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探讨淮海战役时,经常会听到军事发烧友们这样的提问:如果白崇禧集团的20万人马加入到淮海战场,战局会如何发展?

淮海战役本身便被毛泽东主席称之为“一锅夹生饭”,如果白崇禧集团加入进来,肯定更会“夹生”,平添很多不确定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题是,白崇禧集团根本不可能加入到淮海战场上来。主要基于这样几点:

其一,早在提出发起淮海战役时,粟裕就对这一问题做了深入的考虑和估计。

解放战争进入到第三年的时候,我军南线作战的重心是放在中原,根据这一作战指导,济南战役结束后,华野大军本应回师中原,与刘邓大军一起进行中原逐鹿。但粟裕认为,兵出中原,将面临武汉白崇禧集团和徐州刘峙集团的夹击,这样从战略态势上对我不利,显然这不是上策。

于是,粟裕在济南战役结束的当天,特地提出兵出华中,乘势发起淮海战役。这样一来,便可避开武汉的白崇禧集团,专门对付徐州的刘峙集团。这一点粟裕在谈《淮海战役》时说得很清楚。换句话说,粟裕在向中央军委建议兵出华中而非回师中原,已然考虑到了白崇禧不可能加入到徐州战场方向上来。

其二,白崇禧一向视军权如命,他连徐蚌会战(国民党称淮海战役为徐蚌会战)统一指挥权都不要,何来同意派麾下部队加入到淮海战场呢?

早在淮海战役发起前,蒋介石一度打算要白崇禧任徐蚌会战的总指挥,统一指挥徐州和武汉两大集团。白崇禧先是同意,但很快变卦,以“南京可以直接指挥,不必重床叠架”为由坚决推辞。白崇禧绰号“小诸葛”,城府深、智计多、反应快,他的变卦肯定有他的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白崇禧的心理,他深知来蚌埠表面上可指挥两大军事集团,实际上由于他是桂系这一身份,他根本指挥不了以国军嫡系为主的徐州军事集团,同时,他也摆脱不了蒋介石对指挥的直接干预。另外,从时间上来讲,他既来不及调整部署,也来不及将他的武汉指挥所移植到蚌埠地区来。而刘峙的指挥机构他不可能信任,根本指望不上。所以,不难判断,白崇禧连统一指挥两大集团的指挥权都不要,他更不可能让他的麾下部队加入到淮海战场上来,听从别人的指挥的。

其三,白崇禧对徐蚌战局早就有自己的判断,他认为国民党军从部署到指挥都存在问题,不可能打赢这场会战。

从战略指导上来讲,白崇禧认为国民党高层战略模糊、举棋不定;从作战部署上来讲,白崇禧认为徐州军事集团把数十万大军摆成了“死十字”,要命的是这种部署想调整都来不及;从协同作战来讲,白崇禧深知国民党军派系林立,互相倾轧,不可能形成整体合力。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国民党军的徐蚌会战,可谓是打也不是,退也不是,守也不是。完全可以说是未战而先败。对于这一点,白崇禧远比国民党其他高级将看得更深、更准。他曾私下对手下人说:“战局不可能挽回,再增加两个兵团也不能顶事,多投入一个兵团就多送一个兵团”。透过他的话,不用说武汉集团的20万大军全加入进来,哪怕是多加入过来少部分兵力,白崇禧都不可能同意。而事实上,除黄维兵团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被调到淮海战场外,其他的部队,包括宋希濂兵团,白崇禧都坚决阻止他们加入到淮海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