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333字9图,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
撰文 | 一只小虾米
1952年10月14日,美军调集两个营的兵力,动用最强火力向守卫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两个连发起猛烈进攻。
铺天盖地的炮火带来的强烈冲击波,使得在坑道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守卫部队,就像是坐着小船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上剧烈颠簸。
不少志愿军战士牙齿被磕掉,嘴唇和舌头被磕破,甚至还有一个十七岁的志愿军小战士被活活震死在坑道里!
本来,志愿军方面认为,以上甘岭地区的险要,喜欢平地强推的美军在这一地区的进攻应该是牵制性的佯攻,所以,派驻到这一地区进行守卫的志愿军部队,先期只有两个连的兵力。
而美军方面则预判到了志愿军的这一预判,企图在志愿军方面认为不可能是主攻方向的险要之地,使用人海战术一举撕开志愿军防线,将双方已经僵持很久的战线,往38线以北再推一推,以为下一阶段的停战谈判争取更多筹码。
结果昏天黑地的打了一天一夜后,志愿军方面发现了美军的战役意图,开始不断增兵上甘岭!
而美军则发现志愿军除了大开大合的运动战打得厉害以外,阵地战好像打得更厉害,因为自己绝对优势的兵力和制霸全球的火力,居然啃不动一战装备水平的志愿军两个连!
于是,不信邪的美军也开始不断增兵上甘岭。
最终,双方在仅能够容纳营连级战斗规模的上甘岭地区,整整码了10多万人,持续鏖战43天,其中志愿军方面为4.3万兵力,美军为6万多兵力。
在这里多说一句,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大多数时期,虽然进入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整体数量上要比美军多,但为了防止美军仁川登陆的情况再次发生,相当一部分的志愿军部队其实都是被部署在海岸附近用以密切注视美国海军动向的,故此,志愿军方面真正投入到陆地正面战场的兵力其实一直都是比美军要少的!
图源:以史为鉴
所以,历史的真相是,美军才是经常使用人海战术的那一方,而处于人类轻步兵巅峰水平的志愿军,则是在大部分时间里,使用着更为薄弱的兵力和更为劣势的火力,给喜欢使用人海战术的美军制造相当数量伤亡的一方!
那美军在上甘岭地区的进攻有多疯狂呢?
美军在上甘岭地区的43天持续鏖战中,总计向志愿军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了190余万发口径炮弹和5000余枚航空炸弹,按照每发炮弹平均能炸出来一个直径至少3米的弹坑来算,上甘岭上的志愿军阵地,无一寸不被弹坑覆盖!
500公斤航空炸弹炸出来的弹坑
甚至志愿军阵地的重点地区,都被美军的炮弹犁低了三米多!
面对如此猛烈的炮火,我们都知道志愿军方面是通过坑道工事,生生扛住美军狂轰滥炸的,但看过影视剧《地道战》的都知道,普通土质坑道其实是很容易坍塌的,尤其面对美军大口径火炮甚至航空炸弹时更是如此。
所以,志愿军方面是如何利用坑道工事扛住美军狂轰滥炸的呢?
这里我们首先不得不提一下上甘岭地区的地质条件。
上甘岭所处地区的的地质结构属于花岗岩和石灰岩地系,特点就是非常硬!
其山体在常年的风化作用下,虽有土层覆盖且植被茂盛,但基础仍旧是由花岗岩和石灰岩构成,而且岩层经亿万年的地质作用后破碎,与土壤掺杂形成了崎岖的山地地貌,这为构筑复杂坚固的坑道工事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果没有花岗岩和石灰岩交错的地貌,光凭志愿军方面的土工作业,就想挡住美军供应近乎无限的155毫米口径火炮和动辄500公斤重量的航空炸弹进攻,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三八线对峙的一年多里,轮换驻守上甘岭地区的志愿军就不停使用各种方法(包括使用火药)在花岗岩和石灰岩地貌的上甘岭山地,挖掘构建坑道工事。
不过,复杂坚固的坑道工事,仅仅是能够赢得上甘岭战役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绝不是最关键因素。
在上甘岭战役前的硫磺岛战役,日军也充分利用硫磺岛的地利,构筑了大量复杂且坚固的坑道工事,这些工事有多坚固呢?
美军六艘万吨战列舰上的406毫米舰炮,持续轰炸了日军阵地三天,也没给日军造成任何实质性损害!
但战术呆板的日军,在如此坚固的坑道工事中,还是被美军一点一点推进的步兵,用喷火枪和混凝土永久封死在了坑道中!
所以,坚固的坑道工事,仅是志愿军在美军强大火力下,维持基本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绝不是扛住美军进攻甚至反击美军的关键。
要想在优势火力和兵力的美军面前完成防守与反击的任务,志愿军方面就必须以强大的意志和高超的战术,凭借血肉之躯与美军面对面硬碰硬,没有任何取巧可言。
当然,凭借血肉之躯与美军面对面硬碰硬的志愿军,绝不是像很多西方影视剧中杜撰的那样,一窝蜂的冲进美军炮火中,用人换子弹那样打崩美军的!
而是运用妙到毫巅的战术组合以及无人能及的战斗意志,防守住了美军的进攻,同时又给美军予以了相当的杀伤。
而在志愿军妙到毫巅的战术组合中,我们就不得不来重点说一下反斜面战术!
可以说,这个反斜面战术才是志愿军坑道工事能够抗住美军疯狂轰炸并且反推美军的关键。
所谓斜面,就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倾斜部分,其中,朝向敌方的斜面叫正斜面,背向敌方的斜面叫反斜面。
上甘岭阵地示意图
正斜面一侧由于正对着敌方,所以敌方进攻前,必然会使用各种口径的直射火力、曲射火力甚至航空炸弹进行充分的炮火准备,用以彻底摧毁防守方在这一侧山体的防御工事。
哪怕正斜面这一侧山体上复杂且坚固的坑道工事,也都基本会被美军的155毫米大口径榴弹炮炸塌洞口而失去战斗功能。
所以正斜面一侧的防御工事,对于处于兵力和火力劣势的志愿军一方来说,意义不大。
那如何防守美军范弗里特弹药量的饱和攻击呢?
躲到上甘岭山体的反斜面一侧用整个山体硬抗美军重火力进攻呀!
毕竟人类即使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种武器能够直接撼动一座大型石质山体,5500万吨TNT当量的大伊万氢弹都不行!
而且躲到上甘岭山体的反斜面一侧,美军的直射火力是完全攻击不到的。
美军的曲射火力大部分都是射击死角。
美军的航空火力更是无法越过山脊线进行投弹轰炸,否则志愿军阵地上密集的防空火力网能把美军飞机打成筛子。
如此一来,美军的重火力杀伤效果就被大大减弱,甚至基本没啥杀伤。
当然,光守在山体的反斜面一侧是完全不行的。
反斜面战术的要害在于对山顶棱线的控制,否则美军一旦长期控制山顶棱线,就可以调动其炮兵火力有效遮断反斜面一侧志愿军的兵力增援,进而腾出手来慢慢对付坑道工事中的志愿军防守部队。
所以志愿军方面对山顶棱线的理想控制状态,就是在其上设立散兵观察点,用以监控正斜面一侧的敌方动态,待敌方进攻时,引导己方反斜面一侧的炮兵阵地进行炮火攻击,阻挡敌方步兵冲锋,大量杀伤其有生力量,并将山顶棱线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由于双方都深刻认识到了控制山顶棱线的重要性,所以,山顶棱线的攻防战就变得异常激烈。
在上甘岭战役的实际战斗中,美军在白天往往凭借着自身的强大火力优势一点一点控制住山顶棱线,而志愿军则死守反斜面一侧的阵地拖延时间。
但一旦时间被拖延到晚上,就进入了志愿军的霸体时刻。
微弱星光下的志愿军在冲锋号的加持下,犹如战神附体一般从反斜面阵地出来,冲上山顶棱线,利用近战战术,硬生生击退立足未稳的美军并重新占领阵地。
第二天,美军再次进攻时,志愿军后方纵深阵地上的火炮集群,就根据重新占领山顶棱线的己方观察哨引导,大量轰杀在正斜面一侧进行冲锋的美军步兵。
美军方面伤亡的2.5万人当中,70%都是这样被志愿军炮兵杀伤的!
就这样,双方陷入拉锯战,美军白天凭借火力优势占领山顶棱线,志愿军晚上凭借近战夜战夺回山顶棱线。
而每一次的拉锯,双方都要付出巨大伤亡,战斗意志稍有示弱即有可能再也拿不下山顶棱线阵地。
最终,战斗意志更胜一筹的志愿军方面,在自身付出1.5万的人员伤亡并给美军方面造成2.5万的人员伤亡后,依然牢牢控制着上甘岭阵地,哪怕美军用当时号称人类火力最强的范弗利特弹药量进行攻击,都依然无济于事。
自此,美军才彻底意识到,打运动战自己是个弟弟,打阵地战自己更是个渣渣。
当然,这是战略上藐视美军的说法。
实际上,志愿军对美军的实力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此战过后,披着志愿军马甲的解放军,就患上了严重的火力不足恐惧症,疯狂发展打击火力70余年,到现在都还在不懈追求如何提升打击火力水平。
而美军方面,则也对志愿军的实力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潜心研究发展夜视战斗器材70余年,其现在的近战夜战能力可能都不输当年的志愿军!
最终,双方都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所以归根结底来说,扛住美军疯狂轰炸的,是上甘岭上4万多志愿军无人能及的战斗意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