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箴堂女侠 在其公众号上提供了一份图片资料,系出自1842年第十一期《The 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
其中有一篇专门写江苏省的行政区划,是当时的编辑摘自官方文件。
江苏分为12个府和67个区,区在府下。即:
一、江宁府Department of Kiangning,1 上元,2 江宁,3 高淳,4 句容,5 江浦,6 溧水,7 六合
二、苏州府Department of Suchau,1 吴县,2 长洲,3 元和,4 吴江,5 震泽,6 常熟,7 昭文,8 崐山,9 新阳,10 太湖厅
三、松江府Department of Sungkiang,1 华亭,2 娄县,3 南汇,4 奉贤,5 金山,6 上海,7 川沙厅,8 青浦
四、常州府,1 阳湖,2 武进,3 宜兴,4 荆溪,5 金匮,6 无锡,7 江阴,8 靖江
五、镇江府,1 丹徒,2 丹阳,3 金坛,4 溧阳
六、淮安府,1 山阳,2 盐城,3 阜宁,4 安东,5 清河,6 桃源
七、扬州府,1 江都,2 甘泉,3 仪征,4 高邮州,5 宝应,6 兴化,7 东台,8 泰州
八、徐州府,1 铜山,2 睢宁,3 宿迁,4 萧县,5 砀山,6 丰县,7 沛县,8 阫州
九、海门厅,1 海门
十、海州,1 沐阳,2 澣榆
十一、通州,1 如皋,2 泰兴
十二、太仓州,1 镇洋,2 嘉定,3 宝山,4 崇明
1842年,江苏发生了什么?
江苏省地处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北接山东,西部安徽,南接浙江(今日的上海市地区在清代与民国初年原为江苏省辖区),总面积约为10万多平方公里。长江从省境南部穿过,淮河从省境北部穿过,将全省天然地划分为苏南、淮南、淮北在个部分。
苏南地势为丘陵与平原,苏北的淮南、淮北则是一望无际的冲积大平原,只是在最北部与山东省接壤处有低矮的山丘。江苏全省地处暖温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滨江临海,河湖棋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主要农户区与富庶的鱼米之乡,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作了很大的贡献。
南京位于江苏的西南部。在清代,南京是两江总督衙门所在地,是江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然而,自明、清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呈衰颓趋势。江苏的传统自然经济也日益破败,如江河日下。其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与破坏加剧。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正是清王朝道光二十年,这位在1821年上台的道光皇帝是清王朝入关以后的第六位皇帝,从1821年到1850年,在位统治是30年。
在这30年中,江苏的自然灾害以连续多年的大水灾为主要特征。它不仅严重破坏了江苏的农业经济与社会生活,而且对鸦片战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灾荒连年,经济凋零,民生困苦,再加上鸦片泛滥,吏治腐败,社会动荡……
这就是鸦片战争前夕江苏和南京的情况,也是整个中国的缩影。
面对着江苏“处处如是,岁岁如是”的严重灾情,担任江苏巡抚、以“能吏”著称的林则徐也发出了“智勇俱困,为之奈河”的慨叹。
1840年(道光二十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后,很快,英国侵略军的舰队攻占广东虎门、厦门、定海、宁波等地,巡弋在福建、浙江、江苏沿海,直逼天津,前后打了两年,多次打败了腐败的清政府军队。
到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鸦片战争进入第三年,英国侵略者改变战略进攻方向,经过一系列的准备,于6月间,开始向长江流域发动进攻,称之为“扬子江战役”,先后向当时两江总督所辖的江苏乍浦、吴淞、上海进攻,接着沿长江而上,于7月下旬攻占镇江,炮轰扬州老河影,然后于8月初,英国的舰队开到了南京下关的江面,陈兵南京城下。
1842年8月4日,南京城外宽阔的长江江面上,波涛汹涌,70多艘英军大小舰船,冒着浓浓的黑烟,气势汹汹地从镇江驶来。这些舰船沿着从燕子矾到江心洲的江面排开,一齐将乌黑的炮口对准南京城。
英国舰队溯江而上,陈兵南京,是为了完全卡断长江与运河的交通,迫使清政府投降。
南京当时称为江宁,这显然寄托了古老的中华民族纯朴善良的愿望:企望长江与江边的南京城有一个和平、安宁和繁荣的局面。然而,如今长江不得安宁了,南京不得安宁了,整个中国也不得安宁了。
面对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南京人民充满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决定利用高大雄伟的城墙与有利于防御的地势反抗侵略。
清朝封建统治者害怕外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更害怕人民群众“乘机作乱”。他们一方面严禁人民投入反侵略斗争,甘让英舰在南京城外耀武扬威,测量水道,搜取情报;一方面匆匆忙忙派投降派大臣耆英、伊里布赶到南京,会同两江总督牛鉴,向英国侵略者屈辱求和。
1842年7月,即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前的一个月,发动“扬子江战役”的英国侵略军在镇江遭到前所未有的抵抗。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最后一仗,是英国侵略军出动舰船最多、投入兵力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镇江军民为了保卫家园,与强敌进行英勇悲壮殊死奋战的一场战斗。
1842年7月13日,英国舰队先遣队的2艘船舶驶近镇江圌山附近江面,圌山炮台守军立即登上炮位,打响抗英第一炮。仅相持一小时,敌舰就在隆隆炮声中掉头逃走。7月14日下午,英军派出9艘军舰攻击圌山炮台,守军终因炮台弹尽,撤回镇江城内,炮台被英军摧毁。7月15日,英军2艘舰船驶入焦山口探航,并派士兵强行登陆。焦山炮台守军与英军展开一场白刃战,终因力量单薄,除回城报信的二人,其余守军全部壮烈牺牲,焦山炮台被英军占领。攻占焦山炮台后,英军随即炮轰象山炮台,在增援的清军到达后退回圌山江面。鉴于镇江城外沿江要塞防守严密,抵抗顽强,7月16日,英舰在焦山江中游弋,没有立即攻城。7月17日,英军5艘舰队,炮击江南岸,重创象山炮台。7月18日,英军派军舰数艘,封锁镇江上游和运河南北口门,扣押700余艘商船,真正实施了封锁运河漕运、扼住清政府咽喉的计划。7月20日,英国舰队聚集镇江金焦二山之间的江面,城北大江中,七八十艘舰船一字排开,摆出攻城架势。
1842年7月21日清晨,数千英军乘着舰船在炮火掩护下,扑向镇江城,镇江城内外一片火海。镇江军民立即打响了镇江保卫战。英军部署了3个旅,兵分三路攻城。第一旅由金山对岸登陆攻打城外银山及阳影山清军军营,切断城外汉军与城内旗军的联系;第二旅由北固山登陆,配合另两支部队佯攻北门,得手后转为真正攻击;第三旅攻击西门,西门为三路攻击主要目标。英军炮火猛烈,清军终因武器落后,无法阻挡住英军的涌入,城门被英军打开,英军冲入城内。镇江城失陷。
城门虽已打开,但战斗并未停止。守城官兵们高呼“宁可自杀,决不投降”,进行了争夺街巷的最后战斗。他们与进城的英军短兵相接,有的徒手将敌人摔下城墙,有的扭住敌人一起跳墙同归于尽。但终因力量悬殊,守军全部壮烈牺牲,副都统海龄自焚殉国。英军攻破镇江城后,遭到了镇江人民的英勇反抗。当年的镇江城内,青壮年冲锋在前,手持菜刀、木棒甚至赤手空拳与英军搏斗;小贩拒绝金钱利诱不为英军带路;商人在严刑殴打之下,誓死不当汉奸;监生拒绝给英军军营做事,挺身殉国。面对敌人的屠刀,镇江人民视死如归,保持了坚不可摧的民族气节。
镇江之战,是鸦片战争以来英军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战,也是英军遭受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英军遭到意想不到的顽强抵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仅英军98团就埋葬了60人,储藏船欧琴号除了3名水兵和1名侍者活着回国,从船长到水兵全部被击毙。
从1842年7月13日至7月21日,镇江保卫战历时9天。9天中,英勇的镇江军民将鲜血洒遍镇江城内外,写下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来源:江苏城市论坛、四箴堂女侠、经盛鸿史话、《江苏地方志》(1997年出版)等
文章仅供个人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方所有。
点击分享: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