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若细论一下抗战时期蒋系将领各自擅长的战术,其实也很有意思。
若论谁善于指挥攻击作战,莫过于王耀武;若论谁善于指挥防御作战,莫过于方先觉;若论谁善于指挥运动战、侧击战,莫过于汤恩伯;若论谁善于指挥撤退,莫过于廖耀湘;若论谁善于指挥逃跑,莫过于孙元良;若论谁善于指挥突围,莫过于宋希濂。
可能有人会说,撤退和突围有区别吗?
还真有。
撤退指的是从战场或冲突地方撤回,从阵地或占领区有计划的退出。
怎么说呢?只能说撤退是相对从容。
而突围则不同,突围指的是冲出敌人包围的作战行动。
这么一比较,大家就应该明白了吧?
相对于撤退,突围的难度要大得多。
抗战初期,由于中日两军的战力对比悬殊,突围作战,就成为了当时中国部队的一个常见科目。
相对于其他部队在突围作战中要么损兵折将,要么伤亡过半甚至大半,只有宋希濂指挥的部队在突围后,兵力不减反增,让人在激赏之余又感到几分困惑,宋希濂究竟是怎么指挥的呢?
说起来也简单。
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敢用“险招”。
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逆向思维”。
1937年11月9日,宋希濂率第36师正驻守在苏州河南岸,突然接到了朱绍良的电话,让他在苏州河南岸再多坚持几天。
当时第36、87、88师都是由教导总队编组而成的,由原总队长张文白(治中)直接指挥。
可由于在淞沪会战中,张文白失了蒋氏的意被免职,改由朱绍良接替,宋希濂就感觉到朱绍良对德械师的感情没有张文白那么深。
原因就是,第36师已经在苏州河南岸坚持了九天九夜,部队伤亡过半不说,兵员装备弾药毫无补充。
要他在苏州河南岸坚守,那没问题,这是军人的职责。可你总得派点兵员和物资补充吧?
可朱绍良一个字儿也没提。
11月9日晚上,朱绍良再次打来电话,让宋希濂率36师立即从苏州河南岸撤退,向昆山转移。
这次撤退注定是艰难的。
因为从苏州河南岸,也就是沪西地区撤往昆山,需要经过青浦、南翔。
这一带河网纵横,只有一条公路,可沿着这条公路向西撤退的部队有几十万之多。
而且,天上有日军飞机轰炸,地面部队很多已经失去指挥,秩序一片混乱。
若是带着部队沿着这条线路走,拥挤踩踏那还是小事,部队失去了建制散了架,那才是大事。
越是乱,越是需要头脑冷静。
宋希濂接到命令后,并没有立即下令撤退,而是结合多方情报,得出了自己的判断。
当时,日军为了追击向西撤退的中国部队,编组了一批挺进部队,不断地袭击正在撤退的中国部队。
宋希濂通过情报得知,在西撤的道路上,胡宗南和薛岳都曾经遭过日军挺进部队的偷袭。
胡宗南的17军团部被偷袭后,胡宗南仅以身免。
19集团军总司令薛岳乘坐的吉普车在遇袭后虽然突出日军挺进部队的包围圈,但随即就遭到了日军飞机的轰炸。
幸亏在关键时刻,薛岳挺身一跃,跳到了河沟里,仗着自己的好水性才得以脱险。
图片来自网络
宋希濂认为,向西撤退,头号儿敌人既不是拥挤的道路,也不是天上的日军飞机,而是日军的这支挺进队。
于是,宋希濂下令,部队在西撤时,若遇到日军的挺进队不要惊慌,而是要迅速占领有利地形,然后迂回包抄将其歼灭。
宋希濂之所以做出这个安排,是判断日军的挺进部队注定不会人数太多,一支部队有几百人就不错了。
第36师虽然伤亡过半,但仍有近4000兵力。
以4000兵力对几百日军,只要心中不慌,是完全有把握将其全歼的。
果然,第36师撤退后不到两个小时,就在一个小山包前面遭到了日军挺进队的袭击。
由于宋希濂事先有部署,第36师并未惊慌。虽然先头部队被日军挺进队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但日军由于初至,也不熟悉地形,其占据的山包左侧有一条杂草丛生的小水沟没被日军发现。
宋希濂就命令部队沿着这条小水沟秘密向前运动,待到迂回到小山包附近时,正面部队突然发起猛冲,迂回部队趁机冲上山顶,将这股近200人的日军挺进队全歼。
在淞沪会战后期,日军一共组建了多支挺进队,但被全歼的只有这一次。
解决了日军的挺进部队,并不意味着前面会是一片坦途。
随着越来越多的部队走上这条西撤的道路,道路变得愈发拥挤起来。
宋希濂率部好不容易走到南翔,就认为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
他翻开地图,发现如果绕路走,虽然到昆山的距离上远了80多里地,可有两个好处,一是道路通畅,自然会提高行军速度;二是,日军不会想到他们会临时改变撤退路线,前面大概率不会有日军挺进部队偷袭。
果然,宋希濂的判断是正确的。
待到宋希濂赶到昆山后,发现那些和他一同出发的、比他还要早撤退的部队都没有赶到,他们算是后发先至了。
当时驻守在昆山的部队大部分已经撤退,剩下的都是一些散兵。
宋希濂为人是厚道的,他不能让这些好不容易从战场撤下来的部队变成溃兵,于是就开始收容。
第36师原本有4000余人,这一收容,兵员几乎扩大了一倍。
武汉会战后期,宋希濂又面临着一次突围。这次突围,比在淞沪会战后期突围的那一次还要惊险。
其实,武汉会战不应该输得那么快,主要的责任在胡宗南身上。
当时日军一支骑兵联队迂回到了胡宗南防线后的柳林车站,截断了平汉线。
胡宗南大惊,不经请示就擅自放弃了信阳向西撤退。
这直接造成正在沙窝小界岭一线与日军苦战的宋希濂第71军、田镇南第30军有被日军包围的危险
胡宗南的这一次撤退,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穿插来的日军骑兵联队也不过1000多人,而当时,武汉卫戍副总司令罗卓英正派兵北上支援。若胡宗南不慌,派兵南下接应,然后南北对进,定可将日军这个骑兵联队全歼在柳林车站。
可胡宗南这个人太没有胆气,一听到后路有被切断的危险,就撤兵逃跑。
虽然说后路被断确实有被包围的危险,选择撤退倒也不能说全错,可万事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若胡宗南没有后方或者说虽然有后方,但是得不到后方的支援,那他选择撤退不能算错。
可武汉仍然有相当的兵力,罗卓英也派兵北上支援,只要胡宗南能稳住心神,还可以打一场不小的歼灭战。
都说危机危机,危险当中也存在着机会。
可在胡宗的南眼里,这个危机只有危险,没机会,从而丧失了一次歼敌一个骑兵联队的好机会。
当时跟随宋希濂撤退的共有2万余人,就在撤退命令刚刚下达后,临时配属71军作战的第61师师长钟松来了电话,表示要跟着宋希濂一同撤退。
这个要求,宋希濂自然同意。
可宋希濂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人没想到,他不仅没让自己的部队先行,反而让钟松的61师先行,他负责断后。
这种举措和胡宗南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天已大亮,按照惯例,部队应该藏在山中躲避日军飞机。
可宋希濂觉得,日军南下速度很快,若白天躲在树林中,是可以避免损失,但一旦被日军追上,那损失将会更大。
于是,宋希濂下令部队排成纵队,沿着信潢大路向南撤退。
宋希濂也知道这其中是隐藏着危险的,若日军飞机前来轰炸,部队的伤亡肯定小不了。
可这个损失相对于被日军追上,自然要小了很多。
果然,当宋希濂率部在公路上行军的时候,20多架日军飞机来了。
可让众人感到奇怪的是,日本飞机仅是从他们头顶飞过,竟然没有轰炸。
这一个反常的现象引起了宋希濂的注意。
在公路上行军的有近3万人,这么明显的目标,日军难道没有发现?
放着这么大的目标不不来攻击,那就说明日军有更大的企图。
果然,过了没多久,宋希濂就听到在前面不远处,也就是他们即将要赶到的孝感方向传来了剧烈的炸响。
他明白了,这是日军炸毁了桥梁和船只。
这一举动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截断宋希濂所部向南撤退的道路。
此时宋希濂率领着的3万人非常危险,东面、北面日军已经逼近,南面又受阻于大江,只有向西一条路了。
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向西撤退不就是了?
可宋希濂并没有这么做。
之前,走在前面的钟松61师已经向西而去了,并没有与日军遭遇,这条路应该是没有危险的。
可宋希濂计算日军的行军速度后认为,61师过去没问题,并不意味着他率部过去没问题。
如果他现在率部跟着61师行进的方向向西行军,就将与南下的日军遭遇。
果然,不久之后,西面的安陆方向就传来了激烈的枪声。
宋希濂的判断再一次得到了验证。
这下子更危险了,东北西三面均被日军堵死,南面又是大江,难道这3万余人马就要全军覆没吗?
面对危局,宋希濂认为他们仍然有突围的机会。
一是日军初来乍到,对周围的地形不是很熟悉;二是,日军兵力突前,后方必定空虚,包围圈缝隙依然很多。
若能抓住时机,定会突破日军的包围。但前提是这3万余人马一定要隐藏好。
而此时,之前撤退到汉江边的一些友军部队1万余人也找了过来,表示要跟随宋希濂一同突围。
宋希濂慨然同意。
日军也是疏忽了,他们认为在南有大江,东西北三面均被均有重兵的情况下,宋希濂这3万余人是一定逃脱不了的。因此,就没有连夜搜索。
这就给了宋希濂机会。
宋希濂趁夜派出侦察兵进行侦查,发现有两条小路竟然没有日军把守。
机会稍纵即逝,宋希濂果断下令,部队连夜开拔,通过这两条小路向东北方向前进。
经过一个晚上的急行军,部队到达了宣化店和三里城。
这个地区日军还没有到过,就成为了宋希濂暂时的屯兵之地。
但这并不意味着宋希濂所部完全脱离了险境。
宋希濂下令各部,一是要警戒通往外地的所有道路;二是各部的电台均要关机。待到摸清敌情后再予以突围。
可宋希濂的命令遭到了质疑。
某些将领认为,在这危急关头立即突围才是上策。
可宋希濂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他的理由是,现在敌情不明,若贸然突围,很有可能会钻入日军的包围圈。
但同时,在宣化店、三里城驻扎同样存在危险,若日军扩大搜索范围,很有可能会搜查到这一带。
事后证明,宋希濂的判断再一次正确。
正如宋希濂所料,宋希濂所部这3万人,还有后来归属宋希濂指挥的这万余人突然消失,让日军也摸不着头脑,他们也派出大量兵力进行搜索。
如果此时宋希濂听了其他人的话,没有坚持住自己的观点率部突围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日军发现。
到那时候,这4万余人就将面临着日军3~4个师团的包围。
图片来自网络
四天之后,机会终于出现了。
宋希濂通过侦查人员发回的情报得知,在信潢公路上,只有白天日军进行巡逻,夜间根本就不出动。
得到这个情报后,宋希濂果断下令,部队向北秘密集结,在信潢公路西侧等待夜晚的到来。
说来也巧,在宋希濂率部越过信潢公路的那一天,还是一个无月之夜,伸手不见五指。
这正是个突围的好时机。
宋希濂指挥部队用了4个小时将4万人带到了信潢公路以东。
部队刚刚穿过公路,远处就驶来了日军三辆装甲巡逻车。
这个情况让众人也是出了一身的冷汗。
后来才知,就在宋希濂率部越过信潢公路的那一刻,日军驻扎在信阳的司令部得到了一份情报,说宋希濂率领的那突然消失的4万人,很有可能隐藏在宣化店、三里城一带,让他们派出装甲巡逻车,严密巡视信潢公路。
如果宋希濂在得到情报后不是果断下令越过信潢路,只要晚上半天,恐怕这4万人即便通过了信潢公路,那损失也是相当惨重的。
通过信潢公路后,宋希濂又率部向北越过淮河进入河南境内,终于摆脱了日军。
胜利突围后,宋希濂的又一个举措更是让大家感敬佩不已。
那就是他让在突围前愿意听他指挥的各部队纷纷归建。
按理说,这一个举措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可要分是在什么时候?
在那个时代,尤其是愿意跟随他一起突围的大多是杂牌部队,这岂不正好是收编这些部队的大好时机吗?
如果宋希濂换成了汤恩伯,那老汤会乐得连后槽牙都露出来。
可宋希濂一无所取。
这个举动让那些杂牌军将领们感佩不已。
图片来自网络
热门跟贴