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塑料”?

微塑料是具有不同颜色、尺寸、形貌、性质、分解性和毒性的颗粒态有机聚合物,通常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碎片、线条和小球。微塑料因尺寸微小且吸附性能强,使其生态环境毒害效应更加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类新污染物,当前国际上对微塑料的研究涵盖了海、陆、空等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及来源、积累与分布、传输与沉降、形貌与性质、表面反应与复合污染、老化与破碎次生、生物膜与生物降解、生物吸收与毒性毒理、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监管与替代技术、分离鉴别与观测方法及分析仪器开发等。骆永明研究团队早在10年前就关注环境微塑料研究的前沿科学动向,并于2013年开始从事海岸带环境微塑料研究;在过去的10年里,团队在陆地、海洋、大气等多介质环境及动植物、人体组织等生命体中微塑料的赋存形态与丰度分布、来源与解析、迁移与归趋、表面风化与形貌变化、表面性质与污染物吸附、添加剂释放与生态风险、生物膜形成与降解、生物吸收与传输、食物链传递与健康风险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野外调查、室内外模拟、分析评估与综合集成研究,形成了多项具有开创性、指导性和引领性的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微塑料的环境污染管控政策建议和标准规范的制定与颁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书是我国首部环境微塑料研究专著,基于团队在过去十年来开展的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模拟试验,系统介绍了环境多介质微塑料的研究方法、来源与源解析,探明了土壤、近岸海域及河流水体、沉积物、大气等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以及动、植物等生物体内微塑料的积累特征,揭示了环境微塑料的表面风化与形貌变化、表面组成与性质变化、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表面污染物的吸附特征;阐明了土壤-植物系统中微塑料的生态效应,探明了高等植物对微塑料的吸收与传输机制,并对农作物吸收转移微塑料进行了示踪与定量;评估了环境微塑料的食物链传递与人体健康风险。

在研究对象上涵盖了陆地、海洋和大气等多环境介质,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及人体等多生命受体;

在研究区域上,既重点关注了农田土壤,又覆盖了全国不同地理气候带的海岸带、滨海潮滩、红树林湿地,以及近岸海域等陆海生境;

在研究方法上,不仅包含了微塑料的分离、提取、纯化、鉴定与定量方法,还包括了微塑料的生物膜分析及生物体内的定性与定量标记等方法;

在研究手段上,采取了野外调查采样、实验室模拟试验、显微观测分析等多技术方法。

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与认识如下:

建立了环境多介质中微塑料采集分离和鉴定表征方法

查明了陆海环境微塑料的来源与源解析途径,建立了源清单,揭示了农田土壤、水体及沉积物、大气及动植物微塑料的赋存与分布特征

探明了农用地和潮滩土壤微塑料表面组成和性质、风化与形貌演变过程,阐明了环境微塑料表面生物膜的形成、结构与功能,揭示了环境微塑料对抗生素和重金属的表面吸附特征

探讨了土壤-植物系统中微塑料的生态效应,首次发现了农作物和蔬菜对微塑料的吸收通道和传输机制,并示踪与定量了对微塑料的吸收量和转移系数

首次发现了在人体血栓中的微塑料和染料颗粒,分析了微塑料的食物链传递与人体健康风险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丛书”由中国科学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等部门组织撰写,主要由从事土壤环境和土壤修复两大学科体系研究的团队及成员完成,其内容是他们多年研究进展和成果的系统总结与集体结晶,以专著、编著或教材形式持续出版,旨在促进土壤环境科学和土壤修复科学的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方法发展和实际应用,为国家及区域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提供系统性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和新模式,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美丽健康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集成性的土壤环境保护与修复科技咨询和监管策略,也为全球土壤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防治提供中国特色的知识智慧和经验模式。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丛书”编委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摘编自《环境微塑料赋存特征、表面变化和生物积累》一书,有删减,图片来源于该书,标题为编者所加。本书是“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丛书”中的一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书全面探讨了微塑料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赋存特征、来源解析、表面性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详细阐述了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采集、分离、鉴定和表征方法,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从陆海环境、农用地和潮滩土壤、近岸海域及河流水体、近岸海域及红树林沉积物、海岸带近地表大气等不同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微塑料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第八章至第十章聚焦于微塑料在生物体内和土壤中的积累、表面风化和形貌变化,以及滨海潮滩环境中微塑料表面组成和性质的变化,探讨了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进一步探讨了微塑料表面生物膜的形成特征、微塑料对土霉素、铜和矿物的吸附及影响因素,以及微塑料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生态效应,揭示了微塑料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第十四章则关注农作物对微/纳塑料吸收传输的示踪与定量,为理解微塑料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提供了科学依据。第十五章探讨了微/纳塑料的生物积累与食物链传递风险,为公众健康提供了警示。

(本文编辑:洪弘)

地球为你而转!

欢迎关注:赛杰奥(sci_geo)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