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我军对待俘虏有专门的政策。首先是优待俘虏,不杀害、不侮辱,受伤俘虏还要给予治疗。去留随意,如果不愿留下还发给路费。这个政策早在1928年红军时期就已经形成。其次是对战俘进行思想教育和政治改造,使他们转变到我方的立场。方式有“诉苦”“三查”等能引起情感共鸣的操作。还有就是对那些有技术的俘虏,比如医疗人员、技术兵种等进行吸收利用,补充到部队当中。
那么,相对于我军歼敌数量比较多的三野和四野两支野战军,他们是如何处理俘虏的呢?鉴于华东根据地和东北根据地的环境不同,三野和四野在俘虏兵的处理上存在巨大差异。
解放战争中后期,三野和四野面对的敌军压力完全不同。老蒋把重兵调往了山东根据地,而在东北的兵力却只占据了几个主要城市,有大部分的根据地在我军手里。所以四野无论是在粮草装备的供应上,还是兵源的供应上,都非常容易。在这种基础上,四野储备了大量的”二线兵团“,能随时随地的补充兵源。所以在处理俘虏时就非常严格和具有选择性。
比如1947年夏天的一次战斗,刘震将军的第二纵队第4师收编了1200名俘虏,结果不到一个星期,就跑了几百人,甚至发生了俘虏兵枪杀老战士,和俘虏兵集体携枪逃跑的事件。第5师补充的800名俘虏,有400多人逃走,有一些甚至逃回敌方,泄露了我军的兵力部署。
所以经过这种严重的逃跑和泄密事件,让四野对待俘虏更加谨慎。罗荣桓元帅大力推行的“二线兵团”,就是因为收编俘虏的严重后果才专门创建的,目的是减少对俘虏兵的依赖。辽沈战役时,俘获了32万敌军,直接遣散了6万,也说明了四野对俘虏兵的排斥。
但四野对俘虏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区别对待。四野对有技术专长的俘虏兵,如医疗、炮兵或其他技术兵,是积极吸收的。例如,四野收编的3万多日本兵,就主要是医疗兵和各种技术兵 。
相对而言,三野的情况和四野却大不一样。三野成立时,部队中的士兵有一半以上是俘虏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收编这么多俘虏兵,难道不怕出问题吗?怕,当然怕。但是怕也没办法,俘虏是唯一的兵源。
首先,由于敌军的重点进攻,山东根据地受到严重破坏,之前广大的根据地逐渐丧失,导致兵源补充困难。用俘虏兵补充战损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其次,三野的战斗任务异常频繁,部队几乎没有时间对新兵进行大规模的训练,一些地方武装也迅速升级为野战部队,几乎没有后备兵源,在这种情况下,直接使用俘虏兵补充战损成了最快的方法。
于是,三野采取了“即俘即补”的政策,大量吸收俘虏兵来补充战损。
比如,在淮海战役开始时,三野兵力约为37万人,战役过程中伤亡10万多人,战役结束时反而达到55万人。补充的主要是俘虏兵。
为了不至于出现像四野俘虏兵逃跑和泄密的情况,三野专门研究和琢磨出一套教育和改造的方法,方法非常成功。战士们能够很快融入部队并参与战斗。例如,有的俘虏兵一个月就从普通士兵升成排长。三野的这种做法,不仅解决了兵源问题,还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总的来说,三野和四野在处理俘虏兵时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但都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而定。都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