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后期,国军开始换装美械武器,其中最先换装的自然是驻印军部队。

而国内部队的话,只能依靠空运来换装,因为空运量小所以难以大批换装;即便是担负滇西作战的远征军,其实主体装备依然是国械,只有一部分的美械加强;至于远征军外的其他主力部队,那么得到的美械就更少了,往往只有少数冲锋枪、步枪和火箭筒;只有极个别部队,会换装有美式山炮。

不过随着滇缅作战的胜利,滇缅路终于打通,由此大量的美式武器可以由陆路运抵;随着美援通道的打通,国军有了更大规模换装美械的计划;其在参照驻印军编制的基础上,新制定了一套美械甲种军的编制。

这套编制系统下,全军的总兵力数为38000人,为传统的“三师九团”制,不过军、师、团的直属队和技术兵器编配相当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其军直属部队中,就有美式榴弹炮营、工兵营、通信营、兽力输送营、人力输送团、搜索排、特务连、野战医院、兽医队等,总兵力竟达5000余人。

而下属的步兵师,编制兵力亦高达11000人,除了正常下辖的3个步兵团外,师直属队亦有山炮营、工兵营、输送营、卫生营、搜索连、特务连、通信连等。

当然,在各级兵器的配备上,这种甲种美械军也非常丰富。

以冲锋枪为例,全军编配的数量要达到3400余支;以轻重机枪来说,编配总数则达到了1200余挺。

全军的自动火器,达到了四五千支/挺之巨,其火力之猛可以想象。

那么这些冲锋枪和机枪具体又是怎样配置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来看冲锋枪。

美式冲锋枪在步兵连级,配备有17支,此外在各技术兵种连和机关内,也多配备冲锋枪,故而一个团总计配备的冲锋枪为270支。

一个是所辖3个步兵团,外加师直属队配备的冲锋枪,总数为1055支。

一个军所辖3个步兵师,则装备总量为3165支,再加上军直属队配备的314支冲锋枪,则总编配量为3479支。

因为军、师、团直属队和各级机关也配备了数量不少的冲锋枪,所以它具有一定的近战自卫能力。

甚至于部分机关直属单位所配备的冲锋枪数,要比战斗部队还要多,这倒是值得注意的情况。

另外在机枪的配备方面,则又可细分为重机枪和轻机枪两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重机枪来说,装备在步兵营级,每个营属机枪连配备8挺(注:当时一般编制是6挺),那么一个团的重机枪就是24挺,一个师是72挺,一个军则为216挺。

很显然,重机枪在当时不是随便配备的,所以全军的重机枪均装备于机枪连建制内,在各直属队是没有重机枪的,也没有谁将这种武器单独配备的。

不过在轻机枪方面,状况就跟冲锋枪类似了,即除了编列战斗部队外,在各直属队里也有一定数量的装备。

就大概的装备情况来说,每个步兵班有1挺机枪用,那是肯定的;一个步兵团加上直属队配备的轻机枪,总装备量是83挺。

这样的话三个步兵团外加师直属队装备的轻机枪,一个步兵师建制内的轻机枪总数是333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步兵师的轻机枪,外加军直属队配备的69挺轻机枪,总装备量是1068挺。

这1068挺轻机枪,外加216挺重机枪,则全军总计装备的1284挺。

在一个军建制内,就编列如此数量的机枪,再加上3400多支冲锋枪,这自动火器的配备可以说是空前的了。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冲锋枪和机枪在当时是比较好分配的美援武器,所以这两项在美械军的落实层面,并没有像一些火炮那样,缺编太多。

有些军还是基本达到了实编状态的,即便没有实编的军,最终实际配备3000支冲锋枪和1000多挺机枪,也还是可以做到的。

至于为何会有少量缺编,主要还是因为有些直属单位并没有编齐,相应缺编的枪械也就有了缺口。

另外再需注意的是,国军的部队说到底还是重战斗部队,而轻辅助部队;在实际的编装过程中,诸如冲锋枪更多地装备在步兵里,比如有的步兵班会配备两三支冲锋枪,以强化近战力量,这也是咱们研究当时的战史时应当注意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