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在鄂豫皖坚持武装斗争的红二十五军,也奉命向平汉铁路以西实行战略转移,准备以鄂豫边界的桐柏山区和豫西的伏牛山区为目标,建立新的根据地。
张星江烈士
当红二十五军越过平汉铁路进入桐柏山区后,蒋介石急调 30多个团的绝对优势兵力,对其进行阻截和追击。国民党军队在鄂豫边一带调动集结,引起鄂豫边工作委员会工委书记张星江的注意。
当党的地下组织向他报告发现红军部队由桐柏鸿仪河向南进军的情况后,张星江决定立即前去和红军联系。11月21日晨,张星江带交通员韩本清(桐柏县后埠党支部书记兼)在鄂豫交界的界牌口一带找到了红军。在一个农家院里,张星江见到了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和副军长徐海东。
为了证实自己的身份,张星江向程子华和徐海东汇报了自己参加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情况。徐海东副军长介绍了红二十五军向平汉线以西实行战略转移的意图,张星江听后向他们介绍了鄂豫边党组织的状况和他掌握的国民党军队近期在枣阳、新野、唐河一带活动的情况,并表示愿给红军担任向导。
11月2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太白顶召开紧急会议,省委认为桐柏山区战略纵深小、周边敌情重,不具备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条件。会议决定,红25军继续向西北转移,取道豫西平原,挺进伏牛山区,相机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
当时,敌优势兵力正向桐柏山包围,形势极为紧迫。红二十五军首长同张星江商讨了下一步的行军计划,张星江建议,绕道东北,再转向西北,挺进伏牛山区。这样虽然多走了些路,却有三个好处:
一可避开敌人驻防的重镇要道;
二是中共地下党组织在此区域比较稳固,群众基础较好;
三可使敌人产生错觉,对红军行动捉摸不定。
以后的事实证明,张星江的建议对红二十五军顺利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隐蔽北上意图,迷惑和调动敌人,红二十五军继续西进,并由张星江作向导,带少数部队沿桐柏山余脉向南佯攻湖北省枣阳县城。
程子华
敌军忙向枣阳一带集结,其四十军推进到新野、唐河一带,鄂豫皖三省“追剿队"5个支队和一一五师到达桐柏以西地区,四十四师进至枣阳县城附近。
正当敌军形成包围,妄图将红军聚歼于枣阳之时,红军在熟悉地形的张星江和韩本清的引导下,突然于 22日由唐河县湖阳镇东的韩庄(现为唐河县祁仪乡临泉村)掉头向东,在保安寨冲破敌“追剿队"第五支队的拦阻,经过马振抚以南以东地区,转向东北。
23日,又在歇马岭、栗园一带击溃敌“追剿队”第二支队的进攻,绕道平氏、泌阳城东,经马谷田、贾楼等地乘虚北上,跳出了敌人的合围。
从泌阳城东向北,沿途村落稠密,围寨林立,封建势力雄厚,地方封建武装寻机袭扰红军。为减少前进道路上的阻力,担任向导的张星江积极宜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加上红军高举北上抗日旗帜,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争取了大部分围塞的封建武装保持中立,不但干戈相息,有的还能解囊相助。
张星江还组织当地党员群众积极支持红军,为红二十五军筹备粮草,送水送饭,收容安置伤病员等,使红二十五军得以顺利前进。正如红军战士议论的那样:
这位农民向导真是山里通,山山凹凹,沟沟岔岔,他摸得透,使咱们一路顺风,没卡过壳。在泌阳境内那二百多里,就像进了根据地,山沟里群众见了咱们,送饭送茶,捐鞋补衣,热情极了……
到泌阳八里岗,韩本清奉命返回,张星江继续担任向导,带路西行。二十五日,当红军到达方城县独树镇东的七里岗,遭到敌步、骑兵的猛烈合击。张星江和红军先头部队并肩战斗,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打退了敌人。天黑以后,红军在张星江的带领下,绕道七里岗以北的保安镇,冒雨雪连夜急行军,26日拂晓,进入伏牛山东麓。
为了避开敌人的主力,减少伤亡,快速西进,张星江建议部队从敌人布防空虚的鲁山县向西进军。军首长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以他为向导,从叶县沿东面伏牛山的捷径,一晚到达鲁山的温泉。
这时已进入伏牛山腹地,再向前就是栾川、卢氏县境了。当部队路经鲁山县西部的赵村时,张星江即去该村共产党员李正名家了解情况,还要他尽快通知当地党组织支持红军过境。红军经过鲁山、嵩山一带的一行树、车村等地时,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尽管他们生活很苦,仍积极为红军送粮送饭,使干部战士非常感动。
张星江不熟悉栾川、卢氏的路径,便在当地给红军找了个向导。他同程子华话别,程子华再次紧握张星江的手,感谢他和鄂豫边党组织对红二十五军的支持和帮助,并将红二十五军同鄂豫皖根据地的联络任务,交给了鄂豫边工委。军参谋长戴季英亲自把张星江送出警戒线,还给了他一笔经费。
当张星江在伏牛山区的车村(今属河南省嵩县)和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握手话别的时候,程子华把红二十五军写给中央的报告和给红二十八军的联系信交给张星江,让他设法送交在鄂豫皖边区坚持武装斗争的红二十八军军长高敬亭。
1935 年初,张星江从山西回到鄂豫边后,即前去鄂豫皖寻找红二十八军。他根据程子华指示的路线,先到豫南的信阳,再南下到鄂豫交界的武胜关,然后折转向东,沿着湖北省大悟县北的三里、宣化一线东行。
高敬亭
由于主力红军西征,敌人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实行了野蛮的“三光”政策,使许多地方成了无人区,张星江冒着危险和严寒,经过千辛万苦的跋涉,最后总算在新县的卡房找到了红二十八军,并见到了军长高敬亭。
张星江向高敬亭递交了红二十五军的信件和写给中央的报告,介绍了红二十五军的西征经过和鄂豫边工委的工作情况,高敬亭指示鄂豫边工委要尽快建立武装,开展游击活动,以配合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斗争。
张星江返回鄂豫边后,让工委组织部长张旺午去陕南,递交高敬亭写给二十五军的联系信。之后,他还数次派李金山、郭同昌、余修善等同志赴鄂豫皖和陕南,架起了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联系的桥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