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1941年的一天,罗荣桓所部,两千多后勤机关人员,这些人要枪可没有,携带的瓶瓶罐罐倒是一大堆,算是非战斗人员,再加一个七百来人的特务营,拢共三千人,被日本人五万大军围的那叫个严严实实。
当时部队开会讨论怎么突围。
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的,东西北三个方向,讨论了一个遍,向东突围的有,向西突围的也有,连北边都有看中。
总之各抒己见,都有各自的道理,就是没有说向南,为什么呢?
那地方可是日本人的大本营,一说这三个字,就算是不懂军事的都知道,这个方向绝对是铁板一块,从这里突围,不撞围墙都不可能。
但等到所有人把自己的道道讲清楚之后,罗荣桓拍板决定就是打西边突围。
这话一出口,当时就把在座的军事人员听傻了,还有这么干的。
靠着七百来人,带着两千多非战斗人员从日本人的大本营方向突围?这,有点看不明白。
结果呢?结果不费一枪一弹,不损一人的情况下,还真就跳出了日本人的三道封锁线,顺道还端了日本人一个三百人的运输部队。
这买卖简直赚大发了,当时就把日本指挥官畑俊六给起的,抱着脚的骂,自己手底下养了一堆的饭桶。
好了,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瞅。
按照老规矩,小编先说一下背景。
背景
这个背景,就简单地介绍一下罗荣桓的经历,再聊一聊当时日本围攻罗荣桓所部的环境。
1902年的时候罗荣恒出生在湖南省横山县,家里的条件还不错,能供养他一直读书,在1926年从青岛大学预科毕业。
毕业以后就回到了乡里头,组织了农民协会,第二年又进入到武昌的中山大学进行学习。
从这里我们就知道,罗荣恒很早就对当时中国的环境不满,想要改变这个世界。
所以在进入武昌中山大学学习的这一年,他就加入了共产党,您要知道在这个点上加入共产党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因为当时的大环境是大革命失败,整个共产党被白色恐怖所包围,蒋介石的国民党到处的抓人,还有一些人面对困境选择退出的。
从这件事,就能看出来罗荣桓对于革命的意志很坚定。
罗荣桓入党之后,就被派到了鄂南,在这里组织农运,不长时间之后,他就参加了秋收起义。
大家伙都知道秋收起义失败了,但好在留下了火种,队伍经过整编之后,还剩下两个营和一个特务连。
队伍的编制上不仅进行了缩编,在制度上也进行了改革,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之上。
您都不知道,就是这次改编,罗荣桓成为了最早的连党代表,当时一共有七位连级党代表,他是其中一个。
此后,罗荣桓一直在政工这个岗位上工作着,比方说纵队党代表,红四军政治委员,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等等。
这一系列出色的工作,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
罗荣桓是个人才,是一位很好的领导干部,对这个同志我们发现晚了。
能够得到毛主席如此评价的人可不多啊。
到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时候,罗荣桓开始担任起一一五师的政治部主任。
好了,关于罗荣桓的经历小编就说到这里,接着说道说道当时日本人围攻罗荣桓所部的一个环境。
他是这么一回事,在1938年之前,八路军在山东的正规军就不多,那么依托地方上的武装应对日本人,这是一个很被动的局面。
您要知道1937年的十二月,日本人就进入到了山东。
再加上当时的山东根据地并不大,闪展腾挪的余地就小,被日本人重重包围,这显然要吃亏的。
而山东的位置很重要,这里的根据地不能丢,还必须扩大,死死的掐住日本人。所以就很有必要,派遣一支正规的八路军入驻山东根据地,以增强山东的抗日力量。
所以在1938年的时候,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就借着护送首长去徐州开会的名义,进入了湖西地区。
干嘛要这么做呢?主要是避开国民党的一些纠缠和干扰,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同一时间呢?萧华又带着一一五师东进支队进入了鲁西北地区。
最后又在1939年初的时候,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带着一一五师的师部以及六八六团也进入了山东。
这几支部队,这就算把山东根据地的大梁挑了起来。
您都不知道,罗荣桓所部一进入到山东地区,就来了一个开门红,在五月份的陆房战斗和八月份的梁山战斗中,足足消灭了一千五百个日军。
像这样的战斗,多来几次,一年下来保不齐日军一个联队就被吃没了。
战斗的胜利,越发的让一一五师信心大增,当时罗荣桓就提出了:
依(泰)山伴(东平)湖,向四周发展,建立泰(山)西根据地
咋说呢?八路军高兴,把日本人打了一顿,还顺道有了具体建设根据地的思路。
可反过来呢?日本人怒了。
山东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地区,而且在这么个地区和八路军正规部队交手,一个照面下去,就被打傻眼了。
您说日本人不怒那都是不可能的。
日本人就开始了对根据地的反复扫荡,这种扫荡在1941年的时候最为严重。
在这一年的十一月份,日本人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跑来了,打算亲自坐镇在临沂,对这次扫荡进行指挥。
说真格的,这个畑俊六还真就不好对付,这家伙对于中国兵法还真就摸到了一点门道。
别的部队畑俊六不管,他就紧紧盯着罗荣桓的一一五师的机关,大有一种在这次扫荡中,一口将一一五师的机关吃掉的意思。
所以当畑俊六侦察到了,八路军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两支部队的主力在山东北部作战。
畑俊六露出了狰狞的笑容,这一次他拉来了五万人马向着沂蒙山区压了过来,而且为了不留漏洞,他还特意将五万人马分成了十一路人马,分成了三个梯队,上演一场铁壁合围。
咋说呢?这一次畑俊六确实小心,没怎么露出破绽,他在根据地的包围圈越缩越小,到了十一月五号的时候,日本人的部队已经推进到了留田村(现在的沂南县张庄镇)。
而这个时间点上,一一五师的师部和当时的战工委(相当于省政府),都集中在留田村周围。
就这两个单位的人员足足有两千多人,还都是非战斗人员,而且机构里头不光是人员,还有很多瓶瓶罐罐的东西,杂七碎八的,还不能丢,所以行动力等各方面比正规部队要差上一大截,而保护他们的是一个七百来人的警卫营。
对面的日本人,不仅有足足五万人的规模,还有着飞机大炮的加持。
对于这次战斗,罗荣桓其实早就有所准备,所以上午的时候,特务营的四个连队已经和日本人的先头部队打了起来。
战斗从早上一直打到了中午,日本人也感觉出了留田村的不同寻常之处,围拢过来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多了。
“怎么办?”
按照战斗流程,这要召开一个战前会议,讨论一下战斗的具体部署和安排,顺道统一一下作战计划,毕竟人多力量大吗?
再说这三千人,算是山东这片地方抗战的核心力量,那是绝不能有所闪失的。
只要能把这三千人全须全尾地带出去,这就是对抗战最大的贡献了。
可要把这三千人带出去,可不容易,他们不仅不是战斗部队,行动力,作战能力可都不行。
所以这次会议很重要,参会的人很多,陈光,朱瑞,肖华,陈士榘等等都来了。
会议一开始,所有人都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会议形成了四个意见。
第一,向东突围,只要过了沂河、沭河,就会进入到滨海地区,这里有解放区。如果摊开地图来看,这一条路是目前跳出包围圈的一个捷径。
而且这个包围圈刚刚形成,敌人的合围还算不上,如果抓紧时间突围,看起来绝对是一个突破。
第二,向北突围,这里有国民党部队,是国民党的防区,是友军。而且山东纵队刚刚就是从这个方向上突围出去的。
第三,向西可以打入到蒙山地区,这算是一一五师的老根据地了。
第四,干脆就像山东纵队那样分散突围。
好吧,作为喜欢抗战历史的小伙伴,其实读到这里的时候,前三条看起来还成,最后一个看起来有点冒险了。
如果都是战斗人员的话,还能考虑一下,但三千人的队伍里头,可有两千多是非行战斗人员,怎么个分散吗?显然是不能够采取的,
那么就剩下了,从东,西,北三个方向上突围了。
说到这里,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不往南突围呢?
因为留田村的南边,往前推进二十公里就是临沂,那里可是畑俊六坐镇的地方,算是日本人的大本营。
这种地方,往往是敌人布置兵力最多,封锁最为严密的地方。
那么到底往哪里突围呢?所有的人都看向了罗荣桓,作为政委他有最后的决定权。
“向南!”出乎意料的是,罗荣桓指出一个所有人都感觉到意外的地方。
就在所有人都诧异的时候,罗荣桓给出了解释。
向东,这里是最捷径,也是最快跳出包围圈的地方,而且一出去就是解放区。
八路军能看出来,难道日本人就看不出来吗?畑俊六可不蠢,反而这是一个相当狡猾的对手。
所以他给八路军展现出来的,包围圈还没有形成的现象,完全是一个假象,一旦八路军选择从这里突围,那么必然有一个大口袋等着这三千人。五万多人布置,怎么布置都能布置得过来。
然后向北,那里确实是山东纵队分散突围的地方,但也正因为是这样,北边的日本人已经失去了他们的目标。
好吧一支失去目标的部队,还会在原地搜寻吗?显然不可能,他们最大的可能是参与到下一个目标,而目标的对象绝对是留田村,因为山东这里的根据地,就两个主要目标,一个是一一五师,另一个是山东纵队。
所以北边的日本人想什么,用脚趾头猜都可以猜得到。
也就是说从北边突围,很大概率会撞上这股子南下的日本人,而且就算是从这里真突围出去了,北边的国民党可是有顽军的,他们不趁火打劫都不可能。毕竟皖南事变的事情,就在那里放着呢?前车之鉴啊!
至于向西突围,那里确实是老根据地,地头熟,人也熟,看起来确实是一个好的方向。
但反过来去想就能想明白了,既然是老根据地,日本人会放过这片区域吗?显然是不可能,所以日本人会把这里作为重点,来进行针对。
也就是说,这相当于从一个包围圈跳到了另一个包围圈,费那劲干嘛?
至于向南突围,看起来是一种飞蛾扑火的行为,但要记住了,这次日本人出动了足足五万兵马来实施这次计划。
日本人打一场战役,少了五六万,多了也就是十几万而已。
这是什么意思?这一次日本人的扫荡,算是倾巢出动了,所以这个方向虽然是日本人的大本营,但这里是一个空巢。
从这里跳出去之后,弄不好还能吃掉一部分日本人的兵力,这个点上他们可是没有力量回援的,有时间这么干的。
那么向这里突围,显然是合适的。
战争上的虚虚实实就是这样的,看起来是一个软柿子,其实这里有一张虎牙,看起来凶险保不齐他就是一个生门。
罗荣桓的一席话,让众人茅塞顿开。
“成,就这么干!老虎的口钻一钻,看看他有没有吃掉我们的这口好牙齿!”
打开地图,罗荣桓根据侦查得来的情报,在地图上画了三条蓝色的线条,算是日本人的封锁线,然后在留田村这里用红笔画出一个圆圈,引出一条红线,穿过三条蓝色的线之后,一头又扎向了西。
所有人看得明白,红线代表了这次行动路线,从留田村出发,绕过高里这个 地方,穿过临蒙公路,最终部队要在汪沟这一点停下。
而这里离临沂不到二十五公里的距离,这里有山区可以依靠,而且群众基础也可以,算是钻到了日本人的肚子里了。
这事就这么定了,大家伙回去做准备,天黑了就开始突围。时间紧迫,要知道日本人离留田村最近的一路也就只有2.5公里的距离,最远的一路不到7.5公里,而日本人的一路向头部队,已经在一公里外的地方和警卫营发生了交火。
散会后,所有人开始准备天黑之后的行动。
黄昏之后,日本人也消停了,一堆堆大火堆也烧了起来,天一黑,就开始用信号枪联络,四周围不断地有信号弹升起,期间还有马叫枪响的声音,日本人在天黑不愿意进攻,但弄的挺热闹的。
三千多人,就这么在夜幕的遮蔽下在河滩上集合了。
第一道封锁线的突破口在张庄,部队很快就到了。
部队没有贸然前进,而是派了几个侦查员进到了张庄里头。侦查员在里头转悠了一圈,发现里头压根就没有日本人,伪军倒是有几个。
这个情况和之前侦查员带回来的情报是相符合的。
那就没得说了,为了不让这几个伪军碍事,一把刺刀和几根绳子就把这几个伪军收拾得服服帖帖。
既然没有敌人了,罗荣桓下达了命令:“跑步通过!”
第一道封锁线有惊无险。
等到急行了七八里地的时候,高里村就在眼跟前了,这是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远远地就能看到日本人烧起来的大火堆,一个个的挨的还很近。
根据观察发现,日本人会间隔一段时间,向天上打上一发绿色信号弹,后边守火堆的日本人,会依次发射信号弹,此起彼伏的会形成一条很有规律的线,远远的看去,就知道哪里没有打。
不用问,这是在互相报告没事的一个联络方式。
“上!”等到信号弹刚刚发射完毕,一队侦察兵就出发了,向着火堆旁的日本人摸了过去,几把匕首就把日本人的哨兵给摸了脖子。
然后侦查员就把日本哨兵的衣服扒拉下来,自己套上,学着日本人的样子哆哆嗦嗦的一边走一边烤火,按照日本人的规矩,看到前边的打了信号弹,他也就跟着打就完事了。
这个点被拿下之后,三千人的队伍很快就冲过了这道封锁线。
最终部队到达了汪沟,一瞅这里,大家伙都乐了,所谓的第三道封锁线,连个毛线都没有看到。
到这里,所有人都知道,罗荣桓的判断是正确的,这里是敌人的真空地带,没得说,八路军现在就是钻入敌人内部孙悟空,这下有的日本人看的了。
当时部队到了汪沟,就开始进行休整,毕竟一个晚上的急行军,也疲惫了。
天亮的时候,日本人开始对留田村发起了进攻,一拳打空了,发现那里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
“呦西!”畑俊六感觉脑壳要冒火了,费了这么大劲,啥都没有捞着。
畑俊六这里还生气呢?罗荣桓已经,找机会埋伏日本人了。
部队在临沂石兰这里搞了一个埋伏圈,直接就把日伪军的一支三百人的运输队给拿下了,吃的喝的搞了不少,很满意。
畑俊六一听就缩了脖子,赶紧的回援。
罗荣桓笑了笑带着部队离开了临沂,又回到了根据地。
这么来回的折腾,畑俊六啥也没捞到甘拜下风,灰溜溜的离开了山东。
您都不知道,当时八路军的部队里头还有随军记者,他是一名德国人,叫汉斯.西伯,他对这次战斗是这么写的:
“这次突围,未费一枪一弹,未损一兵一卒,便安全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八路军罗荣桓政委指挥的这场无声的战斗,必将成为抗战史上的典型范例,名扬天下……”
毛主席后来也知道了这场战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已经不是战术了,而是战略。一套新的理论,敌进我进的翻边战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