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江源第九期-
◆ ◆ ◆ ◆
蜀地为何祀魏将
百姓心中有杆秤
——邓公由来
◆ ◆ ◆ ◆
地名,
是一个地区所独有的文化密码。
每一个地名背后,
都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记载着这片土地的历史与变迁。
因此,
地名不仅是地图上的一个简单标记,
更是承载着无数代人的记忆与情感,
凝聚着浓厚的乡愁。
民国《崇庆县志.卷一.方舆山水》记述金马河流经江源时称,魏国征西将军邓艾蒙冤而死“靡涉江源,奚自崇祀”。蜀汉之地,竟有着一位魏将的祠庙,这便是位于崇州市江源街道的邓公寺(所在地为邓公村)。
邓公起源
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争战数十年,民众苦不堪言,尤其是江原(今崇州)作为蜀汉军粮的补给地,老百姓的负担实在太重了。而邓艾入蜀,施恩于民,人心向往。邓艾灭蜀以后,禁止手下士兵骚扰百姓,实行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他奏请减少租赋、劝农垦殖、任用蜀人,不仅结束了战乱,更使江原百姓从蜀汉时期沉重的负担中得到舒缓,社会安定,百姓富实,被百姓尊为邓公。《三国志》记载 “艾所在,荒野开辟,军民并丰”。
电视剧《三国演义》邓艾剧照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原名邓范。义阳郡棘阳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魏晋时期大臣、将领、军事家。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入成都,将府库金银分赏将士,必得征调财物以补充,无疑加大百姓负担,诸葛亮和姜维不停用兵,耗损国力。”景元四年(263年),邓艾率军攻打蜀汉,最后入主成都。灭蜀以后,“邓艾一是禁止掳掠百姓,使归附的人们恢复生产;二是任用蜀地人士,包括蜀汉的降官,或做朝廷官员,或收为自己的下属;三是将带来的军队和蜀地的军队分发去煮盐、冶炼,减轻百姓负担;四是向朝廷申请,连续五年免去居民租赋的一半。这些措施显然对深受蜀汉之苦的江原百姓来说,是欢欣鼓舞的。虽然史籍上没有关于邓艾与江原关系的直接记载,但这些措施不可能不在江原实施。”(引用内容据施权新《崇州简史》)
立庙祭祀
邓艾死后,议郎段灼奏请晋武帝司马炎为他立祠,但朝廷仅封荫他的儿子而没有同意建祠祭祀。而在蜀地民间,百姓感激他的仁政,纷纷为他立庙建祠,香火不绝。北宋时期,在蜀州江源县,王墩子北端,靠西三洞桥边,民众集资修建安西庙,塑造供奉三国战将邓侯(邓艾)像,取名邓公寺。宋太宗淳化年间(公元993年)初见落成。
江源历史上至少有三处邓艾的纪念地,即上、下邓公、安西庙(据《崇庆县地名录》)。民众感念邓艾在蜀地时的施政而纪念他,这几处纪念地修成于何时,没有明确记载。唐《元和郡县图志》:“成都县邓艾庙,在县南三里。”以后的地理书中有的录邓艾纪念地,有的不录。由此推测,成都地区最早的邓艾庙应早于唐代,或晋时已有,只不过没有被著录罢了。(以上内容据施权新《崇州简史》)
邓艾祠旧址
邓公成场
明末清初,经历三十多年战乱,官方统计四川人口只剩下约60万人,其中成都全城只剩下7万人。四川巡抚张德地(1619年-1683年,原名刘格,汉军镶蓝旗人)曾在一篇奏疏中写川中遭劫难“有土无人耕,有荒无人垦”。邓公寺庙废地亦景象凄凉,后经“湖广填四川”,人口逐渐恢复。因邓公寺遗址有迹,来往过渡人多,善集财物重建邓公寺庙,重塑邓艾公像供奉。善男信女香客不断,年复一年,商贩香客云集,有建草房、搭草棚卖香蜡纸钱,有打锅盔、麻园饼、水醪糟等民间小吃,年复一年,自然形成了集市,随其自然,邓公寺就取名叫邓公场。邓公场分上、下邓公,其中上邓公(原邓公村7、12组今1组)是集市场,下邓公是庙子(羊马河西岸,原邓公村3、11组今6组,而今已废)。
原邓公场逢农历三、六、九日赶场,十九日朝庙,农历二月十六日朝会期(春台会)。
今邓公场
老百姓用“安西庙”作祭祀,用“邓公村”寄追念。蜀地祀魏将,初看似有悖常理,然而,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我们便会发现,这其实是百姓的公正评判。百姓心中有杆秤,这杆秤,衡量的是人心向背,评判的是是非功过。
而今,邓公寺虽已废,但在江源,人们依然讲述着邓艾的故事。爱民恤民的思想和实践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不谋而合,邓公村的名字也传承着这段历史记忆,激励着江源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奋斗!
探寻江源历史 汲取文化力量
文稿:邓粤俊
编辑:杨涵锐
初审:廖清建
复审:罗英
终审:况汉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