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竞选时就曾高调宣称将对华征收60%关税,如今大权在握,是否会兑现承诺呢?中国今天第一次给出官方回应,与此同时,两大政要将抵达北京,或为局势带来一丝转机,这两人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在记者会上对该问题作出了解答:“历史表明,对中国加征关税并没解决自身存在的贸易逆差问题,因为最终关税是由该国消费者和最终用户来支付的。”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中美之间开打的贸易战确实让美国消费者承担了不小的代价,如今再次开打,结果也还是同样的。

官方表态相对内敛含蓄,不妨来看下中国央行前副行长朱民近日对该问题的解答,朱民表示“中国将予以反击,并将案件提交到世界贸易组织。”换言之,中国不会任由他国用贸易壁垒来挤兑出口商品,即便在贸易战中处于劣势,也要拿起自己的武器来捍卫国家与企业的利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年间,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美国深刻意识到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多少有点鲁莽,因此马不停蹄地转移制造业中心。一方面,将低成本的组装工业转移至东南亚与印度,另一方面将部分核心制造业转移至本土或“友岸”国家。可无论如何煞费苦心,都无法改变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产业链最齐全的国家。

中美之间的经济联系较2016年时确实减弱了不少,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不再需要“中国制造”。拜登政府时期,对中国采取“小院高墙”的封锁政策,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对中国生产的电池、光伏等设备进行打压,而美国本土企业所需的供应链已经绕道从东盟采购,而东盟市面上的零配件,大多都是中国生产的。这件事充分证明,盲目叠加关税也无法阻挡“中国制造”的流入,只会增加美国企业的用工成本,滞缓产业升级与推动消费者价格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美经济战的本质,是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之间的博弈,我们的劣势就是当出口利润降低,收入减少时企业就被动进入到“内卷”之中。因为我们不具备定价权,出口的商品无法按照需求与本身的价值定价,而生产时又不得不受进口大宗商品价格的增幅,成本变相被拉高。这就是过去几年,中国在经历贸易战的同时又要承担美联储加息所面临的现状。

在经历一系列摸索后,我们敏锐发觉要想破局,关键之一要将中国建立成金融强国,并非是简单的金融大国。特朗普也曾宣称会切断中美间一切的金融联系,这说明美国也担忧中国在金融市场上后发制人,形成新的竞争力。其实我们的金融规模已经十分庞大,根据安联集团发表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金融资产总额在过去二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4%,全球中等收入群体的金融资产,中国贡献了33.4%,而高等收入群体中,中国的数字是23.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中国有这样的财富规模与资本,但如何让这些资本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就存在严重的认知不足,而且也走过一些弯路。这就更需要有人来指导,于是外交部官宣了两位访华的“重宾”:应中方邀请,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卢森堡副首相兼外交、外贸大臣贝泰尔将在同一时间访华。这两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尤其是在金融制度上拥有着超前的治理管理经验,如果能对中国金融制度的建设献言献策,将受益匪浅。

比如养老金制度,是否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经验,进行金融化的改革,又或者对证券、保险等行业的创新等等。同时,在资本市场上,中国对这两个国家或许有不少可以合作的空间。中国资本要在海外实现收益,尤其是资本市场上的攻城略地,就需要朋友,如果没有合适的平台,这些资本即便不被美欧吞噬,也只是陷入空转,产生不了任何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这两位“强援”将抵华访问,不管是指导也好,合作也罢,能被中方主动邀请,自然都是善意的。由此可见,在应对特朗普上台后可能会愈发严峻的外部局势上,中方也在一直积极地筹备,在美国“孤立主义”卷土重来的当前,我们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才符合世界发展趋势与自身利益。【战旗团队创作,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