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

中华古典诗词大家、南开大学讲席教授

叶嘉莹

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

享年10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是中华古典诗词世界里的

殿堂级人物

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她是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

带着中国诗词讲遍了半个地球

裸捐3568万

把一生献给了古典诗词的传播

今天,我们一起

缅怀叶嘉莹先生的传奇人生

NO.1

成长于战争时代

历经坎坷

1924年7月2日

叶嘉莹出生于

北京察院胡同一个书香世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岁时叶嘉莹与小舅(左)及大弟(右)合影。图源:南开大学文学院

三四岁时开始跟随长辈吟诵古诗词

六七岁便诵读《论语》

父亲是启蒙老师

会拿毛笔与朱砂在黄裱纸上写字、画圈

教她辨识字形字音

讲解其中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女叶嘉莹

然而,好景不长

读初二那年,“七七事变”爆发

北平沦陷

叶嘉莹一家人的生活很快陷入困境

1941年

叶嘉莹考入大学

专攻古典文学专业

然而不幸的是

他的父亲失去了音信

同年9月,母亲也在伤病中去世

后来,叶嘉莹与伯父、伯母

及两个幼弟一同生活

沦陷区中生活艰苦

但叶嘉莹从未中断读书

从师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辅仁大学求学期间,后排右二为叶嘉莹,前坐者为顾随先生。

NO.2

心系祖国

要求免费回国教书

1945年

叶嘉莹大学毕业

同时被三所中学聘为国文教师

深受学生的喜爱

从那年起

叶嘉莹以一方讲台

传授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

20世纪60年代后

叶嘉莹先后担任美国哈佛大学

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她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了国外

作为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

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

她门下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3年,叶嘉莹在哈佛大学讲演

1971年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建立

1973年,叶嘉莹就前往大使馆

申请回国探亲

第二年夏天

她终于踏上一别26载的故土

这一年,叶嘉莹50岁

看到幼时常去的西长安街的灯火

她不禁感动落泪

写下长诗《祖国行》: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

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1978年

叶嘉莹从报纸上得知

国内恢复高考的消息

即刻写了一封长信

表示不要任何报酬

只希望能回国教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初抵天津,与南开大学诸教师合影。

从1979年开始

叶嘉莹每年假期

都会从加拿大回到国内

辗转各地数十所大学讲学

二十几年不仅讲课分文不取

连旅费都自付倒贴

NO.3

受学生欢迎

教室“人满为患

作为老师

叶嘉莹似乎天生会讲课

而且“会讲”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初回南开大学的叶嘉莹一开课

一间可坐300人左右的大阶梯教室

就“人满为患”

教室台阶、窗台上都坐着学生

数学家陈省身也挤在台下

一次,连叶嘉莹自己也挤不进教室门

她白天讲诗、晚上讲词

学生们听到不肯下课

因为人实在太多

学校甚至出动了“纠察队”

后来中文系不得已想出一个办法:

持听课证入场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学生们为了听叶先生的课

竟自制了许多“山寨版”听课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嘉莹说自己的讲课风格是“跑野马”

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里的“小山”两个字

她就能讲上3页纸的内容

说到李商隐的《嫦娥》

她会讲到王国维和王维

有年轻教师听完她的课

感慨“叶先生‘跑’一大圈还能‘跑’回来”

2015年

南开大学为叶嘉莹

新建了一栋古朴雅致的书院

——迦陵学舍

这一年,她正式定居南开园

她说:“我的根是在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O.4

她最看重“教师”的身份

90岁高龄仍坚持授课

叶嘉莹的一生里

最看重的是“教师”身份

叶嘉莹写竖排繁体的板书

一边说一边写,速度很快

因为经常写板书

粉笔灰使她的手指总是皴裂

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上总贴有胶布

一些听过她的课的朋友

常常告诫她

讲课不要太大声

要节省点精力,注意身体

但她一讲起课来,就什么都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9月10日教师节当天,南开大学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到文化学者叶嘉莹先生的处所——迦陵学舍,为老先生送去节日祝福。新华社记者 李靖 摄

她给大学生讲

也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讲

密集的时候

隔一天一讲,每次3小时

有的课程录像中能看到她轻微地咳嗽

但是她的语调没有降低或减慢

直到91岁时

她还在家中给学生上课

她要求学生读文献原文,多背诵

对于不认真的学生

她会严厉地批评

语气近乎呵斥

但学生如果刻苦认真

即使谈诗谈得笨拙可笑

她也宽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些年

叶嘉莹的身体已大不如前

能登上讲台的次数越来越少

因而她愈加珍惜

几年前

叶嘉莹不顾一场大雨

前往南开大学一场既定的讲座

习惯站着讲课的她

婉拒了中途学生搬来的椅子

颤颤巍巍地站了130分钟

有学生发现

她的腿肿了

但身边的人从来没听她提过这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嘉莹手捧《给孩子的古诗词》

她努力把课堂变得广阔

只要有人邀请她讲课

她都会欣然前往

从不问报酬

有人统计

30多年间

她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讲学

举行古典诗词演讲有数百场

NO.5

捐出3568万元

支持传播中国诗词

叶嘉莹对学问的要求很严谨

但对生活的要求很低

特别是不愿意在吃饭穿衣

这样的琐事上浪费时间

她的衣服好多都是二三十年前买的

很旧的衣服,她也从不舍得扔掉

有的破了洞

叶嘉莹就自己拿针线把破处缝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嘉莹于南开大学专家楼灯下缝纫

尽管生活极度节俭

她还是将自己毕生的积蓄

全部捐出

1997年

她把一辈子教书得来的退休金

拿出一半,十万美元

捐给南开大学

奖励古典诗词学得好的学生

94岁寿诞之前

叶嘉莹宣布将个人全部财产

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

用于设立“迦陵基金”

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这些年

叶嘉莹已陆续捐赠3568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好奇

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

叶嘉莹说

“我的莲花总会凋落

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叶嘉莹说,她有一个愿望

“在有生之年,

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后学者。”

她坚持以传统声调读诵

为后人留下诗词原本动人的音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9月

叶嘉莹获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

2021年2月

她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颁奖词中有这样一段话

很好地概括了叶嘉莹的一生

“转蓬万里,情牵华夏,

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

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

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如今,“诗词的女儿”辞别尘世

风雅永存人间

叶先生,一路走好!

来源 | 澎湃新闻、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等

编辑 | 贾阳阳

校对 | 张亚微

责编 | 贾阳阳

审核 | 鲁开盛

监制丨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