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上引文字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桃花源记》,也是陶渊明的代表作,由于这篇小记运用了丰富的诗的想象力和朴素自然的文字,描绘出一个美好的境界,因而成了一篇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作品。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躬耕垄亩
《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传统课文。一般来说,初中老师在向学生讲到陶渊明写作该文的原因时,无外乎是如下几点:作者虚构出这个空想社会——世外桃源,反映了受尽压迫的农民对封建剥削和压迫的抗议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有助于人们认识封建制度的丑恶和黑暗等等。
至于当时的农民受到哪些压迫和剥削,封建制度的丑恶和黑暗有哪些具体表现,对不起,可能许多老师自己也不大清楚,学生也几乎没有人会问这些问题。
另外,大多数老师不会讲到的是,作者写作《桃花源记》的同时还作有一首诗。因此,陶渊明此篇作品的完整题目应该是《桃花源记并诗》(也有写为《桃花源诗并记》的),很多学生也不知道。
下面请诸位允许我展开来讲一讲。
陶渊明画像
一、《桃花源记并诗》问世前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1、战乱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人民饥寒交迫,甚至人相食,人民大量死亡
晋代战乱不断,人民饥寒交迫,不得不离开家乡,四处流亡,所谓“乱离人,不如太平犬”,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资治通鉴•晋纪》记载,东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西燕皇帝慕容冲攻打长安,“纵兵暴掠,关中士民流散,道路断绝,千里无烟”。慕容冲“入据长安,纵兵大略,死者不可胜计。”频繁的战乱严重破坏了生产,人民无以为生,出现了“时长安饥,人相食”,即人吃人的十分悲惨和残酷的社会现象。
东晋义熙六年(公元410年),孙恩的反晋起义队伍卢循的军队在陶渊明家乡寻阳(今江西九江市),与东晋官兵频繁交战,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为躲避战乱,当地人民纷纷逃进深山险境,许多人因不堪环境险恶、缺衣少食,筋疲力尽,甚至累饿而死,这些陶渊明都有亲身经历。
2、晋、宋易代,刘裕杀死早已被他废掉皇帝称号的晋恭帝,开了帝王易代禅让后杀废帝的恶劣先例,引发后世的抨击和诅咒(刘裕后来还杀了司马氏全族,但是没想到因果报应,最后他的子孙也被后来的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杀光了),也触动了陶潜的心弦。
公元420年,刘裕通过禅让方式,废晋自立,建立宋朝(中国南朝宋、齐、梁、陈中的第一个朝代),触动了陶渊明的心弦。
虽然宋武帝刘裕总体来说是一个英明的皇帝,他出身寒族,身经百战,战功卓著。他所建立的南朝刘宋也是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中疆域版图最大的一个,但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防止东晋皇族死灰复燃,东山再起,先后杀死了晋安帝和晋恭帝两位皇帝,影响非常恶劣,也开了后世杀废帝的恶劣先例。因为在这之前,三国魏文帝曹丕废汉自立,晋武帝废曹魏自立,汉献帝刘协和魏元帝曹奂都受到新朝优待,无疾而终,得享天年。刘裕杀东晋两个皇帝自立为帝的大量负面信息,不可能不传到民间,陶渊明自然是有所耳闻的。
一方面,陶渊明对东晋末年腐朽黑暗的政治有所不满,另一方面,当东晋王朝被刘裕所灭时,他又表示深深的惋惜和依恋。这种种矛盾在陶渊明的思想中无法解决,便产生了一种厌恶战乱、追求和平宁静生活的理想,这就是《桃花源记并诗》产生的思想根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桃花源记并诗》的写作时间:
关于这篇作品的写作时间,前人多从把“避秦时乱”比作避宋的观点,认为是写于宋武帝刘裕篡晋之后。如清代余良栋在修《桃源县志》中说:“惟不仕伪宋一说,深得靖节(后人给陶渊明的谥号)本旨”。清代的翁同龢说:“义熙十四年,刘裕弑安帝,立恭帝,逾年晋室遂亡。史称义熙宋,征潜著作佐郎,不就。桃花源避秦之志,其在斯时耶?(见清姚培谦编《陶谢诗集》)”。明朝黄文焕《陶诗析疑》中也认为是:“以避宋之怀避秦也。”
上述三位学者的观点一致,也是正确的。陶渊明晚年感到最痛心的,莫过于晋、宋易代,因此把这篇作品编于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刘裕篡宋以后,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当年陶渊明54岁。
三、《桃花源记并诗》的素材和原型
《桃花源记》中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在这里,陶渊明是贬斥汉代以下都是动乱的朝代,说明桃花源的理想与东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动乱有联系。
《三国志•魏志•田畴传》中记载,田畴“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以躲避东汉末年社会大动乱的事。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等因素造成西晋灭亡,“五胡十六国”蜂起,北方很多百姓、地主、官僚为求生存,躲避到山林中生活,例如,《晋书•郗鉴传》记载,“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平时)有感(感激)其恩义者,相与资赡(资助)。鉴复分所得,以恤(抚恤,救济)宗族及乡曲孤老,赖而全济(保全,救活)者甚多。遂共推鉴为主(首领),举千余家俱避难于鲁之峄(yì)山。”
上文意思是说,“当时正值大饥荒之年,州中人士平素感于郗鉴(就是那个选东床坦腹女婿,后来官至东晋侍中、太尉、封南昌县公的大人物,也就是书圣王羲之的岳父,笔者注)恩义的,都来接济资助于他。郗鉴将所得到的馈赠,分别送给亲族和乡里孤贫老弱,靠他的接济得以幸存的人很多。于是大家相互商议说:‘如今天子流亡在外,中原无主,我们应依靠仁德之人,才能够渡过难关,免得死于乱中。’大家 就推举郗鉴为主,一千多户一起跟随郗鉴,到鲁地峄山(今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东南12公里处)中避难。”
在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末年,由于负担不了沉重的赋税,其家乡江州也有许多人逃避到深山险境。
《晋书•刘毅传》记载,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刘毅向朝廷报告说:“江州以一隅之地,当递顺之冲。自桓玄(东晋叛臣,自立为帝,后被刘裕所灭,笔者注)以来,驱蹙残败。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险。”
《桃花源记》所写的武陵捕鱼人,武陵(今湖南常德市)地处荆州。
《宋书•荆蛮传》记录了刘宋初年荆州人民因赋役严重而逃亡的情况,说:“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就是说,人民逃亡到的蛮地(即当时少数民族聚居地)没有徭役,不用交纳官税。这正是《桃花源记并诗》所描写的。这种从汉末到晋、宋之际,从北方到南方的江州、荆州,人民入深山绝境逃脱赋役躲避战乱的特定的社会生活,必然反映到陶潜头脑中去,成为他创作的素材。这是《桃花源记并诗》产生的另一根源。
《桃花源记并诗》是两篇互为表里的诗文,不可分割。《文》是写淳朴的社会风俗画面,《诗》以咏形成这种淳朴社会生活的主要原因,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田园后,终生不再出仕,坚持躬耕自食其力,即使饥寒交迫,经常挨饿受冻,也决不与统治者合作,具有令人钦佩的骨气和纯洁高尚的理想,其纯洁高尚的理想,集中反映在《桃花源记》文中的这些描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些文字描写了桃花源内的土地平旷、房舍整齐、田园丰美、人人耕作、丰衣足食、热情好客、男女老幼都过着幸福安乐的生活。其中“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是关键。为什么不能对外人讲呢?因为外人知道后,战乱就会乘虚而入,桃花源中的人民平静安乐的生活就一定会遭到破坏。作者在这里描绘出处于乱世中的一块人间乐土,同时也寄寓了他自己和当时人民的一种生活理想。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下面来看《桃花源诗》中间段落: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译成白话,意思是:
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
桑竹茂盛遮浓荫,庄稼种植按节气。
春蚕结茧取长丝,秋日丰收不纳税。
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鸡犬互鸣吠。
祭祀仍遵古礼法,衣裳没有新款式。
儿童欢跳纵情歌,老者欣然自游憩。
草木花开知春到,草衰木凋知寒至。
虽无年历记时日,四季推移自成岁。
欢快安逸乐无穷,哪还需要动智慧?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向人们揭示出桃花源里的人民生活美好的根源,是由于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自觉地参加劳动耕作,既没有现实生活中的那种主佃关系,也没有封建专制社会的君臣关系,从而也就没有“王税”了,实际上也是作者对晋、宋之际君主专制社会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和挑战。这既是《桃花源记并诗》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所在,也是这篇作品大放异彩和被无数后人反复诵享誉赞不绝的根本原因。
附:《桃花源诗》全文
桃花源诗 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