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苏是陈老总的大儿子,那么陈昊苏选择跟父亲走了一条完全不一样的路。又取得哪些成就呢?后来又如何?
陈昊苏,1942年出生在江苏,从小父亲因为要随部队南征北战,一直没有在他身边,母亲从小就对他非常严格,所以他们家一直都是慈父严母般的存在。从小母亲就教陈昊苏诗词歌赋和传统文化,在母亲的讲述下,他知道父亲青年时期是一位文学青年,喜欢写诗,积极给各家杂志社和诗社投稿。父亲陈老总说过:要是没有战争,他最想成为一名诗人和学者,边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边从事文学创作。
上小学时,父亲陈老总反复嘱咐陈昊苏:在学校和社会上你不要和任何人说,你是我陈毅的儿子,更不能有任何特权意识,记住你只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在父亲严格地要求下,陈昊苏从小学一直到高中,都是坐公交车上学放学,没有戴过手表,穿的衣服和书包都和老百姓家的孩子所穿没两样。这么多年以来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朋友一直都不知道陈昊苏就是陈老总的长子,他待人也比较谦和有礼貌。
他上高二时,父亲陈老总问他:你的大学志愿是什么?他脱口而出说道:成为一名文化学者和诗人。父亲耐心地对他说道:你这个志愿很美好,但是不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立志学习科学技术报国。
之前陈昊苏对父亲陈老总的了解,是在青少年时期,父亲教自己下围棋的场景,父亲一生两大爱好:下围棋和写诗。工作以后他就离开家外出工作很少回家,陈昊苏工作之后印象最深一次回家是父亲病重,他一放下电话以后就马上回家。在医院的病床上他看见身体虚弱的父亲,他觉得父亲一下苍老了许多。没想到父亲严厉责怪他:我的身体没有事,你怎么放下工作就回来了,你这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父亲虽然这样讲,但是从表情上来看,父亲还是很欣慰的。
尽管医疗专家组全力救助父亲,但是父亲还是在1972年1月因病逝世离开了人间。
父亲逝世后,陈昊苏和母亲一起整理父亲留下来的诗集和文集,他才真正走进父亲内心的世界,真正读懂父亲的精神世界。他才明白父亲的诗歌是那么有生命力,时而激情昂扬,时而浪漫豪迈,时而富有革命乐观主义,面对敌人层层的合围,豪迈而乐观地写下: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昊苏认为这首诗最能反映出父亲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仿佛走进父亲当年内心世界中去读懂父亲。父亲的另一首诗《青松》也是父亲的代表作之一,“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仿佛道出父亲对崇高人格的追求。读父亲陈老总的诗,陈昊苏更理解父亲的人格魅力和人格追求。他心想要是没有战争的发生,父亲可能会成为很好的诗人。
陈昊苏后来又如何呢?陈昊苏后来历任北京丰台区副区长、北京市副市长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等职。1977年陈昊苏在工作之余进行文学创作,1978年加入作协。多年以来著有诗集有《红军之歌》、《继志集》和《时空的穿越》;还著有文集《我心中的太阳》、《青春之旅》和《春天的事业》等作品,在工作之余成为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也算是对父亲还愿。
陈昊苏晚年热心于公益事业,关心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情况,此外陈昊苏还喜欢下围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