织的深中通道,另一边是冷清寂寥的港珠澳大桥。

看似相似的跨海通道,为什么会走出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

明明有了港珠澳大桥,为何还要建设深中通道两者不会作用重合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轮滚滚,成就“桥”王

历时7年,攻克诸多世界级难题的深中通道,刷新了10项世界纪录。工程全长24公里,将桥、岛、隧、水十分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互通枢纽集群,当之无愧的集成了当今世界跨海工程的最高难度。

伶仃洋的人工岛,到世界最宽的沉管隧道,再到高达270米的悬索桥主塔,每一部分都代表了我国工程建设的领先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一航津安1”号浮运安装一体船的创新研发,让超大沉管的精准沉放成为现实。

这些突破性的技术,让伶仃洋上的“天堑”变成了“通途”,也让这条通道成为世界桥梁建设史上新的标杆。

通道建成后的成就也打破了记录,自今年6月30日正式通车以来,深中通道的数据一路飙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通首日通车量就突破12万辆,一个月后累计车流量达到289万次。如今总车次已突破1000万,日均车辆达到10万辆以上。

每小时的车流量,就已经能超过港珠澳大桥一天的总通行量了。这不仅说明了需求旺盛,也向世界展示了项目规划和实际使用效果的高度契合。

深中通道不仅承担着中山到深圳的日常通勤功能,还成为了旅游、物流的快速通道。更宽的双向八车道设计和更低的通行费显然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批深圳人也因此重新规划生活半径,不少人选择在房价相对便宜的中山购房居住,将深中通道视为“跨城摆渡”的黄金线路。

再看港珠澳大桥就有那么点冷清了,这是一个总投资高达1269亿元的超级工程曾一举夺下了“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世界记录,惊艳了全球。

可自2018年10月通车以来,这座大桥却始终未能展现其应有的繁忙景象。截至2024年4月底,日均车流量只有5000辆左右。换句话说,已经积淀了五六年的港珠澳大桥的车流密度,只有深中通道的20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看来,这种现象十分正常,毕竟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的通行条件完全不同。港珠澳大桥的车辆需要双牌照以及一系列审批手续,使用门槛比深中通道高的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投入使用五年后,这座桥依旧主要服务于有限的跨境物流车辆和通勤人士。虽然低使用率让大桥的投资回报周期无限拉长,但大桥的战略意义却不容忽视。

深中通道定位实用,满足的是中山与深圳这两个城市群之间的强烈交通需求,完全是基于市场的选择。港珠澳大桥则更多是为了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三地,战略性意义浓厚,但面向的是特定人群,普及性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深中通道是专注于服务每一位老百姓的实用派,港珠澳大桥则更像是向世界彰显我国建设能力的战略派。从使用效果来看,深中通道显然抓住了大众的心。

谁在“桥”接未来?

如果说通行量是检验桥梁是否成功的标准,那么技术才是彰显实力的试金石。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工程史的标杆,它们的技术突破也是大不相同。

虽然深中通道的投资比港珠澳大桥少了一大半,但技术确实一点都不弱,在多个领域都实现了创新,是我国工程建设的一张新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中通道实现24公里的跨海奇迹,离不开一系列技术创新。项目集桥、岛、隧、水下枢纽互通于一体,攻克了诸多世界难题。

在既往的跨海建造中,人工岛的建设是重中之重,也是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完美解决的世界难题。

为了在伶仃洋深厚的软土层中稳稳扎根,团队采用了57个大型钢圆筒振沉围岛方案。

这些钢圆筒直径28米,高40米,重达600吨。为了确保精准沉放,研发团队还给钢圆筒安装了新型测量定位系统当做眼睛,这一系列操作下来,让沉放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中通道还建成了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沉管隧道。由于车道数增多,沉管尺寸变得更大,单节重量达到8万吨以上。

港珠澳大桥的施工船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深中通道团队量身打造了“一航津安1”号沉管施工船。

有了这艘“海上巨无霸”的加持,施工团队既能浮运又能沉放,其北斗系统的辅助更是将安装误差精确到毫米级,为世界沉管隧道建设树立了新标杆。

伶仃洋大桥则是工程的另一大亮点。主桥高达270米,通航净高76.5米,是世界最高的通航大桥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采用了超长索股无人化架设技术,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大幅减少了高空作业的危险性。

这一系列的成就让深中通道成了我国工程建设史上的新名片,但也一定不要忽略港珠澳大桥在世界桥梁建造史中里程碑式的地位。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其中包含23公里长的桥梁和6.7公里的海底隧道,成为多项世界纪录的缔造者。它的沉管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体同样创造了当时的工程奇迹。

正是因为有了港珠澳大桥的成功,才为深中通道积累了宝贵经验。无论是沉管预制的工艺流程,还是高难度的海底对接技术,都成为深中通道后来居上的“奠基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中通道造价只有每公里17.6亿元,远低于港珠澳大桥的23亿元,也正是因为后发优化才能让技术成本大幅下降。

所以单从技术成就来看,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各有优势。前者以实用性和高性价比见长,后者则代表了跨境通行的最高标准。

港珠澳大桥更像是一次“预热”,为我国积累了跨海桥梁建设的经验,而深中通道则是这些经验的全面释放和优化。

通道搭起致富桥

深中通道建成之后,从中山到深圳,原本要两个小时的车程,现在通过深中通道,只需要20分钟。时间成本的下降不只是缩短车程,更扩展了人们的生活半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往深圳的高房价让许多人望而却步,而现在通过这条通道,深圳白领可以选择在中山买房,享受中山两万元一平米房价的同时,还能保留深圳十万元一平米的薪资水平。

这条路成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腾飞的新引擎。深中通道的便捷交通让中山迎来了深圳的投资热潮。中山的制造业也因为这条通道,可以很好的同深圳的科技创新实现资源重新配置。

从这个角度来看,深中通道不仅是车流滚滚的通勤桥,更是一座承载梦想的经济桥。

但从战略角度俩看,港珠澳大桥的作用更加深远,比深中通道的直接经济效益更加于国有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三地融合提供了战略支撑。从长期看,港珠澳大桥的潜力在于更大范围的跨境商贸合作,而不仅是单纯的车流通行。

说了这么多,就是要告诉大家,港珠澳大桥的冷清并非技术上的短板,而是运营模式上的制约。

通行门槛过高让大桥更多的是货运和特定人群的通道。只要稍微降低一下通行手续的复杂性,港珠澳大桥的潜能可能会一下子得到释放。

深中通道与港珠澳大桥并非完全对立的竞争关系,而是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定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者偏向于高频次的日常通勤和区域经济协作,后者则是粤港澳大湾区三地间的战略性连接。

两座桥的并存才会让珠江两岸的资源实现更立体化的分布与流动。港珠澳大桥适合承载跨境物流,而深中通道则以密集的民用车流著称。它们共同形成了珠江口“大动脉”,实现了战略需求与民生需求的双轮驱动。

结尾

深中通道的开通是我国桥梁建设又一座里程碑。从西人工岛到东人工岛,从伶仃洋大桥到海底沉管隧道,每一步都展示了我国工程技术的进步,也书写了珠江两岸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港珠澳大桥也没有网上流传的那么“落寞”。虽然通行量暂时不及深中通道,但作为战略性工程,它仍然是连接粤港澳三地的重要纽带。想要焕发新的生机也就只需要调整政策、优化一下通行门槛,底子在了,转变个思路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如果说深中通道是平民百姓的致富桥,港珠澳大桥就是国际化视野的外交桥。两者各司其职,构成了大湾区腾飞的“黄金双翼”。未来,伶仃洋的海风将继续吹拂,而桥上的故事也将不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