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跨年最强主线!

人形机器人正逐步显现出其作为跨年度投资主题的潜力,预计将接替低空经济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商业航天领域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它不仅集成了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及工业母机等关键技术,而且在未来可能替代房地产和互联网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接下来将从三个关键维度深入探讨这一趋势:

一、产业进展:

伴随大模型的公开以及英伟达 Cuda 机器人生态系统的开放,众多初创公司纷纷涌入机器人赛道。

Digit:在 24 年 8 月宣称在 GXO Spanx 仓库已完成一万个订单机器人的部署,属于当前商业化进程较快的机器人。

P1X:新推出 neo 机器人,针对家庭使用场景,预计在 2025 年实现年产量一千至两千台。

P 智元:发布了五款机器人,针对柔性制造、家庭服务场景以及商场接待等,量产的节奏十分明确。2024 年 10 月双足机器人开启量产,每月产量为 100 台,预估 2024 年整体出货量超过 300 台。

二、需求替代:

依据统计局的数据,截至 2024 年 6 月,中国汽车制造业累计用工人数达 454 万人。比亚迪 2023 年报公布的总人数为 703504 人,其中生产人员为 524673 人,生产人员占比约为 74.6%。

由此估算,仅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生产人员就大约有 339 万人。假设人形机器人对工人的替换率为 10%,那么中国汽车制造业约有 34 万台人形机器人的潜在需求。

三、巨头入局:

根据深圳市智能传感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的消息,11 月 15 日,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宣布正式投入运营。该中心由华为与深圳前海合作区管理局共同合作建立,致力于瞄准国际前沿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以看出,人形机器人已然处于爆发的前夕,尤其是随着华为的入局,产业进程将会加速推进。

而作为老股民都清楚,华为虽然没有上市,但是每当进军一个赛道,都会成为资本打造翻倍大牛股的摇篮。例如进军智能驾驶领域时,赛力斯的股价大幅上涨了十倍;进军手机卫星通话领域时,华力创通的股价也大涨了 300%。

这一次进军机器人领域,必然也会有领头羊出现。

但经过深度复盘,翻阅了上百份研报发现,目前真正掌握这一核心技术的公司只有这三家。

第一家,中大力德,公司布局了人形机器人“减速器+电机+驱动器”。

第二家,北特科技,公司已经和人形机器人巨头Figure签署了合作协议。

第三家,更具翻倍潜力,它不仅是整个A股唯一家被华为控股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并且近期还被机构爆买上千万股。由于信息敏感还是老规矩,这家公司名只留给少数铁粉,想知道的朋友,直接薇欣搜:风云聊股,发送“牛牛”即可免米领娶!司连续7个月的业绩实现了环比增长,这在当下环境之下是绝无仅有的存在,一旦风口来袭,随时可能暴力拉涨。

特别声明: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指导,据此买卖,盈亏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