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首歌就是《军港之夜》。
《军港之夜》的曲调软绵绵的,没啥通常所说的革命气势,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歌词。
当时有首歌叫《月夜哨兵》,里面的歌词是“当人们都在熟睡的时候,哨兵保卫着祖国的安宁”。
《军港之夜》的歌词核心诉求是“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而且是“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按照前几十年的教育和逻辑,我们的水兵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一刻也不能放松,即使睡觉时也要想着保卫祖国和人民,怎么能好好睡觉呢?还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呢?
这两者之间的反差和矛盾太大了,简直就让大家根本都无所适从。
那是1980年,大量传入内地的港台抒情歌曲已经在文艺界乃至社会上引发了一些争议,《军港之夜》恰巧遇到了这样的时期,自然也就成为了全社会争论的焦点。
《军港之夜》的故事
1980年中秋节,由《北京晚报》主办的“金秋新星音乐会”计划在首都体育馆举行。
当年海政歌舞团接到“金秋新星音乐会”演出邀请的时候,团长对苏小明准备选唱的歌曲《红河谷》不满意,于是,团长让团里的词作家马金星看看能不能创作一首新歌。
我们的神曲词作家出场了。
团长对《红河谷》不满意,既不是《红河谷》这首歌不好,也不是苏小明唱的不好,而是马金星创作过七十年代末的热门歌曲《泉水叮咚响》,团长的算盘是这样的好事看看能不能再来一次。
如果我们知道马金星是《泉水叮咚响》的词作者,那我们也就不会对《军港之夜》在歌词上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奇怪的了。
《泉水叮咚响》描写的是海军战士和女孩间纯洁的爱情,只不过通过极其新颖干脆的语言和旋律表达出来,一经唱出,就获得极佳的反响,神州大地各个角落,年轻人几乎人人会唱。
由于不能干扰故事主线,《泉水叮咚响》的故事这回就不多说了,只强调一下,马金星的创作态度是非常勇敢的,非常别具一格的。
在接到任务之后,马金星很快就想起了自己曾经到舟山群岛上体验生活的一次经历。
当时也是正值中秋之夜,马金星听到大海涨潮的声音,不知为什么想起了唐代张继的那句“夜半钟声到客船”,伴随着大海的阵阵潮声,马金星产生了一种睡在波涛之中的错觉。
所以,创作一开始,马金星就先写出了这句“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这种创作感觉来了挡也挡不住。
由于歌词写得太好,情感太过真挚,以至于后来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著名词作家王晓玲在给马金星的诗歌集《我心中的月亮》中评价道:
“这是金星的荣誉,也是海军的骄傲,足令我们这些写歌的人徒生羡慕之心……我何尝不想以我毕生词作换金星的一曲《军港之夜》呢?”
这种艳羡满满、求而不得的话听起来耳熟吧。一个多月前,C罗说过,内马尔说过,莫德里奇说过,梅西也说过:我愿意用我职业生涯里的所有荣誉,来换这座世界杯冠军奖杯,得到后即使让我立刻退役也行。
谱曲任务的这回不是《泉水叮咚响》的作曲吕远,而是刘诗召。刘诗召后来有另外一首传唱全国的作品,叫《爱的奉献》。
刘诗召拿到马金星写好的歌词后,跟着远航的水兵一块上船体验生活,寻找灵感。
然后就是重度晕船,最后吐得全身无力,躺在甲板上。
看着忙前忙后照顾他的水兵,刘诗召挺不好意思的,就问:你们每次出海都这样吗?
水兵们沉默了一会,回答:“是啊。每次在海面上航行就像生了场大病一样。但是就算再苦、再累,我们也要忍下来。水兵的工作,总得有人去做啊!我们不干,谁干?”
由于刘诗召太狼狈了,所以大家情绪也都不高。这时,一位水兵开玩笑来缓和情绪,说道:“也没这么恐怖,遇到大风大浪,你就想着这是在坐电梯、乘飞机,甚至是睡摇篮。这样想着,你就把晕船这茬事给忘了!”
这句话就像闪雷一样劈在刘诗召的心上,刘诗召知道感觉来了,尽管他此刻根本就站不起来去庆贺。
曲调根本就不是软绵绵好吧,那就是轻柔又宁静的睡在摇篮里的感觉。
神一样的词和神一样的曲,撞在了一起,神曲就这样诞生了。
在这首神曲面前,民众根本就没有抵抗力。
这台“金秋新星音乐会”,苏小明与《军港之夜》被安排在音乐会的最后,压轴登台。
朴素的歌词、柔美的歌声、口语化的演唱方式、哄孩子睡觉一般的柔情,瞬间就触动到了在场的所有人。第一段刚刚唱完后,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整首歌演唱完毕后,现场更是立即淹没在了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与欢呼声中。
苏小明连续返场6次,连唱了7遍《军港之夜》,最后又兴奋又惶恐,几乎要瘫在了舞台上。
虽然《军港之夜》因此风靡军内外,广受欢迎,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革命歌曲多以进行曲占据主导,苏小明“柔中有甜、甜中有情”的演唱风格,也招来了一些非议,遭到一些领导、权威的严厉批评。
苏小明:军港之夜
一位《解放军歌曲》音乐刊物的老编辑直言:军队的歌曲应以反映部队生活为主,内容应该是革命、健康和向上的,《军港之夜》格调不高,当兵的就要提高警惕,怎么能唱海军战士睡觉呢?
对苏小明,上级部门提出要求海政文工团领导找专人“好好帮助她,在演唱上处理处理”,并明确要求她参加元旦、春节演出时要改唱《十送红军》。
海军机关的一些领导更是反应强烈:这样的演员,部队不能留,要处理。甚至就连海军的部分首长也表达了对歌曲的反对。
1980年年底,这场争论达到了高潮,许多部门多次不点名地批评海军,批评歌曲。一些领导和相关媒体认为,改革开放不是什么歌曲都能“放”的,《军港之夜》带有极“右”倾向。《人民音乐》还发表文章,指出:军队的歌曲在内容方面,是要革命的、健康向上的。苏小明的歌曲,显然是软弱无力的。
这场争议当然惊动了时任海军司令员叶飞上将。
简单介绍下叶飞上将
叶飞上将战争年代的传奇故事多的几篇文章根本写不完,以后有时间会写。
这里只说说叶飞和这首《军港之夜》有关的背景介绍。
1、叶飞首先是个华侨,出生在菲律宾。叶飞的父亲叶荪卫非常爱国,从小就教育孩子不能忘记家乡,不能忘记祖国,“你们自己要争气”。
开国上将叶飞
2、叶飞在就任海军第一政委前,是国家的交通部长,这个职务有个特点就是常常需要出国,所以1975年以后,叶飞是国内少数一些亲身体会到国门之外发展情景的高级领导。
3、叶飞夫人王于耕曾是一名新四军女战士,时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4、样板戏《沙家浜》里郭建飞的原型刘飞、夏光等都是叶飞的部下,叶飞深刻理解,正确的文艺指引对战士精神面貌的重要作用。
叶飞题字“沙家浜”
好了,叶飞上将的相关背景介绍完毕,我们再次回到《军港之夜》。
《军港之夜》反映了部队的生活,有海味、有兵味,不错!
当时,时任海军司令的叶飞因心肌梗塞而住进北京解放军301总医院。一天,有护士向叶飞抱怨:你们的战士因为听了一首歌,被关了禁闭,这太欺负人了吧。
叶飞叫来秘书,本来的意思是想让秘书去调查一下,是不是有这回事。结果秘书根本就站着没动地方,直接说:确实有这回事,海军某基地俱乐部一名战士,因在有线广播中播放了苏小明的《军港之夜》而受到处分,被关了禁闭。
叶飞马上就意识到,这事不仅海军知道,全军知道,恐怕全社会都在关注这事。
叶飞没有立即表态,他觉得应该先征集相关专家的意见。
叶飞先请夫人王于耕让她出面邀请学校里、军内和地方上部分对音乐比较懂行的同志,一起观看苏小明的演唱录像,征求大家的意见,同时也问问学校里大学生的意见。
王于耕按叶飞的要求,找了相关人员看了苏小明的演唱录像。大家普遍认为:苏小明的《军港之夜》,贴近战士生活实际,曲调优美,饱含深情,唱出了战士的心声,是一首难得的好歌曲。
得到反馈后,叶飞心中有了主张。
他先是开了一次海军相关领导的碰头会,自然是要求抵制要求处理的声音依旧很强烈。
叶飞说了,那好,我们现场去看一场。
演出现场,钢琴缓缓奏起《军港之夜》主旋律,苏小明甜美的歌声响起……一曲唱罢,全场水兵们掌声雷动。
水兵们都情不自禁地高举双臂,口中高呼“苏小明!《军港之夜》!”
为了不辜负水兵们的热情,苏小明不得不绕场一周,再唱一遍《军港之夜》。
现场那些曾经持反对意见的军内的老同志、老领导都不再说话了。
随后,叶飞特意接见了海政歌舞团的领导和苏小明。对苏小明的演唱,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叶飞强调说:“《军港之夜》反映了部队的生活,有海味、有兵味,不错!革命歌曲不一定非得都是进行曲,都是硬邦邦口号,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毛主席的文艺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都一种风格,一个模式,文艺舞台怎么繁荣?”
后续
叶飞将军促成《军港之夜》的解禁和普及,不仅仅是带动了一大批有为青年立志参加海军,也不仅仅是指引了当时通俗文化的一个发展方向,而是以一种非常意外的方式给这个国家的民众带来这一百多年来从来没有过的心灵上的平静,“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的感觉是只有在真正和平的环境里才会具有。
然后就是,这个民族以非常从容的心态投身到后面几十年发展建设的时代大机遇中去。
《军港之夜》登上春晚
邓公视角更高一层,这件事看在眼里,就说了:叶飞你干海军太屈才了,海军还有几个人也能干,但是这件事就只有你能干,你来干侨务吧。
叶飞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身份兼任华侨委主任,兼管侨办 、侨联及整体侨务工作。
这就有点陈毅元帅去干外交的意思了。
接任叶飞的,就是“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上将。
当时全国各地的厂矿机关院校部队的大大小小各种联欢晚会上,都会有这首歌,甚至报幕词几乎都一样。
我们来念一遍下面的报幕词,体会一下:海风轻柔、海浪悦耳、水兵安然入睡、军港安静祥和……
《军港之夜》报幕词
大家好,我是谁谁谁
大家好,我是谁谁谁
男:宁静的夏夜繁星点点
蔚蓝的海岸微波荡漾
女:一艘艘战舰缓缓停靠,
将军港点缀得更加美丽;
男:听!今夜的海风特别轻柔;
女:听!今夜的海浪特别悦耳;
男:辛劳的水兵,夜色中安然入睡!
女:待朝霞满天,战舰将再次起航!
合:祖国的军港安静祥和!
下面请欣赏《军港之夜》,希望大家喜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