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越汽车的兴衰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的辉煌起点

极越汽车的诞生,可谓承载着各方的殷切期待,它是百度与吉利共同打造的 “新能源 + 智能驾驶” 双剑合璧的标杆。2021 年 3 月,集度公司成立,百度持股 55%,吉利持股 45%,这便是极越汽车的前身,拉开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崭露头角的序幕。

当时,百度在 AI 技术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以及领先的布局,负责为极越汽车提供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比如其 Apollo 智能驾驶系统、文心一言赋能智能座舱等,让极越汽车在智能化方面有着强大的竞争力,刚亮相时在智驾方面可以说位列国内第一梯队。而吉利作为传统车企巨头,拥有成熟的整车平台和强大的制造能力,为极越汽车提供了坚实的生产制造基础,像基于吉利 SEA 浩瀚架构打造的车型,有着成熟的供应链与工厂支持。

在技术依托如此强大的背景下,极越汽车定位高端,旨在打造具有创新性、科技感十足的新能源汽车,从最初的主打自动驾驶,到宣称要做最好的机器人汽车、智能驾驶汽车,每一步都彰显着其想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拓出一片新天地的决心,初入市场时也确实吸引了众多目光,在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可谓是初露锋芒,一度被视为新能源领域极具潜力的 “明星” 品牌。

无奈的黯然落幕

然而,距离 2025 年不到 20 天的时候,极越汽车却突然传出 “清盘” 的消息,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震动。2024 年 12 月 11 日下午 6 点,极越汽车 CEO 夏一平召开全体员工会议,宣布公司就地解散,曾经的辉煌就此戛然而止,无奈地落下帷幕。

极越汽车走到这一步,背后有着诸多复杂的原因。从市场竞争方面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极越汽车虽然有着高端的定位,但截至 2024 年 11 月,其累计销量约为 1.3 万辆左右,这个数据远不敌同为吉利阵营的极氪 11 月单月 27011 台的销量,11 月极越的销量仅为 2485 台。它不仅面临来自华为、理想、蔚来等头部造车新势力的强大竞争,同时,也面临吉利内部极氪、领克这些月销量早已突破万辆大关的品牌的挑战,可谓腹背受敌。

在公司治理和决策层面,作为合资品牌,百度与吉利各有各的考量,在战略上很难达到高度统一。对于吉利而言,极越本就不是 “亲儿子” 而只是合资方,出了问题,往往先看百度的态度,再做下一步打算;而对于百度来说,从极越成立之日起,投入不少却未见盈利的迹象,在百度内部就如同 “鸡肋” 般的存在。所以当极越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时,并没有看到两大集团高层站出来表态 “救市”,而是只能任由极越自己去应对困境。

说到资金链断裂,这无疑是压垮极越汽车的关键因素。据内部人士透露,原本计划今年下半年会有一笔 30 亿的融资到账,然而百度在进行尽职调查后,因发现极越存在高达 70 亿的财务窟窿,决定不再出资。这使得极越汽车资金链彻底断裂,连员工的社保和工资发放都成了难题,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内部决策等多重因素交织下,没能继续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走下去。

极越汽车陷入困境的缘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部竞争压力

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竞争白热化的阶段,犹如一片硝烟弥漫的战场,各车企都在使出浑身解数抢夺市场份额,极越汽车身处其中,面临着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

一方面,头部造车新势力发展势头迅猛,像华为、理想、蔚来等品牌,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已经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用户。例如,理想汽车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出色的产品性能,在 2024 年销量持续增长,仅三季度便实现盈利;蔚来汽车不断推新车型,完善产品矩阵,其品牌影响力也不容小觑;还有小鹏汽车,虽经历过波折,但通过将智驾功能做优、降低能耗、提高性价比等方式成功实现翻盘,旗下车型小鹏 Mona 03 和小鹏 P7 + 一经上市便成爆款。这些头部新势力车企在技术研发、产品打造、市场营销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户认可度,极越汽车想要从中突围,难度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同为吉利旗下的其他品牌也表现出色,对极越汽车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例如极氪品牌,在 2024 年 11 月单月销量就达到了 27011 台,月销量早已突破万辆大关;领克品牌同样凭借着自身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吉利内部资源分配等情况下,极越汽车作为合资品牌,在获取资源和支持上相对来说并不占优,在市场份额争夺上逐渐力不从心,腹背受敌,面临的竞争压力愈发沉重。

内部决策难题

极越汽车作为百度与吉利联手打造的合资品牌,本应集两家之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展拳脚,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因双方在很多决策上存在分歧,陷入了困境。

在战略层面,百度和吉利很难达到高度统一。吉利作为传统车企巨头,有着自己成熟的整车制造、销售以及品牌运营等一套体系,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倾向于从传统汽车制造的角度去考量,例如注重车辆的生产工艺、供应链管理以及线下销售渠道的拓展等。而百度,作为在互联网和智能化领域有着深厚积累的科技巨头,更侧重于将先进的 AI 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融入到汽车当中,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来打造差异化优势,更看重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化功能的开发与应用。这两种不同的发展思路,使得双方在制定企业战略方向时常常出现分歧,难以形成一个清晰且有力的指引,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摇摆不定的情况。

例如,当极越汽车在市场中面临销量不佳等问题时,双方在如何调整战略、加大投入还是控制成本等方面各有各的考量。对于吉利而言,极越并非是其 “亲儿子”,只是合资方,在出现问题时往往先看百度的态度,再做下一步打算;而对于百度来说,从极越成立之日起,投入不少却一直未见盈利的迹象,在百度内部就如同 “鸡肋” 般的存在。所以当极越出现资金链断裂等关键问题时,并没有看到两大集团高层站出来坚定表态 “救市”,而是只能任由极越自己去应对困境,内部决策难题成为了制约极越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产品销量不佳

极越汽车目前在售的车型有极越 01 和极越 07 等,但从销量数据来看,整体表现不尽人意,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打出影响力,进而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极越 01 作为首款车型,于 2023 年 10 月 27 日正式上市,上市初期销量仅为每月 1000 辆左右,甚至在上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紧急降价 3 万元,可销量依旧未能显著提升。2024 年情况也不容乐观,像在一些月份的销量数据中,它与竞品相比处于劣势。例如在中大型纯电 SUV 销量榜单中,虽然后来其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在智能化营销方面不断出招等,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销量回暖,在 5 月以 1001 辆的销售成绩,成功摘得 “探花”,还以 4.86 的口碑分拿下榜首位置,但整体来看,在全年的累计销量方面,不敌很多竞品。

2024 年 9 月上市的极越 07,官方定位是「C 级纯电 AI 智驾轿车」,上市 48 小时订单达 5000 台,一度让人看到了销量增长的希望。这款车有着诸多亮点配置,像全系给了满血的高通 8295、全系满血双 OrinX 纯视觉智驾,有着吉利浩瀚平台三电和操控底色,还配备了宁德时代最新的麒麟电池等。然而,实际的市场销量与头部造车新势力以及同级别竞品相比,还是显得有些逊色。据统计,2024 年前 11 个月,极越汽车累计交付约 1.4 万辆,远不及部分品牌的月交付量,在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品牌知名度不够高,难以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下风,最终也影响了整个企业的发展态势。

极越汽车 “停摆” 后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员工面临的问题

极越汽车宣布解散后,员工们瞬间陷入了困境之中。首先在社保和离职赔偿方面,出现了诸多纠纷。原本公司承诺会解决员工的社保缴纳以及离职赔偿问题,像计划让员工在 12 月 16 日前自愿离职并签署协议,赔偿方案为 N+1,赔偿款在次年 2 月 15 日前到位,但又表示存在不确定性,甚至称 “统一口径没钱了”;而选择留下的员工则面临停薪留职,且公司不再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的情况。有员工反映,截至特定时间点,账户的社保金额仍未到账,还有员工因为公司断缴社保,担心影响自己在户口、购房、子女上学以及居住证等方面权益。尽管后来百度和吉利表示会积极协助处理相关事宜,也走完了转账流程为极越员工缴纳 11 月社保,但后续 12 月的相关问题以及离职员工赔偿、留守员工待遇、落户员工社保及劳动合同、孕期员工的三期补偿等问题都还在艰难谈判中。

在就业过渡上,虽然极越汽车的智能化部门等是市场的稀缺资源,在其出现经营波动后,“友商” 开启了大规模招聘活动,像小鹏汽车、蔚来及子品牌乐道、零跑等车企纷纷向极越汽车的优秀员工抛出橄榄枝,甚至有企业还开启了针对集度汽车的专场招聘。但整体来看,员工们从原岗位离开再重新融入新环境,依旧存在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毕竟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工作模式等,对于这些员工来说,要完全适应并非易事,极越汽车员工们的职场之路在这次风波中遭遇了不小的坎坷。

车主权益保障

对于极越汽车现有的车主而言,在吉利接手后,部分权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例如,售后方面将由吉利领克负责,车辆的终身质保依然有效,积分充电也会由吉利来承担,网络和移动协商的相关事宜同样由吉利负责,并且软件会留一个团队进行维护,服务器方面接入吉利。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也公开承诺,吉利会以负责任的态度,采取切实行动,把车的正常使用和售后服务做好,吉利单方面能做到的会立刻行动,需要和集度、百度协商的也会抓紧推进。

不过,目前仍存在一些可能影响车主正常使用车辆的情况。比如软件维护虽然有团队负责,但后续软件更新的及时性、功能完善程度等都存在变数;还有车联网业务欠费等问题,可能导致诸如智能驾驶部分功能受限,此前就有消息称,在极越停摆后,智驾无法继续使用,只能用基础的车道保持功能,自动泊车等功能虽暂时未受影响,但也让车主们有所担忧,车主们在后续使用车辆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时刻关注车辆各项功能是否能正常使用,权益保障落实的完整度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供应商欠款风波

极越汽车陷入停摆后,众多供应商被拖欠货款的问题凸显出来,且截至目前,仍未得到妥善的解决方案。据了解,有超过 50 家供应商合计 3 亿多的款项没有着落,其中有的供应商被拖欠款项高达 3700 多万元,甚至有的供应商为了拿下极越的这笔订单,抵押了房子、车子,如今面临欠款难以追回的艰难处境。部分供应商在多次讨要无果后,已经准备起诉来维护自身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嘉定区政府相关部门已经介入此事,开始统计供应商欠款情况。12 月 13 日,在上海虬桥村民委员会登记现场,有工作人员组织到场的供应商填写表格,收集企业名称、联系人、供应商品、欠款金额、应付款日期等信息,后续这些欠款能否顺利追回,还需要各方进一步协调推进,这也成为极越汽车停摆风波后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之一,关乎众多供应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新能源汽车行业启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势力的生存挑战

在当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新势力品牌面临着诸多严峻的生存挑战,极越汽车的情况便是一个典型例子,而这在其他车企身上也同样有所体现,比如哪吒、高合等车企也正深陷类似的困境之中。

从资金方面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本就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进行研发、生产以及市场拓展的领域。以极越汽车为例,原本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有一笔 30 亿的融资到账,然而百度在尽职调查后,发现其存在高达 70 亿的财务窟窿,进而决定不再出资,这直接导致极越汽车资金链断裂,连员工的社保和工资发放都成了难题。哪吒汽车虽在 2024 年 4 月获得了总额不少于 50 亿元的融资,但其短期借款余额却有 43.17 亿元,且此前连年亏损,造血能力缺乏,同样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甚至出现了全员降薪的情况。

在市场层面,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消费者的选择众多,各车企都在使出浑身解数抢夺份额。极越汽车尽管有着高端的定位,但截至 2024 年 11 月,其累计销量约为 1.3 万辆左右,远不及同为吉利阵营的极氪等品牌。哪吒汽车在 2022 年还是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冠军,可后续推出中高端产品冲击市场却未成功,销量逐渐下滑,在 2024 年前三季度,累计新车交付量同比也出现了下滑情况。

竞争方面更是激烈,不仅有像华为、理想、蔚来等头部造车新势力凭借自身优势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收获大量忠实用户,给其他新势力带来巨大压力,而且传统车企也纷纷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推出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内部资源分配等情况也影响着新势力品牌的发展。像极越作为合资品牌,在吉利内部获取资源和支持相对不占优,面对吉利旗下其他表现出色的品牌竞争时,逐渐力不从心。

总之,当下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在资金、市场、竞争等多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想要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突围并站稳脚跟,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市场发展趋势思考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向前发展,市场的淘汰赛正日益加剧,未来的行业格局也将发生重大变化,诸多趋势特点逐渐显现出来。

一方面,行业内的分化现象愈发明显,很可能大部分新势力品牌将会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退出市场。例如过去几年间,中国新能源车企数量从 2021 年的 300 余家下降至 2024 年的不足 50 家,众多缺乏核心竞争力、资金链脆弱、战略规划不足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像威马汽车等曾经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如今也已难寻踪迹。可以预计,未来几年这种淘汰趋势仍会持续,市场集中度将越来越高,呈现出 “强者恒强,分化加剧” 的局面。

另一方面,行业发展将更加注重盈利和产品差异化。在经历了前期的市场扩张和激烈竞争后,车企们逐渐意识到单纯依靠低价、堆砌配置等方式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在盈利性上有所突破。比如特斯拉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等方式实现成本优化,增强盈利能力;比亚迪凭借深厚的电池技术积累和广泛产业链布局保障生产连续性的同时,也提升了盈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