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猪妈妈

“孩子说话老不算数,是不是我教育有问题?”

家长群里,一位妈妈问。

原来,上周孩子上数学课迟到了,被老师罚站。

下课后,孩子很委屈地给她打电话,要她向老师求情。

她想:一是孩子上初中后,课业繁重,经常很晚才睡,早上起不来也可以理解;

二是孩子迟到了可以提醒、批评,担心罚站会伤孩子自尊

三是站着上课,肯定会影响听课质量,为了点小事,把影响扩大,不划算......

“这种处罚方式,确实有点重了。”

于是,她先是共情、安慰了孩子的情绪,接着又给老师发信息,说孩子知道错了,请老师免了接着罚站的处罚。

到这里,这位妈妈都觉得,自己的处理好像没问题——

但关键是,第二天,他儿子又迟到了!

她开始怀疑,自己对儿子是不是太过纵容?是不是老师的做法才是对的呢?

我们经常说,要共情、要理解、要尊重孩子,要保护孩子的天性和想法,这样养出的孩子,才松弛、才自律、才自驱。

但现在的孩子呢,有很多情绪问题:

爱计较,玻璃心,一点点小事就崩溃,需要别人包容,却从不体谅他人,有时越夸、越理解,他就越来劲。

不但没有更严格要求自己,反而表现出自私、自利、敏感、脆弱、畏难的趋势......

理想和现实为何如此背道而驰?

其实,越来越多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和想法,这绝对是件好事。

但共情呢,是一种具有强大治愈力,但又不太容易掌握的沟通技巧。

《松弛养育》中说,共情它不是卷入和融合,也不是服务和修补。

好的共情,父母不需要和孩子一起去承担所有不快,也不需要代替他们去解决一些麻烦。

这个过程,父母需要很好地守住边界。

要是共情孩子过了头,到头来就会伤人、伤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度共情,正在拖垮孩子

1、放大式共情,孩子更情绪化

一位妈妈说,她曾经就陷入共情的困境。

有次她在洗澡,5岁的女儿在外面玩,摔了一跤。

她听着响动,判断是普通的滑倒,就只隔空安慰了一句。

结果从浴室出来,她发现孩子还趴在地上那块儿,很生气地瞪着她。

于是她就用学过的话术安慰:

“宝宝摔着了,有点疼是吗?妈妈刚刚在洗澡,没能及时关心你,你等太久,有点不高兴了对不对?”

结果孩子听完,心情不但没好转,反而伤心大哭起来。死活不起来,还对她发脾气:“都怪你都怪你”“我就不要就不要”。

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她当时有点懵。虽然也生气,但她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安慰:“来,妈妈看看,哪儿摔到啦?帮你揉一揉。”

结果是,屁大点事儿,她硬是抱着女儿哄了一个小时。

她说,这样的情况还很多。她发现,自己越关注孩子情绪,孩子就越退缩,越理解孩子情绪,孩子反应越激烈。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孩子被老师批评几句,就受不了;一次考试不好,就消沉很久。

明明共情了孩子的情绪,为什么孩子反而很情绪化呢?

孩子需要的是能量,不是低视角下的抚慰。

不分轻重地共情,不但不能教会孩子如何正确面对一件事,反而放大了情绪,让孩子一直陷在情绪中。

孩子本来只有一点点害怕、紧张、尴尬、恼怒......结果被你一看见,一肯定,反而增加了这些情绪的“合理性”。

他们就会更加有理由、有底气地把这些情绪吸收,或不加调节地发泄出来。

2、越界式共情,让孩子失能

亲戚家孩子初一,才开学两个月,家长群就已经被“吵散了”。

一开始是清洁问题。

一半家长认为孩子学业紧张,不如花点钱,请人打扫卫生;一半家长觉得,孩子都这么大了,就该多劳动多锻炼。

结果就这么一个问题,群里炸锅式地争论了两周。

接着呢,又是同学矛盾。

一位同学在学校被另一位同学取外号,这位同学的家长,就在群里提醒另一位同学的家长“注意点”。

另一位同学的家长呢,觉得有问题,你私下沟通,不应该在公开场合点孩子。

结果两人就在群里,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

后来,为了避免影响扩大,群主不得不解散家长群。

事件的对错这里我们不便讨论。我只想请大家关注一个现象:

作为事件的主体——孩子,在哪里呢?

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明明是孩子的事情,我们却越来越少听到孩子的声音,看到孩子的影子。

现在很多家长都很“心疼”孩子,都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孩子身上,都会设身处地去考虑孩子的感受、处境。

孩子被欺负、受委屈了,家长第一时间冲在前面,找对方理论、“拼命”;

孩子犯错了,也是家长赶紧出来道歉、解释、说情,跟自己犯错了一样;

但本该面对、处理这些事情的孩子,却几乎可以隐身。

文章开头的那位妈妈,处理事情的方式似乎合情合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是她去处理?

觉得老师的处罚不公,找老师理论、求情,向老师承诺不再犯错,这些不都应该是孩子做的吗?

家长越界式的共情,本质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弱者,不相信孩子能面对这些事,也不给他们面对的机会。

在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下,孩子习得的,不是承担,不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而是逃避,等待父母去解决。

解决得好,心安理得;解决不好,自己也不改变,反过来责怪别人:

“还不是你没有能力。”

“你没钱你可以不生。”

你看,很多负面情绪也正是这样来的。

最后孩子就真的成了一个弱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度共情,正在消耗家长

更不健康的是什么呢?是现在的家长,越来越不敢对孩子有脾气。

1、无限度共情,蚕食家长能量

朋友的孩子,大部分时间是他爸妈帮着带,家里老人爱孩子,就什么事都顺着来。

最近,她发现孩子特别缺少同理心。

比如,前几天,她坐在床上看书。

孩子想从上面越过,不小心踩到了她腿上。

“非常疼,当时眼泪刷一下就出来了。”

结果呢?孩子看到她哭,完全没反应。

还因为她“啊”地叫了一声,埋怨说吓了他一跳。

朋友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也只是克制地说:“妈妈确实惊着你了,但你把妈妈踩痛了,你知道吗?下次不能这样了。”

听完我震惊!

我说:“这你都不发脾气?你居然还在理解他?”

结果朋友回:“我应该发脾气吗?”

在朋友看来,“他也不是故意的”“他不知道我很痛”“我本来陪他的时间也不多(不想发生矛盾)”“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

我更震惊!

你痛了,你委屈,你感受到了他的冷漠,这些难道不是非常重要的事?这些都应该让孩子知道啊。

而更重要的是:父母也是人,是人都会有脾气。这些情绪不合理地表达出来,攒着憋坏自己吗?

这种毫无限度的共情,和溺爱有什么区别?

父母长期情绪过载,孩子却浑然不觉......

现在很多孩子不在乎别人的感受,遇到一点点没有道理、不公平的事,就受不了,就是因为我们一直把他们置于一个快乐、和谐的真空世界。

试问,真实的社会,哪里有那么多理解,哪有那么多包容,哪有那么愉快啊?

孩子连面对冲突的经验都没有,他们又有什么能力应对未来?

费那么大劲,还把孩子养废了,那最后内耗的还不是我们自己?

2、牺牲式共情,危及亲子命运

一位妈妈和我聊,她和老公关系已经破裂,生活在一起非常痛苦。但为了女儿,她不敢离婚。

原来,她在重组家庭长大,她不想离婚,给丈夫再结的可能(丈夫再结,肯定不会再管孩子)——

她不想给女儿“父母都有自己的家,却唯独没有我的家”的那种感觉。

自己淋过雨,要为孩子撑把伞,这当然很好。

但,如果“撑伞”行为中包含着牺牲,就一定要警惕:

到底是孩子淋不得雨,还是你自己一直没从那场雨中出来?

当我们还困在过去的“害怕”中时,又怎么有力量去撑这把伞?

不离婚可以是因为经济、情感、生活方式等各种个人原因,但唯独不能是因为孩子,因为别人。

现在很多父母,口口声声为了孩子,但却不明白:

任何以牺牲自己为代价的“爱”,都是在为未来的关系埋雷。

你的“付出感”,会成为一把隐形的“刀”,绑架自己,也绑架孩子。

孩子不是弱者。

他有能力,也有自己的命运。

你只有先过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支持他,不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情的边界,从意识到“不需要”开始

说了这么多共情的陷阱,那好的“共情”该是什么样子?

共情的边界,是从我们意识到这些“不需要”开始:

1、好的共情,不需要你扮演

有妈妈问,孩子的做法确实不对,我该怎么去共情?

《最爱不过我懂你》给过一个答案:我能体谅你的心,但不认同你的行为。

好的共情,不是你非得去认同孩子的某个行为,而是理解这些行为、情绪的发生——

你需要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和特点,理解哪些行为、情绪,原来是正常的,犯错原来也是正常的。

不大题小做,忽略孩子;也不小题大做,过度关注孩子的情绪。

有能力,就多关注,多看见,多理解;没能量了,不耐烦了,也可以不干。

共情是相互的。不是我们单方面努力扮演。

无论是用积极正向的思维,帮孩子还原事情真相;还是把一个人面对这种情况的真实反应呈现给孩子,都能帮孩子习得怎么正确地去处理一件事。

他也会因此越来越有共情力。

2、好的共情,不需要你代劳

共情最大的误区,就是父母深度参与事件的解决。

无论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还是忙前忙后帮孩子搞定——这本质都是一种代劳、一种控制。

共情不共行。

“哦,你被惩罚了,真是太糟糕了。当时情况是怎样的?你感受如何?那你打算怎么办?”

孩子需要的是平复情绪,理清思路,找到解决办法,不是你去解决。

倾听他的遭遇,包容他的感受,适当建议并支持。

当参谋,不当先锋。

相信孩子可以。

3、好的共情,不需要你压抑

有一次,闺蜜女儿没考好,在家乱发脾气——撕试卷、不吃饭、摔门、不理人。

她安慰了很久:

“这次题确实有点偏,好几个题型我们都没遇到过。妈妈觉得真不全是你的问题......”

“如果你觉得这次没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我们就好好准备,迎接下次考试。”

结果都不奏效。问我怎么办?

我说,如果该看见、该理解的,你都做到了。那行,你现在可以发脾气了。

是的,生活中,我就是这么干的。

我会花很多时间去耐心观察、倾听孩子,但是如果孩子还无理取闹,我也会一五一十把我的委屈、愤怒、他的错误,都倒出来。

吵一架,其实很痛快。

这也是在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并不是事事以你为先。我可以无条件地爱你(骂你的时候也是爱你的),但不代表我会无条件宠着你、让着你。

我的情绪也很重要,你也需要包容、理解我的情绪。

当孩子有一个从不内耗的父母时,他就能不内耗自己,同时也掌握好与人相处的边界。

4、好的共情,不需要你牺牲

现在,很多父母为孩子的成绩、前途,忧心、焦虑,甚至放弃自己的时间、事业,一门心思卷孩子,其实也是一种过度共情——

把孩子可能遇到的苦难,当自己的苦难;把孩子将要面对的未来,当自己的未来。

每个孩子,都有他本该面对的挑战,这不是你造成的,更不能因你而解决——你解决了这里,还会在那里——这才是人生。

毫无底线地牺牲自己,只会让你越来越没能量去“共情”孩子。

因为,所有“共情”的落点,都应该是“相信”:

相信你的孩子可以不开心,可以大哭,可以难受,可以起冲突,可以犯难。

也相信他也可以逾越这一切。

文章最后,我想说:

提出问题,并不是否定。切矫枉过正。

希望更多父母和孩子,都能相互用好“共情”这一能力:

有爱,有理解,又真实地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