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前沿”系列高端访谈
Frontiers of Higher Education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中国教育在线推出《高教前沿》系列访谈栏目,汇聚独家视角,分享真知灼见。
在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期间,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贾韬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就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挑战等问题分享了观点。
Q
中国教育在线: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的助力。您认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什么?重庆师范大学在数字化转型升级上有哪些举措?
贾韬:我认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有两点。第一,一定要“一把手”重视,“一把手”工程有助于形成全校合力。重庆师范大学党委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门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双牵头,每学期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工作会议,面向全校每半年召开一次推进会议。在这种氛围之下,能够很好地在全校形成共识、形成合力,挖掘各个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上的动能,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第二,如何让数字化建设真正地应用在我们的教学当中。现在很多高校都建设了智慧教室,但是如何把它真正用起来,如何用它真正地去变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并且在专门领域形成相应的示范应用,这是一个难点。重庆师范大学当前利用已经建成或者即将交付使用的150间智慧教室,以此为基础,针对师范教育这一特色,在专业领域中进行了全流程的数字化教学改造,把教学大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等一系列的元素或过程,都实现了数字化变革,为未来社会提供全方位、沉浸式、体系化、在数字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未来教师。
Q
中国教育在线:以Sora、ChatGPT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和思考,您认为人工智能对于教育最大的挑战在哪里?
贾韬:在我看来,第一个挑战是人才。也就是在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没有相应的人才梯队。传统的数字化建设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我们建网络、建机房,到现在慕课、智慧教室等等一系列的建设,但是我们的落地应用与前沿研究之间的距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大模型的出现,极大缩短了我们的应用与前沿之间的距离,这就一定会带来“谁来做这个事情?有没有人懂这个事情?”的问题。我们传统的数字化建设队伍,可能不能够胜任这个工作,那就要求学校一定要加强数字化建设与学科发展之间的结合。
第二个挑战是算力。现在所有大模型都必须依赖智算,而我们的智算同时又要服务智慧校园、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等等,如何去实现算力资源的动态分配,如何去形成一种机制,把全校的智算资源整合起来,提供一个“蓄水池”,以满足不同场景、不同并发量的需求,这也是一个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数据。传统高校的数据治理主要专注于数据的搬运,把数据放到中台在各个应用场景中复用,但是大模型对数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这种“大力出奇迹”,把所有数据扔给大模型,让大模型去回答。我们要给它整理好精细化的、准确的数据,大模型才能发挥作用。这可能就是一个新的人工智能场景,面向大模型应用的一个新的数据治理。如何把学校已有的数据提炼出来,形成高质量的文本,让大模型可以发挥作用,也是一个挑战 。
重庆师范大学校园风光
Q
中国教育在线:我们应如何更好应对挑战?
贾韬:首先要拥抱新生事物。但我的观点是,可以先观望一下。首先要拥抱它、肯定它,至于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可以再观望一下。
举例来说,计算器的出现,让小学的数学教学没有意义了;90年代开始,Mathematica、MATLAB这一系列的符号运算软件出现,让大学高等数学里的计算类工作没有意义了;现在我们对大模型的评价是,更准更快,做得比人好,但是如果我们仅仅看到工程性的更好更快更准,目光就太狭窄了。
从计算器,到各类软件、工具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整个数学类课程的教学,数学仍然按照它本身的逻辑、自己的思维在发展。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计算能力,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抽象的概念,培养他们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所以,大模型对我们教育的影响肯定存在,但是它如何深刻地影响,结果如何,可以先观望。就像以前面对计算器、计算软件的出现,我们所面临的困境是类似的。
(本文系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贾韬在第62届高博会“高教前沿”栏目的访谈实录)
本栏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中国教育在线策划、出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