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法绿色化学学术交流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幕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第五届中法绿色化学学术交流会议作为官方庆祝活动之一,于11月2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隆重开幕。本次会议以“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旨在推动中法科技创新和学术合作迈上新台阶。

会议吸引了15位中外院士出席,大会特邀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本·费林加(B. Feringa)教授作开幕报告。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方联合主席韩布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法国驻上海总领事王度(J. Valadou)先生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中方联合主席、华东师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吴鹏教授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诺贝尔奖得主本·费林加(B. Feringa)教授作大会开幕报告。(供图)

钱旭红院士在致辞中表示:“两年一度的中法绿色化学学术交流会议,展现了两国在该领域的深厚友谊与紧密合作,更推动了全球绿色化学领域的交流。”他指出,华东师大对法合作关系源远流长,已成为国际化办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据了解,华东师大自2002年起与里昂高等师范学院等法国高校携手合作,共同开创了涵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等跨学科研究生教育项目,实现了广泛的学术交融。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法国里昂高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在世博会法国馆,共同签订成立了“中法社会与科学联合研究院”。

在此背景下,华东师大于2011年作为首批中方单位加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在上海Syensqo公司成立的绿色产品与工艺国际联合实验室,在绿色化学、绿色碳科学和可持续化工技术方面开展了有效合作,取得了显著的产学研成果,这为中法双方2014年开启联合举办中法绿色化学学术交流会议奠定了紧密而坚实的合作基础。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代表F. Cuevas和C. Pinel博士,里昂第一大学代表A. Giroir-Fendler教授,法国里昂高师代表B. Albela教授和里昂高等化学物理电子学院代表C. D. Bellefon教授在致辞中评价,会议不仅推动了绿色化学研究,促进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加速了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的步伐,还为应对人类面临的环境挑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这一盛会也成为了增进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搭建独特学术与文化交流桥梁的重要平台。

会议深化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炼化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董事长焦阳表示,将积极投身于“从科研项目至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为石化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本·费林加教授在开幕报告中分享了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分子开关与马达的工作原理。他通过使分子转子叶片沿相同方向连续旋转构造了分子马达,这些分子马达在医学和工业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能够实现药物在组织中的定向输送,为精准高效治疗提供支持,并自动实现玻璃和太阳能电池板等表面的清洁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何鸣元教授以“水在绿色碳科学中的作用”为题作报告。他详细探讨了碳活性物种的活化、水和氢键的作用、氧化还原化学机制、跨尺度传递过程,以及CO2化工与工程应用等五个关键领域,并深刻分析了催化科学与技术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会议期间,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A. Corma,SYENSQO公司研究主管P. Metivier,中国科学院院士于吉红教授,里昂第一大学J. Leclaire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教授,里尔大学V. Ordomskiy博士,法国科学院院士G. Bertrand,华东师范大学杨海波教授,普瓦捷大学F. Jerome教授等分别在大会上作了精彩报告。

本届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与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石油化工分子转化与反应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承办。中法绿色化学学术交流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与法国里昂高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及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发起,旨在关注绿色化学的可持续发展和“双碳”战略目标。每两年轮流在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2018年)和法国里昂高师(2016年、2021年)举办,已经打造成为中法绿色化学科学技术交流的标志性平台。(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林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