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绍洪 编辑:冯晓晖
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及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本篇原刊于2012年版《百年大中路》,经浔阳区政协文史委授权转发。
原编者按
周大生药店在大中路原有两处店面,第一家开设在大中路 3555 号(原二商场对面),第二家分店开在大中路 643 号(今督府巷口)。如今均已拆迁改建,面目全非。有关这家老字号资料,我们唯一能看到的只有其孙周绍洪的旧文稿。
老九江人只要需找药店买药,都会想到原九江市甘棠药店,它曾是九江最好也是最早的药店之一。它的前身即是在九江颇有名气的老字号药店——周大生药店。为什么要取周大生作为商号呢?原来它是取义于俗语:“生财有道”而得名。由此可见,这个商号深深地烙上了那个时代的脚印。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九江成为长江沿岸最早被帝国主义列强开设租界的城市之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严重地摧毁了中国的|日式手工业,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会时期。在这社会生活发生急剧变化的历史时期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应据其社会状况,依靠自身的素质,作出符合社会发展的职业选择。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周大生药店于 1902 年开业。它的诞生一方面可以排除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影响,并给当时贫穷落后的国人治病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同时也促进了九江经济发展,为九江的民族资产阶级注入了生机,成为繁荣九江商业的一朵绚丽的奇葩。
郑光中先生回忆绘制,八角石地段周大生药店旧貌
我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是艰辛的,它是在自然经济解体破产后,从旧有的手工业作坊中产生的,周大生药店的创办初期也是如此。因此,从经营之道上来看,也就难免带有浓厚的自然经济那种原始积累的色彩。周大生药店的店主周斯淇在刚开业时,无论什么事,只要自己能做的,他都不让别人做,总是以勤劳节俭作为自己立业的根本。
当时的九江,除了些私人诊所外,没有什么像样的医院,而那些需要大量集中用药地方就成了药材销售的重要场所。为广开生意门路,他得知当地驻军药品匮乏,中药需要增大时,就主动将药送到驻军医务室,只要是他们需要的药,无论如何都想办法搞到,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此外,还把药送到需药量较大的监狱里的医务室,实行上门服务。总之,只要是有需要用药的地方。他的服务就到那里,以此来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经营项目。
开源是根本,节流也不可忽视。天才来源于勤奋,机遇也常赐给那些勤奋的人。在给军队送药的时候,他看见厨师将士兵不愿吃的锅粑给牲口吃,主意就来了。他主动向厨师提出低价收买这些锅粑,他要这些锅粑干什么呢?原来他将这些锅粑买回去经稍微加工后,与其他中草药掺合一起制成常用药—消食健脾药饼。而原来做这种药要买大量的米来炒熟制成,这样一来就大大地降低了药的成本。
靠着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地开源节流,周大生药店渐渐地有了一定的规模,在当时不大的九江城里,人们都知道有个周大生药店了。这种一点一滴地积累,去发展生产的特征,也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其草创时期所共有的特点。可以看出,在本世纪初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要形成自己的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的规模,非付出艰苦的努力不可。
民国时期章丘药店
从事中药经营的商人除需具备经商中诚实信用,公平交易,适应市场等一般商业运作技能外,还要有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在业务上要熟悉药材,掌握药性。对待上门求医问药的病人 认真处理每张处方,严格把握用药的份量,让自已的优质服务为病人解除痛苦,以尽药业人员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责。做药店老板的周斯淇不仅自己做到这些,而且要求他的店员们也这样做。
药材的保管是一项细致而又麻烦的工作,在总结了以往的药材保管经验后,根据中药的特性,将一些草药进行粗加工、精加工后制成中成药,以保持药材的良好药性。如用枇杷叶和糖熬成止咳化痰的枇杷膏;用消炎止血的草药制成各种消炎膏药。这些中成药一方面便于保管,保留了药材原有的药性,还减少了保管所需的费用。另一方面可在药材收获的旺季低价大量收购中草药。由于中成药的成本低,便于保管和运输,因而在市场上的销路看好。
药材加工业的发展,使经营有了明显的扩大。这种由手工作坊逐步向小型加工业的转变,最后发展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业,成为当时周大生药店生产发展的方向。上世纪三十年代,药店的前面是商业门面,后面就是把中草药加工成中成药的生产车间。这种逐步发展起来的小型加工业,加快了药业发展步伐,形成了前店后厂自我发展的商业经济,使经营规模开始扩大。
生产发展仅有后一个商业门点显然有些不够,这时周大生药店在八角石开了一个分店,在黄梅县开了个福生堂药店。由于各分店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经营,统一服务的方针,简化了每个经营环节,使商品做到物美价廉,提高了经营效率,产生了规模效益,从而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周大生药店的商业经营规模达到其鼎盛时期,周大生药店也成为当时九江药材经营业的主要商号之一。
民国时期的上海中药铺
正当周大生药店的生意火红,如日中天之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战争毁灭了一场。周大生药店当然也难逃厄运,房子在战争中遭炸弹袭击,药材也早被抢光了。这时要想重振昔日的雄风,再造往日的辉煌将要付出如同创业时那样的代价。而这时的周斯淇却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作为固定资产的营业场所成了废墟,原来积蓄的钱在逃难的谋生中消耗得所剩无几了。精力和财力已显然不能同往日相比,重建工作是困难的。
记得文学大师巴尔扎克曾说过:“厄运对于弱者也许是万丈深渊,而对于强者却是无价之宝。”人最宝贵的东西也许就是在最困难时才能被发掘出来,生命的火花也许在这时更能显示其意义。这时的周斯淇没有向困难屈服,发扬了他那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顽强拼搏精神。没有资金想办法找朋友借,房子炸坏了找人修理,材料不能到位自己去拉;去汉口、上海进货没有舱位票就睡甲板,一瓶酒、一包干菜就是旅途上的伙食。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终于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恢复了营业。
这时他并没有满足自己已取得的成绩,他深知没有目的的奋斗是苦斗,只有融进了智慧的奋斗才可带来出路和希望。根据这时各地都处于恢复生产和经济发展时期,利用九江得天独厚的水陆交通便利的特点,在保持现有的经营方式上,通过捕捉大量的商业信息,开展了适合市场发展需要的批发业务,对于象野菊花、八角茴、白胡椒子等生活中的常用药、调味品,实行大进大出,形成集约化的经营模式,不仅九江地区的一些药商到这里进货,就连毗邻九江的安徽、湖北等地的药商也到这里洽谈批发生意。由于采用了薄利多销,灵活多变的经营策略,从而适应了战后恢复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市场变化,同时还扩大了自己的经营规模,提高了自己的商业信誉。可以说,只有生活的强者才能做到激流勇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周大生药店能在战后那恶劣的条件下恢复起来,这不能不和周大生药店的老板周斯淇的性格特点有关。他出身于清代末年的穷秀才家庭,家境贫寒。有兄弟姊妹六个,他排行老二由于人口多,生活十分拮据,迫于生计十三岁的他就到别人家里当学行。
民国事情的北京同仁堂
他勤奋学习,勤俭节约,认真负责,成为当时从事中药行人中的佼佼者他在以后的创业中,始终保持这种良好的工作作风。他把自己积攒的资金不是用于高消费,而是将它用于买货,购置产业,进行再生产。以至在解放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都没有发现他有大量的金银器皿,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奢侈的东西。
他常常告诫自己和后人: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易,有钱就要办些事。他从不乱花钱,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还准备在当时的市中心西门口与人合作设立分店。这种不断地扩大自己家业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迫切要求发展壮大的愿望。
我在从当时九江商业界的同仁和熟悉他的人的言谈中了解到:我的祖父——周大生药店的老板周斯淇,确实很节俭,买东西常常是货比三家,谁的东西物美价廉才买谁的货。与人同去外面还货则很少上馆子店,他的节省有时似乎有些过分,他是个很有个性的人。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若没有周斯淇老板的这种艰苦奋斗,重俭节约的精神,就不可能有九江的周大生药店。他的精神和他所创立的周大生药店,伴随着他的一生。
【编后记】
周大生药店启歇的故事,就是九江近代民族商业兴衰史。凭着艰辛的创业和机敏的商业头脑,一批商人在九江这个商埠码头上打下了一片天地,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中,小小的民族资本禁不住大的风浪,他们最终只能被时代裹挟。
海浪涌起时,他们仿佛是耀眼的弄潮儿。
惊涛骇浪时,他们会被拍打得遍体鳞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